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厓山吊古原文 诗词名句

厓山吊古

作者: 佘祖颐朝代: 明代

厓山吊古原文

播迁海国恨何穷,当日乾坤黯淡中。

玉玺泪沉王气散),铜驼月冷帝图空。

寒厓风雨愁归鹤,故国松楸泣断鸿。

一自翠华摇落后,忠魂长护紫龙宫。

诗词问答

问:厓山吊古的作者是谁?答:佘祖颐
问:厓山吊古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厓山吊古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佘祖颐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祖颐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2. 播迁海国,清赵允閒等重修《厓山志》卷七作“中华冠履”。

参考注释

播迁

迁徙;流离。《列子·汤问》:“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晋 卢谌 《赠刘琨》诗:“王室丧师,私门播迁。”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凌 江 而建国,始播迁於吾祖。” 唐 李嘉祐 《送评事十九叔入秦》诗:“唯餘播迁客,只伴鷓鴣飞。”

海国

(1).近海地域。 唐 张籍 《送南迁客》诗:“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 宋 苏轼 《新年》诗之三:“海国空自煖,春山无限清。” 清 何绍基 《沪上杂书》诗:“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

(2).临海之国或海外之国。 明 何景明 《送宗鲁使安南》诗:“日月天门逈,星辰海国遥。” 清 卓尔堪 《题刘松年海岛图》:“ 中华 百货资百蛮,海国纷纷估客船。” 清 魏源 《寰海后》诗之九:“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何穷

无穷,无数。 唐 杜牧 《柳》诗:“日落水流西復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唐 李郢 《鹅儿》:“腊后閒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黯淡

亦作“ 黯澹 ”。1.阴沉;昏暗。 唐 杜牧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柳暗霏微雨,花愁黯淡天。”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二仪黯澹交,百川莽迴薄。” 清 王士禛 《羚羊峡》诗:“巃嵸云雷窟,黯澹蛟鼉宫。”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

(2).比喻没有希望,不美好。 清 高鹗 《晦日送春同毕苏桥饮长河小亭时苏桥亦欲南归》诗:“大别山遥情黯淡,将离花好约蹉跎。” 沙汀 《困兽记》八:“因为由于这个打趣,这个哗笑,他看出了危机,觉得前途很黯淡了。” 冰心 《寄小读者》八:“我自己廊上凝坐,秋风侵衣,一声声卖枣声墙外传来,觉得十分黯淡无趣,正不解为何这般寂寞。”

玉玺

专指皇帝的玉印

王气

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 舂陵城 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鬱鬱葱葱。’” 唐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诗:“ 王濬 楼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气黯然收。”《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术士唤做 廖生 ……忽一日夜坐,望牛斗之墟,隐隐有龙文五采,知是王气。”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五章:“ 崇祯 眼看我们 李闯王 要得天下,所以赶快挖了 李 家祖坟,泄了 李 家祖坟上的王气。”

铜驼

亦作“ 铜駞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

(2).即 铜驼街 。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 ,南陌接 铜驼 。” 金 元好问 《送张君美往南中》诗:“ 阳平 城边握君手,不似 铜駞 洛阳 陌。” 清 顾炎武 《洛阳》诗:“ 金谷 荒烟合, 铜駞 蔓草縈。”参见“ 铜驼街 ”。

(3).借指京城,宫廷。 明 许潮 《龙山宴》:“ 洛阳 禾黍西风乱,铜驼王气朝云散。”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帝图

(1).帝王治国的谋略。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 宋 函 夏 ,帝图弘远, 高祖 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北齐书·儒林传赞》:“帝图杂霸,儒风未纯。”

(2).引申为帝业。 唐 李白 《大庭库》诗:“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旧唐书·敬晖传》:“属以帝图伊始,务静狴牢,所以久以含容,未能暴诸遐邇。”

(3).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天命至重,历数匪轻,自非德协之才,功济四海,无以入选帝图,允当师锡。”《元史·世祖纪四》:“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

(4).犹帝位。《旧唐书·外戚传·武延基》:“ 则 * 后 临御帝图,明目达聪,躬亲庶绩。”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归鹤

(1).旧题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载:辽东人 丁令威 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后以“归鹤”喻不忘故乡的人。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鳶。”

(2).古琴名。 宋 苏轼 有《十二琴铭·归鹤》。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松楸

(1).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2).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 ,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断鸿

(1).失群的孤雁。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背櫪嘶班马,分洲叫断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瓦缶冰花》:“次日又成寒林满缶,水村、竹屋,断鸿翘鷺,宛如图画远近景者。” 清 曹寅 《禁中见月感赋》:“香凝画省眠饥凤,梦隔寒云数断鸿。”

(2).比喻零散的诗篇。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十七:“ 笠云 诗学 黄双井 ,老骨秋筋絶可怜。一集梁园 秋草 后,断鸿零雁仗谁传。”

一自

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崧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落后

(1) 不先进

技术落后

(2) 最后

不知费了多少唇舌,落后我急了,要带他回官

(3) 而后;后来

忠魂

忠勇志士的英魂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 * 《答李淑一》

龙宫

神话中龙王居住的海底宫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蠙,朝代: 唐代
    中峰半夜起,忽觉有青冥。此界自生雨,上方犹有星。楼高钟尚远,殿古像多灵。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诵经。
  • 作者: 牛焘,朝代: 清代

    晚节辞荣衣锦归,记曾陪宴赐宫绯。

    朝衫也逐秋光老,酒涴烟痕带夕晖。

  •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万木低徊冰雪辰,寄声凭尔急催春。

    即看苑囿芳菲遍,还见池台歌舞人。

  • 作者: 王之望,朝代: 宋代
    患难余生二十年,一身孤苦百忧缠。文章昔谓古可到,踪迹今为人所怜。憔悴形容勋业镜,归依空寂祖师禅。不孤虽有山公在,恐逐龙舒下九泉。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湖上团团三十里,若非杨柳即楼台。城门未锁黄昏月,更住旗亭把一杯。
  • 作者: 释宝昙,朝代: 宋代
    是身犹孤云,梦入岩下寺。天如护苍江,山故插厚地。一舟巫峡来,八月新雨霁。烟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 作者: 陈三聘,朝代: 宋代
    指剥春葱去采苹。衣丝秋藕不沾尘。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巫峡路,忆行云。几番曾梦曲江春。相逢细把银釭照,犹恐今宵梦似真。
  • 作者: 王丹桂,朝代: 元代
    大非为坚固,今迷执居家。还悟得紫灵砂。弃琴棋书画。载殷勤锻炼,中养就名花。今知味岂须夸。日功成无价。
  • 作者: 冯伟寿,朝代: 宋代
    酒醒人世换,碧桃靓、海山春。任青鸟沈沈,紫鳞杳杳,有玉林人。宫袍掉头未爱,爱荷衣、不染市朝尘。仙样蓬莱翰墨,云间鸾凤精神。笑呼银汉入金鲸。琼苑自由身。羡咳唾成章,香薰花雾,音和韵钧。六丁夜来捧去,便天人、也自叹尖新。那得金笺飞洒,浩歌飞步苍旻。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世人竞捧心,妍丑西东施。挥斤香妙持,舍子吾从谁。所惜忧患余,归计不暇迟。继今省幽独,雁足时新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