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牧羊关原文 诗词名句

牧羊关

作者: 郑廷玉朝代: 元代

牧羊关原文

这分两儿轻和重。

刘均佑云:也有十两五钱不等。正末唱:金银是真共假。

刘均佑云:俱是赤金白银。正末唱: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

刘均佑云:都肯还。若不肯还呵。连他家锅也拿将来。

正末云:正是恩不放债。南无阿弥陀佛。兄弟。将一个来我看。

刘均佑递银科云:哥哥。雪白的银子你看。正末接银子印忍字惊科。

唱:我这里恰才便汤着,却又早印下,又不曾有印板,也须要墨糊刷。

布袋云:这忍字须当忍者。正末唱:师父道忍呵须当忍。

刘均佑云:这个银子又好。正末唱:抬去波我可是敢拿也不敢拿。

诗词问答

问:牧羊关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牧羊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牧羊关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忍字记 第二折

参考注释

分两

一分一两。谓分量,轻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但云此病若何,当服何药,是在《千金》某部第几卷,即取纸书授之,分两不少差。”《红楼梦》第八四回:“太太説了,叫 * 奶亲自把分两对準了呢。”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萧长春 听了,在心里掂了掂分两。”

不等

有差异,不相同,不一样

数量不等

大小不等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金银

(1).黄金和白银。《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宫,构以金银。”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获致其家。”《水浒传》第二二回:“ 柴进 取出些金银,送与 武松 。”

(2).谓印绶。《后汉书·班超传》:“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 西域 。” 李贤 注:“金银,谓印也。金印紫綬,银印青綬也。”

(3).指纸锞,冥镪。《 * 词话》第八四回:“金炉内炷了香,焚化了纸马金银。”

赤金

纯正的金

白银

银的通称

可是

(1) ——连接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转折关系,常和前面的“虽然”相呼应;先由“虽然”引出一层意思,后用“可是”一转,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相当于“但是”

他虽然有病,可是仍继续工作

(2) 然而

可是他错了

(3) 真是;实在是

要论人家姚大叔,老成持重,又有骨气,可是百里挑一。—— 杨朔《三千里江山》

(4) 却是

现在可是换了一个说法了

(5) 是否

却从鼻尖跑下,又用冷舌头来舐我的嘴唇了,不知道可是表示亲爱。——鲁迅《野草》

(6) 还是

你这鱼是卖的,可是博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

肯心

甘心;称心。 元 刘君锡 《来生债》楔子:“这银子是我肯心儿愿与,更论甚么得之有可敢失之无。”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饭钱草料,些微有些赚手就罢,不似别处的店家,拿住了‘死蛇’,定要取箇肯心。”《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你若还要读书,后来进了学,你只跟他读一句‘赵钱孙李’,他也要诈你箇肯心,再没有不成仇敌的。”

若不

要不是

若不是少发生一次冲突,这一天是过不去的

他家

(1).他人之家,别人家。《诗·唐风·葛生》“蘞蔓于野” 毛 传:“蘞生蔓於野,喻妇人外成於他家。”《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

(2).它;他(她)。家,人称的语尾。 唐 薛涛 《柳絮咏》:“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念自家,虽是箇浅陋书生,於夫人反有深恩。是他家(指夫人)先许了,先许了免难后成亲。”

将来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惟思将来。

据前事推将来。

制出将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恩不放债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

(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张天翼 《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哥哥

(1) 称同父母或父母一方所生比自己年长的男子。对同辈男子的尊称

(2) 像大哥或比作大哥者

(3) 亦作“哥哥儿”。对年轻人的称呼

那捉笊篱的哥哥吃打了。——《古今小说》

(4) 对父亲的称呼

奶奶!我接爹爹去来。(正旦云)…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怎抵死的要去接。——元· 白朴《墙头马上》

雪白

洁白如雪

银子

银两,银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早退分明胜一筹,年行六十复何求。东门瓜与南山豆,谁道君恩薄故侯。
  • 作者: 明无名氏,朝代: 明代
    寄将一幅剡溪藤,江面青山画几层。
    笔到断厓泉落处,石边添个看云僧。
  • 作者: 王建,朝代: 唐代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应怜老病无知己,自别溪中满鬓尘。
  • 作者: 马廷鸾,朝代: 宋代
    麦秀渐渐禾黍新,清宵梦断泣遗民。只怜肝脑输宗社,不负当年第一人。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秋高山色青如染,寒雨霏微时数点。兰亭在眼久不到,每对湖山辄怀歉。雅闻其下有隐士,漠漠孤烟起松崦。独携拄杖行造之,枳篱数曲柴门掩。笛声尚斤人已遯,日啜薄糜终不贬。何如小住共一尊,山藜野芋分猿嗛。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云黄天为低,窗白雪初作。幽人睡方觉,帘外舞万鹤。斜斜既可人,整整亦不恶。不知来何暮,遂失梅花约。东风桃杏暖,不受珠玑络。聊回万斛润,点点付藜藿。幽人无酒饮,一笑供酬酢。岁晚会复来,相期在丘壑。
  • 作者: 徐夤,朝代: 唐代
    曾转双蓬到玉京,宣尼恩奏乐卿名。歌残白石扣牛角,赋换黄金爱马卿。沧海二隅身渐老,太行千叠路难行。夫君才大官何小,堪恨人间事不平。
  • 作者: 郑廷玉,朝代: 元代

    我敢搠碎你口中牙。

    不剌这是你家里说话。

    那恰便似一部鸣蛙。絮絮答答。叫叫吖吖。

    觑了他精神口抹。再言语还重打。

  •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烟林望帝声思归,风枝齐后音凄悲。如何入水化为鸟,犹诉姑恶无停时。纯孝通神泉鲤跃,冤气感天霜为虐。蛴螬有味安得珍,妇自不贤姑不恶。
  • 作者: 何梦桂,朝代: 宋代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