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宋宣和澄泥砚原文 诗词名句

题宋宣和澄泥砚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题宋宣和澄泥砚原文

澄泥贡砚识宣和,小篆分明泐未磨。

抚不手留质古玉,映教心澹色春波。

出陶底异铜台瓦,受墨偏宜棐几娥。

温室馀閒常命什,敕几惟觉惭赓歌。

诗词问答

问:题宋宣和澄泥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宋宣和澄泥砚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宋宣和澄泥砚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二

2. 去声

参考注释

澄泥

见“ 澄泥砚 ”。

贡砚

亦作“ 贡研 ”。充作贡品的砚台。 明 高濂 《遵生八笺·燕闲清赏·论研》:“古有端石贡砚无眼,其细腻发墨,青色光润,此必下巖石也。想贡砚在 宋 ,官司取多,不暇裁取眼耳。贵在发墨,何取於眼!”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宋研》:“此 宋 贡研也,乃 端溪 旧玩,岂易得哉!”

宣和

(1).疏通调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於师焉。”

(2).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按乐图》。” 明 吴宽 《大房金源诸陵》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十九:“ 伯时 擅丹青,神到秋毫颠; 宣和 爱遗笔,幅值数百千。”

小篆

指笔划较简的篆书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不手

谓不受桎梏。手,指桎梏之类的刑具。 汉 扬雄 《法言·问神》:“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李轨 注:“手者,桎梏之属。” 宋 沉辽 《道中》诗:“不手亦何愧,摇尾终无求。”

质古

质朴古雅。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 辛愿 ﹞为人质古,不嫻世事。”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有 魏武 乐府风,制词质古,一洗駢偶之习。”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 秦 权 汉 尺,以为质古;《山经》《水经》,以为博雅。”

春波

(1).春水的波澜。 南朝 宋 谢灵运 《孝感赋》:“荑柔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 唐 张泌 《春晚谣》:“ 萧关 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2).指春水。 唐 杜牧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 宋 王安石 《元珍送緑石砚》诗:“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冷庐杂识·瑀华妹》引 清 陆瑀华 《过蠡泽》诗:“桥边烟影淡无痕,桥外春波緑到门。”

铜台瓦

见“ 铜雀瓦 ”。

偏宜

最宜;特别合适。 前蜀 李珣 《浣溪纱》词:“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鬱金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香腮。” 粤剧 《关汉卿》第四场:“近时有些婆娘们,道着难晓,说着难知,旧恩忘却,新爱偏宜。”

棐几

用棐木做的几桌。亦泛指几桌。《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浄,因书之,真草相半。”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与砺近日》之一:“棐几看云凭,衡门罢月关。”

温室

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

赓歌

酬唱和诗。 唐 李白 《明堂赋》:“千里鼓舞,百寮賡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爱推同气了良缘,賡歌一絶于归乐。”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 中国 歷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宋太宗,朝代: 宋代
    会解垂要理,真诠善归心。
  • 作者: 曾协,朝代: 宋代
    往年际风云,濯濯春月柳。俊气横九天,下笔蛟龙走。岁晚收其实,落落坚且久。澹然松桧质,不为霜雪朽。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落魄南来混客星,欲瞻卿月谒阶庭。

    批鳞殿上传封事,执法朝中纪御屏。

    谢傅东山营别墅,扬雄西蜀著玄经。

    即今霄汉虚台鼎,海上颙颙望典型。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拘闷出门游,旷绝经目趣。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屦。岂无平肩舆,莫辨望乡路。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顾。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针灸阻朋曹,糠籺对童孺。一命须屈色,新知渐成故。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尪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浮俗何万端,幽人有独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宿留洞庭秋,天寒潇湘素。杖策可入舟,送此齿发暮。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尔时虽是厌光芒,不及官窑用庙堂。

    岁久光芒销以尽,希珍今亦口金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低处稻田高大田,容容入望绿云连。

    图过耕织看活画,十日前思未敢然。

  • 作者: 杨公远,朝代: 宋代
    探梅时节近,春小已秋余。饭足农家乐,年丰史笔书。篱隈眠趼栗,池浅立舂锄。对景閒吟句,风骚没笋蔬。
  • 作者: 赵嘏,朝代: 唐代
    松竹闲游道路身,衣襟落尽往来尘。山连谢宅余霞在,水映琴溪旧浪春。拂榻从容今有地,酬恩寂寞久无人。安知不及屠沽者,曾对青萍泪满巾。
  • 作者: 戴叔伦,朝代: 唐代
    智力苦不足,黎甿殊未安。忽从新命去,复隔旧僚欢。晓路整车马,离亭会衣冠。冰坚细流咽,烧尽乱峰寒。耆老相饯送,儿童亦悲酸。桐乡寄生怨,欲话此情难。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不较低条与迥枝,一般绿意吐参差。

    骋眸最有相宜处,犹是千林未锁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