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城南五题其一郊步原文 诗词名句

城南五题其一郊步

作者:穆修 朝代:宋代

城南五题其一郊步原文

野水岸边逢草歇,平林烟畔逐花行。
雨晴南陌尘埃洗,倍觉风光夺眼明。

诗词问答

问:城南五题其一郊步的作者是谁?答:穆修
问:城南五题其一郊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城南五题其一郊步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穆修的名句有哪些?答:穆修名句大全

穆修城南五题其一郊步书法欣赏

穆修城南五题其一郊步书法作品欣赏
城南五题其一郊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水岸

水边陆地。 唐 韦嗣立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帷宫压水岸,步輦入烟岑。”

平林

平原上的林木。《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毛 传:“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唐 李白 《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径入天涯。” 清 叶锦 《晓渡》诗:“隔岸疎鐘动,平林宿鸟飞。”

南陌

南面的道路。 南朝 梁 沉约 《鼓吹曲同诸公赋·临高台》:“所思竟何在, 洛阳 南陌头。”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园送庞邵》诗:“东邻借山水,南陌驻驂騑。” 清 宋琬 《舟中怀米吉土作长歌寄之》:“西郊芳草梨花岸,南陌春风明月轮。”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眼明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诗:“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坼紫泥书。”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之二:“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

(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她不满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张方平,朝代:宋代

    车马交尘路不停,势家门巷密如萍。

    张汤筋力奈寒暑,楼护口舌摇风霆。

    机牙潜发如驰传,声影相连若建瓴。

    此地岂容山野客,盍归乎来掩岩扃。

  • 作者:周必大,朝代:宋代
    睡起寻思鹿覆蕉,更将恶水向水浇。梦中妄语浑闲事,眼晕生花好一鍫。
  • 作者:贺铸,朝代:宋代
    长安在何许,疑在白日下。徘徊天一隅,华月生新夜。
  • 作者:孙应时,朝代:宋代
    崇阿岩长江,荒蹊得徐步。徘徊一舒眺,邂逅豁心素。天壤故宠廓,川涂渺回互。苍烟极东溟,落日临北固。波光汇汀渚,碧色明草树。淮南平如砥,万象入指顾。低迷江都宫,队辚瓜洲戍。依依眷昔游,恻恻起遐慕。向来犹喜事,所历有奇趣。摧颓八九年,日已不如故。两脚厌行李,万里谙长路。乃穷岷山源,重到入海处。结交岂不广,览古亦云富。所抱忧国心,知非济时具。晨昏耿重闱,裘葛窘童孺。脱然决东耕,孤舟入东鹜。浸近真自喜,凌险有余惧。可怜兹丛薄,政尔淹杖屦。云容尚飞扬,风意何郁怒。人事谅难必,江神非所忤。遮蒙皇天慈,稳借一帆度。致意孙兴公,寻君遂初赋。
  • 作者:宋庠,朝代:宋代
    昔日金门署,重来素发臣。故词多削藁,前诫尚铭绅。宝翰馀龛锁,仙山晦壁尘。更怜温室树,颜色老于人。
  • 作者:庾信,朝代:南北朝
    麟洲一海阔。玄圃半天高。浮丘迎子晋。若士避卢敖。经飡林卢李。旧食绥山桃。成丹须竹节。刻髓用芦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
  • 作者:李江,朝代:明代

    归墟漫衍自冲愁,冲破愁肠不尽头。

    一寸心田归壤土,百年福海付波流。

    枕前春梦鸳闱薄,镜里仪形凤帐收。

    为想金陵风乍起,归墟漫衍自冲愁。

  • 作者:于石,朝代:宋代
    游鱼闻饵香,宁悟钩入口。不忍一朝饥,竟落渔人手。捕雉必以媒,相呼欣得偶。失身罗网中,乃为媒所诱。嗟哉二物微,智不料其后。飞潜一失所,虽悔复何咎。矧为物之灵,而不慎所守。饥渴能害心,交游多卖友。
  • 作者:徐铉,朝代:唐代
    时情世难消吾道,薄宦流年危此身。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兵革共漂沦。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 作者:卢纶,朝代:唐代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宝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