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无可上人原文 诗词名句

送无可上人

作者: 贾岛朝代: 唐代

送无可上人原文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诗词问答

问:送无可上人的作者是谁?答:贾岛
问:送无可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无可上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贾岛的名句有哪些?答:贾岛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中送行。
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中。
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树边休息。
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注释
无可:僧中,本姓贾,天阳(今河北涿县)中,贾岛堂弟。诗名与贾岛齐。
上中: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中为上中。
圭(guī)峰:山峰名。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与重云寺相对,其形如圭,故名。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
霁(jì)色:雨后天空晴朗的蓝色。
草堂:寺名。
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蛩(qióng):蟋蟀。
潭底影:潭水中的倒影。
.数息:多次休息。
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
烟霞:云雾之气,也指山水胜景。
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

诗文赏析

某一次的应试贾岛落第,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标签: 抒情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 作者: 刘过,朝代: 宋代
    标签: 抒情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壁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标签: 古文观止叙事抒情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
  • 作者: 赵善庆,朝代: 元代
    标签: 抒情离别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 作者: 纳兰性德,朝代: 清代
    标签: 写人抒情赞美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标签: 唐诗三百首秋天写景抒情忧国忧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标签: 写景写雪抒情,乐观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 *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 作者: 秦觏,朝代: 宋代
    标签: 离别怀人抒情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里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 作者:朱栴,朝代: 明代
    标签: 柳树写景抒情惜别

    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 作者: 徐灿,朝代: 清代
    标签: 写花写鸟写景抒情愁苦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