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解连环原文 诗词名句

解连环

作者: 姜夔朝代: 宋代

解连环原文

玉鞭重倚。
却沈吟未上,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诗词问答

问:解连环的作者是谁?答:姜夔
问:解连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解连环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姜夔的名句有哪些?答:姜夔名句大全

姜夔解连环书法欣赏

姜夔解连环书法作品欣赏
解连环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清晨步出驿舍,即将离开所爱的人,重新跨马扬鞭走上旅程,却沉吟徘徊,回荡起无限离情别绪,牵绊得难以遽去。姊妹二人不愧天香国色,大乔善鼓琴,小乔妙解弹筝,姊妹为送别演奏出动听的乐曲,有的如春风拂袖,有的似寒雁悲鸣、流水呜咽。她们的体态杨柳般柔弱,发髻轻云般蓬松,风姿动人,更不必着意梳妆。记得她话别之言:“还记得初次见面那天,隔着帘儿看见您携了羽扇而来的样子。”
当时西窗帘前雨过天晴,凉意袭人,感叹欢聚未久,为何又轻易分离。女子追问后会之约,何时归来重聚,只徒然指花为期,勉强安慰对方,如此美好的山川,何时再能重来呢?所在水边驿站的灯光昏黄,而同那人共聚的曲折画屏忽又闪现在眼前。想来今晚那人儿只有皎洁的月光,照她独自就寝了。

注释
解连环: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六字,前后片各五十三字。前片十一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五仄韵。
大乔、小乔:三国时东吴“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桥”常又写作“乔”。这里,大乔、小乔代指作者合肥恋人姊妹。
雁啼:弹古筝,古筝有承弦之柱斜列如雁行,故云。
半面:指初次见面。
雨霁(jì):雨过天晴。
指蔷薇:谓指蔷薇花以为期。杜牧《留赠》诗:“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周邦彦《氐州第一·波落寒汀》词:“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
曲屏近底:曲折的画屏跟前。

