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汉玉小碗原文 诗词名句

题汉玉小碗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题汉玉小碗原文

小于茗碗大于卮,朴谢雕几古所贻。

黄晕土华皴栗子,白含玉质本羊脂。

籀文两字传光赞,碾法双钩出汉时。

自是署名期不朽,至今署者岂仍知。

诗词问答

问:题汉玉小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汉玉小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汉玉小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

参考注释

雕几

亦作“ 雕璣 ”。刻画漆饰成凹凸花纹。《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君子不履丝屨,马不常秣。” 孔颖达 疏:“车不雕几者,几,谓沂鄂;不雕画漆饰以为沂鄂。” 陈澔 集说:“雕,刻鏤之也;几,漆饰之畿限也。”《孔子家语·问礼》:“车不雕璣,器不彤鏤。”

彫几:刻绘文采之几。诸侯祭祀时设。《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繢纯,加莞席纷纯,右彫几。” 孙诒让 正义:“彫者,漆而刻画为文。”

黄晕

昏黄不明亮。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光亮周围的影子

栗子

由任何一种栗属灌木或乔木产生的可食的甜味坚果

玉质

(1).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汉 张衡 《舞赋》:“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甘后 ﹞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第一折:“巧笑工顰,玉质天然奇絶。”

(2).指美女。《花月痕》第四四回:“奇葩倏坠,依然连理之枝;玉质长埋,仍是婆娑之树。”

(3).形容质美如玉。 南朝 梁 沉约 《与沉渊荐沉驎士表》:“﹝ 沉 ﹞玉质踰洁,霜操日严。”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有蔚者桐,僵於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明 刘基 《卖柑者言》:“ 杭 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燁然,玉质而金色。”

羊脂

羊油。《随园诗话》卷十引 清 万光泰 诗:“羊脂数合米一匊,病父在牀惟噉粥。”

籀文

古代大篆字的字体。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

光赞

亦作“ 光讚 ”。犹光辅。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宣昭懿德,光赞大业。”《后汉书·逸民传·法真》:“太守虚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赞本朝,何如?”《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齐轡羣龙,光讚纳言。” 李善 注引 郑玄 《周礼》注:“赞,佐也。”

见“ 光赞 ”。

双钩

亦作“ 双钩 ”。亦作“ 双勾 ”。 1.古代藏钩游戏。 唐 李商隐 《代应》诗之二:“昨夜双鉤败,今朝百草输。” 朱鹤龄 注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义阳 腊日饮祭之后,叟嫗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 冯浩 注:“双鉤即藏鉤。”

(2).成对的挂钩。 明 陈海樵 《锦缠道·惜别》曲:“忆风流,醉眠在 吴 姬酒楼,锦帐控双钩,未言时早自觉密意先投。” 清 汪元爵 《双头牡丹》赋:“窗横六扇,帘静双钩。”

(3).古代指女子缠足的形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妆罢脂香在手,行来羞蹴双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着松花色,细褶绣裙,双钩微露,神仙不啻也。”《花月痕》第二一回:“果是双双白足,自然也好,最难看是莲船半尺假作莲瓣双钩。”

(4).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执笔方法。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陆希声》八:“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 希声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用笔双钩,则点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鐙法。”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迴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

(5).摹写的一种方法。用线条钩出所摹的字笔画的四周,构成空心笔画的字体。 宋 姜夔 《续书谱·临》:“双鉤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郭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 宋 陆游 《地僻》诗:“几净双钩摹古帖,瓮香小啜试新醅。”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 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鉤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赐福字》:“其内廷翰林及 乾清门 侍卫,皆赐双钩‘福’字,盖御笔勒石者也。”

(6).中国画技法之一。 黄若舟 《花鸟画技法·勾勒轮廓》:“中国画写生是先用炭条轻轻地勾出轮廓……再用毛笔加工细描,用纯熟的手法勾勒出生动活泼的线条,所以勾勒画法,是用线条描出物体形象的轮廓。因为从两条线勾成物形,又称为双勾画法。” 朱自清 《你我·<子恺漫画>代序》:“里面有一幅……画着一个微侧的半身像:他严肃的脸上戴着睛镜,有三五颗双钩泪珠儿,滴滴搭搭历历落落地从眼睛里掉下来。”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署名

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署姓名

不朽

存在于人类的记忆或记载中

人类愿望通过他的行动而不朽,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征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自学为生理,因谙农圃情。

    时拟鹿门人,相从耦而耕。

    树艺与稼穑,小大名有营。

    择木羡高鸟,临水濯长缨。

    婆娑衡宇下,偃仰遂平生。

    伐檀古所珍,考槃利居贞。

    吾闻于陵子,灌园薄齐卿。

    亦有陶朱公,扁舟垂令名。

    岂不贵轩冕,云壑自潜形。

    古人秉微尚,遐哉谢尘荣。

  • 作者: 李本,朝代: 明代

    君家栎社市,一径过桥斜。

    架束新收画,盆移旧种花。

    茶香留客语,酿熟许人赊。

    佳句时能寄,高情老未涯。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空桑客土生秋草,野渡虚舟集晚鸦。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答带三巴。故乡可望应添泪,莫恨云山万叠遮。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标签:黄雀

    啾啾野田雀,丘隅遂成窠。

    夏日陇麦熟,秋风木黍多。

    饱食日靡厌,翩翩集高柯。

    地僻少弹射,山深无网罗。

    岂知田家苦,未获先催科。

    若比桑扈鸟,窃脂不窃禾。

    我本欲诛汝,群飞将奈何。

    愿汝化为蛤,去去随汪波。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青春日月羁尘鞅,朱夏乾坤炽暑炉。略对风檐紬古卷,閒愁吹得一星无。
  • 作者: 尹志平,朝代: 元代
    有欲难超老病,无情易变童颜。虚心实腹六神安。步步清凉彼岸。九载能除四相,十年决到三山。蓬壶阆苑恣游闲。免却人间流转。
  • 作者: 姜特立,朝代: 宋代
    牡丹过后看红药,赖有藏春得少留。恰似隋宫千彩女,锦帆一夜下扬州。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溪馆曰华滋,仲春春晓时。

    熏梅迎旭锦,弱柳飏风丝。

    韶景华犹嫩,露光滋以熙。

    山桃不让候,已粲向阳枝。

  • 作者: 韦应物,朝代: 唐代
    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 作者: 于濆,朝代: 唐代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