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寄池景大校官原文 诗词名句

寄池景大校官

作者: 吴实朝代: 明代

寄池景大校官原文

旅食京华又一年,怀君何处独凄然。

故人零落知谁在,独客暌离祇自怜。

残叶晚风惊远听,古梅寒月对愁眠。

旧时鹤岭閒吟客,长忆风流剡曲船。

诗词问答

问:寄池景大校官的作者是谁?答:吴实
问:寄池景大校官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池景大校官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吴实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实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二

参考注释

旅食

(1).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仪礼·燕礼》:“尊士旅食于门西。” 郑玄 注:“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

(2).谓平民百姓的饮食。《晏子春秋·杂上一》:“君子有力於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君子无力於民而旅食,不恶贫贱。” 唐 白居易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庙饗祖考。” 宋 司马光 《投梅圣俞》诗:“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3).客居;寄食。 南朝 齐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诗:“薄暮苦羈愁,终朝伤旅食。”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捨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清 周亮工 《与高康生书》:“两尊人远在数千里外,妻孥復旅食 榕城 。”

京华

国都

誉满京华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零落

(1) 不景气;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乱

零落的枪声

(3) 散落;好像散乱安排

零落的村庄

(4) 树木枯凋

草木零落

独客

独自为客。 清 朱彝尊 《乔侍读一峰草堂看花歌》:“疾风经旬不出户,独客懒过三眠蚕。” 姚锡钧 《自春至夏幽居杂述》诗之一:“独客江关暮,归来百感生。”

暌离

(1).违背。 唐 欧阳詹 《栈道铭》序:“擘坼地脉,暌离物理,岂造化之意乎!”

(2).分离。 宋 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隔絶今一水,暌离将再春。”《剪灯新话·金凤钗记》:“庶得优游偕老,不致暌离也。” 冰心 《南归》:“她谈着她婚后的暌离和甜蜜的生活。”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远听

(1).指身在远方而听见闻说。《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且 汉 厚诛 陵 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 吕向 注:“听,闻也。”亦指远方的听闻。《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 幽求 等皆功臣……功业既大,荣宠亦深,一朝下狱,恐惊远听。”

(2).聆听远处的声音。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南朝 齐 谢朓 《落日同何义曹煦》诗:“远听雀声聚,回望树阴沓。”《新唐书·百官志四》:“昼以排门人远望,暮夜以持更人远听。”

寒月

(1).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 唐 李白 《望月有怀》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 吴澄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诗:“不怕狂风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栖鸦。”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偶尔掠过林木的缺处,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寒芒直射,扑入车窗。”

(2).寒冷的月令,指冬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园有餘地,不能种蔬,竞拔草根醃藏,以为寒月之用。”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七:“寒月富桑麻,酒酣歌相续。”

旧时

过去的时候;从前;昔时

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陌上桑》

旧时茅店社林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

旧时栏楯。——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鹤岭

(1).仙道所居的山岭。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临清波兮望石镜,瞻鹤岭兮睇仙庄。” 唐 李商隐 《上郑州李舍人状》:“且縈尘累,不获观光鹤岭;赞礼鹿堂,空吟有待之诗。”

(2).岭名。在 江西 南昌 西山 。 北周 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 鱼山 将 鹤岭 ,清梵两边来。” 倪璠 注:“《豫章记》曰:‘ 洪井 有 鸞冈 , 鸞冈 西有 鹤岭 , 王子乔 控鹤所经。’” 唐 张籍 《登城寄王建》诗:“闻君 鹤岭 住,西望日依依。” 宋 陆游 《送陈希周赴安福令》诗:“补吏 鹤岭 边,尊公方玉立。”

吟客

诗人。 唐 郑谷 《寄献狄右丞》诗:“身为醉客思吟客,官自中丞拜右丞。” 南唐 李建勋 《新竹》诗:“懒嫌吟客倚,甘畏夏虫伤。” 宋 翁卷 《留别吴中诸士友》诗:“况復多吟客,令人懒欲还。” 郁达夫 《过漕浦天忽放晴》诗:“彼苍似亦怜吟客,开放南天半角晴。”

长忆

经常想到;时常想念。 唐 李白 《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 谢玄暉 。” 宋 辛弃疾 《踏莎行·和赵兴国知录韵》词:“长忆 商山 ,当年四老,尘埃也走 咸阳 道。”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曾为假吏到燕山,送子长征不作难。故国能无叹禾黍,中原应欲覩衣冠。黑甜软饱宜加爱,红皱黄团止可观。行矣勿为儿女恋,指期良月待君还。
  • 作者: 高斯得,朝代: 宋代
    往年上会稽,凌空禹穴曾得窥。今年浮沅湘,又见禹柏蹲山陂。茫茫禹迹遍天下,独此二物称神奇。凌云意销铄尽,根心就化空存皮。樛柯入地枯不死,反更上擢青铜枝。被以九龙名,流传自何时。得非木宿苍龙精,储英萃异成雄奇。头角崔嵬讶撑拄,牙须砾裂相纷披。孔明庙柏信称古,上距何翅千年奇。社陵口藻一何陋,遗落鼻祖收孙枝。诿云此地不身到,何由得集衡湘诗。呜呼,衡之山巍巍,湘水之瀰瀰。地气何太偏,独於草木乎锺之。柏兮手植自神禹,竹也种传由舜妃。谁能为天分此畀人物,庶几可使悍俗嚣风移。
  • 作者: 释智愚,朝代: 宋代
    药贴明明说得亲,不知里面伪和真。谆谆教诫痴儿女,莫把方书误后人。
  • 作者: 陈宓,朝代: 宋代
    平生顺天命,渴饮与饥饭。不能便利趋,俛首榷商贩。随群谒上官,言语但朴愿。岂知事迎合,宛转若藤蔓。秉心实无它,世俗乃憎怨。岂期筮仕初,邂逅适素愿。明公行都来,郡政毕已逮。不惟辱宽假,时亦蒙诱劝。王事有期程,后我念迟钝。公今趋天朝,尚我坐尘坌。感恩顾未报,送别益增恨。伟哉佐此邦,声名不前逊。专城亦数月,蒙福数十万。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从来士大夫,德劭才或困。岂如明公贤,全美难悉论。行看庙堂上,相先以名献。斐然作诗歌,聊写意缱绻。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即景还思晋永和,崇山真见绿嵯峨。

    斯人不祗清谈辈,誓墓高风有足多。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东君不解惜芳菲,料峭寒中一梦非。剪尽牡丹梅子绽,何须风雨送春归?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 作者: 李彭,朝代: 宋代

    燕坐身游水晶城,梦回心净玉壶冰。

    更听夜雨檐花落,却是细泉幽窦倾。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二妙才名重,论交惬素心。

    斗牛双入佩,山水独知音。

    醉月穿萝径,乘风啸竹林。

    图南绝跋扈,莫遣鬓萧森。

  • 作者: 杨皇后,朝代: 宋代
    新翻歌谱甚能奇,宣索蕊官入管吹。按拍未谐争共笑,含羞无语自凝思。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