首页>> 古诗文>> 诣斋宫作·其一原文 诗词名句

诣斋宫作·其一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诣斋宫作·其一原文

宿坛惟是肃诚心,雪后犹看晴间阴。

十二楼头积春玉,南东亩畔卜秋金。

诗词问答

问:诣斋宫作·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诣斋宫作·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诣斋宫作·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七

2. 去声

参考注释

宿坛

旧谓官员外出时寄宿神庙,设座理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 江西 尹别驾涖 眉 ,就庙社宿坛。”《三侠五义》第十五回:“今有 包大人 在 天齐庙 宿坛放告,有寃枉的没有?只管前去伸寃。”

诚心

诚恳的心意

十二楼

(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 ,命曰 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 唐 李白 《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明 顾咸正 《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

(2).泛指高层的楼阁。 唐 王昌龄 《放歌行》:“南渡 洛阳 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明 何景明 《送樊生》诗:“岧岧 南京 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闕。”

(3).见“ 十二重楼 ”。

东亩

谓使田垄东西向。《左传·成公二年》:“ 宾媚人 致赂。 晋 人不可,曰:‘必以 萧同叔子 为质,而使 齐 之封内尽东其亩。’” 杨伯峻 注:“ 晋 在 齐 之西,若 齐 之垄亩多为南北向,则沟渠与道路亦多南北向,於 晋 之往东向 齐 进军,地形与道路有所不利,故 晋 以‘尽东其亩’为媾和条件之一。”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 齐 封惧东亩,亦可惩骄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明中,朝代: 宋代
    密荫繁枝覆檐额,万蕊千葩描不得。晚风不动日微烘,游蜂成阵香成国。野花有史说山礬,尺许来高尘土间。树头初拆千脐麝,花女吹香宁复悭。试登楼上凭阑看,花与诗人忽为伴。恍疑身在广寒宫,笑折一枝归几案。
  • 作者: 释师远,朝代: 宋代
    今朝二月半,百华开烂熳。云绕翠峰头,莺啼杨柳岸。观音借路行,文殊分主伴。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
  • 作者: 释绍嵩,朝代: 宋代
    此老殊清健,情忘发兴奇。异方惊会面,孤屿共题诗。聚散千江月,参差万里期。相看作离别,特地泪双垂。
  • 作者: 张因,朝代: 宋代
    有唐天子天宝初,礼官学士披图书。推本黄帝九云车,曾跨火龙升天衢。世传虢略留鼎湖,世传桥山晏神舆。真人起灭不异涂,霓来吹落火龙须。一须落处生万芜,春风秋霜荣复枯。顶峰千丈金芙蕖,一叶金华落婺墟。天子闻之为嗟吁,大封山川名仙都。姓刘天师半山居,修真自结草屠苏。始严祠宇辟一区,至今名篆存珷玞。上下万年变万殊,水云依旧本扶疏。事载咸通端不诬,世更五代迹不除。钜宋兴王握乾符,庆源尊祖礼何如。乃命天下严殿庐,治平天子榜玉虚。北客南来一字无,飘飘含蓼政如荼。崆峒童子真吾徒,心闲神应微嗫嚅。尽收胜概赋归欤,归去山东作画图。
  • 作者: 李商隐,朝代: 唐代
    标签: 冬天写景爱国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四十年间此院留,临河看尽往还舟。同来并是三年客,听说行藏各自羞。
  • 作者: 蔡襄,朝代: 宋代
    扬子江头南北路,木兰船上往来人。年华衮衮东流水,世事劳劳薄宦身。回首天涯成远别,忘怀物外自相亲。津亭共起忧时叹,重记津亭泪满巾。
  • 作者: 文天祥,朝代: 宋代
    标签: 赞美爱国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 作者: 文天祥,朝代: 宋代
    听着啼鹃泪满襟,国亡家破见忠臣。关河历落三生梦,风雪飘零万死身。丞相岂能堪狱吏,故侯安得作园人。神农虞夏吾谁适,回首西山继绝尘。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雨雪萧萧驿堠长,不堪流潦入车箱。抚州城外黄泥路,即是人间小太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