诗文赏析


姜白石作词,体悟到自然的妙境,他在其所著《诗说》中言 :“诗之不二,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属多亦奚为?”他的词也体现了布局精致,用词精致的特点。即选择现成调名,也往往有所用意。此词是白石离开合肥后 ,在驿舍追念分手情境所作惜别之词。调名《解连环》,正喻示着主题。
“玉鞍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起笔三句,点出事因。驿舍清晨,即将离开所爱的人,词人却沉吟徘徊,离情别绪,又萦绕心头,牵绊得他难以遽去。却字转折有力,刻画出将渐行渐远而又不忍远去的内心冲突。又字亦可玩味。虽说又萦离思,只在这里停留了片刻,何曾片时忘怀。离思为何?“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三国时东吴“桥公两女 ,皆国色”(《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人称大桥、小桥。桥常又写作乔。此指合肥恋人姊妹。临别前 ,姊妹俩为行人作临行践别的最后一次演奏,姐姐拨动琵琶,妹妹弹起筝,诉说衷曲。句中春风二字代指琵琶及其演奏技艺。王安石《明妃曲》:“含 * 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黄庭坚《次韵和答曹子方杂言》:“侍儿琵琶春风手 。”雁字切筝,以筝承弦之柱斜列暗合雁行。由春风与雁,营造出琵琶声如春风流拂、筝声如雁唳秋江的音乐意境,使此词有象外之象之妙。“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柳怯 ,喻体态柔弱,云松,喻发髻蓬松,四字状女子在情郎将要离开时梳妆无意的状态,亦暗示出女子之美。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又何必梳妆整齐呢。接上来三句,用道字领起女子的话语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半面指初次见面。那时的相见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样子。女子道:还记得初次见面那天,隔着帘儿看见您携了羽扇而来的样子。语短情深,声吻宛然。女子缅怀初次见面,实叹惋轻易离别。追忆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难忘印象,又可见其爱情之深挚 * 。
“西窗夜凉雨霁。”换头写临别前夕情境 ,以收束追忆。亦能起承上启下之功。当雨住时,天将拂晓,人将启程矣。心念及此,怎不叫人惋叹天地,词人不禁叹息:“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叹欢好未足,何苦轻别,词笔已收回现在,遥遥应合起笔之“沉吟未上,又萦离思”。许昂霄《词综偶评》于此云:“与起处遥接 。从合至离,他人必用铺排,当看其省笔处。
评其用语真是自然高妙;由奇返常 。用思而不痕迹,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紧接着,词人又陷入追忆。“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溪山映照伊人 。白石《点绛唇》云:“淮南好。甚时重到。”与此可以相互印证。溪山、淮南,皆指合肥,实即指合肥女子。女子询问何时才能够再相会,词人指蔷薇花谢为期,词语用杜牧《留赠》诗 :“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清真《 氐州第一》:“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并同。)实则自己亦心中茫然,溪山如此美好,不知何日才能重到。自己心中茫然但为给情人一个希望 ,只能空指蔷薇,掩饰不住的悽惶尽现于表。此三句是临别情境之一重要补笔,刻画出合肥女子的一片痴情,也写出词人内心的失落感。论笔致可谓曲折尽致。正如许昂霄《词综偶评》所说:“深情无限。觉少游‘此去何时见也’浅率寡味矣 。”追忆至此已到尽头,接下来写的是幻觉之境。“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见,想象之辞,在,语助辞。近,白石自注:“平声。”按词律此字须用平声,白石制词心细如发 ,此亦可见。底,里也。以上皆宋人口语。水边驿舍,一灯昏黄,朦胧中,词人好象又回到伊人居处,曲曲屏风旁边。此一霎幻觉之描写,亦写出此时词人相思入骨以致神志恍惚。极言相思之切尤妙者,将水驿灯昏之现境与曲屏近底之幻境叠印为一境,真耶,幻耶,恍不可辨。白石《霓裳中序第一》云 :“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与此同一意境。梦毕竟是梦况且又是想象的梦,即刻便醒。结笔,词人又陷入痴情之悬想 :“念唯有夜来皓月 ,照伊自睡。”想得伊人夜来最苦,只有淮南皓月,冷照伊人孤眠。一结凄凉无尽。
此词显著特色是寓叙事于抒情。情以叙出主要是借助于其动作言语的悲伤,而使叙述、抒情融合无间。起笔三句写现境 ,“为大乔”以下直至换头,全是追忆惜别情境 。“叹幽欢”二句才收回现在,“问后约”四句又跌入追忆 。“水驿”三句则是幻觉,结笔变为悬想。纵观全幅,上片主写追忆,层次较为单纯,抒情更为直接、鲜明,下片则远为繁复,把追忆与现境、幻觉与悬想打成一片 。由单纯而趋繁复之抒情结构,亦反映出词人由深沉而趋激烈之心态变化。寓叙事于抒情之笔法,实远绍清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云:“白石、梅溪皆祖清真,白石化矣。”白石怀人诸词,多不以回忆为主,而是另辟蹊径,化浑厚为清白,有别于清真,此词却逼近清真笔法。其风格显示出洗尽铅华 ,气格紧健之感。《解连环》词律规定要用一系列仄声单字领起下文。领字兼有声情并至之妙,是此词又一特色。词中每下一领字,如:却、为、更、道、叹、问、算、又、念,便领起一层词情词境。领字递用,则情境层层翻进。诸领字又多为感叹辞,表达怀想叹惋,最是虚处传神。用字在声律上对和谐要求与讲究,除却字外,其馀领字皆用去声,去声振奋,恰好振起声情 。万树《词律》云:“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姜白石深通音律,作词精美,其风格清真瘦劲,如秋林疏叶 ,互相异了周邦彦的华艳丰腴。”此词正是好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厉鹗,朝代: 清代
    标签: 婉约写人追忆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 作者: 宋玉,朝代: 先秦
    标签: 写人爱情神话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被袿裳,秾不短,纤
  • 作者: 岑参,朝代: 唐代
    标签: 写人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 作者: 鲍照,朝代: 南北朝
    标签: 写人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 作者: 张可久,朝代: 元代
    标签: 怀古写人讽刺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怀。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 作者: 温庭筠,朝代: 唐代
    标签: 边塞抒情写人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 作者: 李贺,朝代: 唐代
    标签: 抒情写人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古春年年在,闲绿摇暖云。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沙砌落红满,石泉生水芹。幽篁画新粉,蛾绿横晓门。弱蕙不胜露,山秀愁空春。舞佩剪鸾翼,帐带涂轻银。兰桂吹浓香,菱藕长莘莘。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 * 饮酒醉,结绶金丝裙。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团鬓分珠巢,浓眉笼小唇。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深帏金鸭冷,奁镜幽凤尘。踏雾乘风归,撼玉山上闻。
  • 作者: 李商隐,朝代: 唐代
    标签: 写人少女爱情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标签: 写人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作诗一笑君应闻。
  • 作者: 张先,朝代: 宋代
    标签: 写人
    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