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寄华阴姚少府原文 诗词名句

寄华阴姚少府

作者: 喻坦之朝代: 唐代

寄华阴姚少府原文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
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
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
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诗词问答

问:寄华阴姚少府的作者是谁?答:喻坦之
问:寄华阴姚少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华阴姚少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喻坦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喻坦之名句大全

喻坦之寄华阴姚少府书法欣赏

喻坦之寄华阴姚少府书法作品欣赏
寄华阴姚少府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713-17

参考注释

泰华

(1). 泰山 与 华山 的并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 汤 放之。”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山园苍壁解嘲》词:“有心雄 泰 华 ,无意巧玲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斯真 泰 华 两峯,同标峻絶矣。”

(2).即 华山 。 明 杨基 《送魏万之安西》诗:“云散岳莲开 泰 华 ,月寒郊树隐 新丰 。”

公署

(1)

(2) (旧时公务人员办理政事的处所 b)

(3) ∶负责处理国家某方面事务的机关

海关公署

专员公署

官兴

做官的兴致。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鬼骂陈尚书》:“白头老翁,官兴虽浓,乃亦有此一日乎!我看汝两月之后,必以姦状败露获罪。”

可知

见“ 可知道 ”。

青霭

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靄,表里紫霄。”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谷静秋泉响,巖深青靄藏。” 明 袁宗道 《报谒》诗:“如入山里山,散髮坐青靄。” 清 厉鹗 《晓登韬光绝顶》诗:“坐深香出院,青靄落池上。”

对白

剧中人之间的对话

三考

(1).古代官吏考绩之制。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孔颖达 疏:“言帝命羣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闇者退之。”《后汉书·朱浮传》:“然以 尧 舜 之盛,犹加三考……而閒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宋 苏轼 《与蒲诚之书》:“然某尽今岁方得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资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则於 诚之 为太淹缓,安用也。”

(2).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三考者,试流外之官,一曰书,二曰计,三曰时务。”

(3).称旧时科举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为“三考”。《何典》第九回:“虽然不是三考里出身,也该做此官,行此礼,谁知他却一味里吃食弗管事。”

德音

(1).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郑玄 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魏书·宗钦传》:“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 唐 韩愈 《高君画赞》:“遗书一张,德音不忘。”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倘能先赐德音,犹所说豫大庆。”

(2).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国语·楚语上》:“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3).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 唐 宋 ,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 高皇帝 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乞下三司,令自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应虫蝗、水旱、灾伤及德音赦书蠲放税赋,及蠲免欠负,并具实数,供报当院。”《平山冷燕》第十六回:“却又不知向何方流荡,竟无跡迹,以辜朝庭德音。”

(4).指朝廷所定的正统音乐。《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5).好名声。《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朱熹 集传:“德音,犹令闻也。”《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高勋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虽沉鑠於渊壤,美谈飘颻而日载。” 明 何景明 《古怨诗》之二:“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我师万里外,马力实难继。况深入贼巢,主客势诚异。以此被所围,固守鼓众气。岂忍罪轻进,惟奖勤王事。再三督援师,速进以接济。亦不待督责,敌忾人同励。屈指数居诸,兵应临彼地。争胜在俯仰,所关信非细。中夜不安寝,亟盼佳音至。忽传驿致章,秉烛披衣视。鏖战五日夜,斩将搴旗帜。副将军富德,参赞及军士。同心成巨功,歼贼数千骑。已近将军营,通信卒遣四。顽百计攻,官军一意备。以此历三月,无恙皆宁谧。相商夹击策,一举期功遂。四月寤寐萦,今朝始庆慰。殷心念众劳,额手感天赐。伫待捷音驰,国朝威远被。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昨晚檐溜达夜鸣,五更始歇侵晨晴。

    适偶有事进凤城,兰衢泥泞易马行。

    虽未致潦再讵可,卓午云散秋阳晶。

    今岁农功幸有望,益因有望益廑情。

    销兵定远无剧务,与民休息祈西成。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一笠弥天亦大奇,选公访我索新诗。赤城归去应相忆,十里松风月上时。
  • 作者: 释晓莹,朝代: 宋代
    可堪时序苦侵寻,留滞谁知此日心。
  •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薄命何须问大来,时时废话卷只孤咍。故园松竹空荒径,可胜渊明一赋催。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穷冬急风水,逆浪开帆难。士子甘旨阙,不知道里寒。有求彼乐土,南适小长安。到我舟楫去,觉君衣裳单。素闻赵公节,兼尽宾主欢。已结门庐望,无令霜雪残。老夫缆亦解,脱粟朝未餐。飘荡兵甲际,几时怀抱宽。汉阳颇宁静,岘首试考槃。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摄事衰年力不强,谁怜岑寂卧斋坊。青苔点点无人迹,绿叶阴阴覆砌凉。玉宇清风来处远,仙家白日静中长。却视九衢车马客,自然颜鬓易苍苍。
  • 作者: 刘言史,朝代: 唐代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輧列玉阶。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 作者: 李群玉,朝代: 唐代
    浮云何权奇,绝足势未知。长嘶青海风,躞蹀振云丝。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穆满不再活,无人昆阆骑。君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青刍与白水,空笑驽骀肥。伯乐傥一见,应惊耳长垂。当思八荒外,逐日向瑶池。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花行竹迳紧想挨,每日须行四五回。因把花行侵竹种,且园竹迳对花开。花香远远随衣袂,竹影重重上酒杯。谁道山翁少温润,这般红翠却长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