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煖研歌原文 诗词名句

煖研歌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煖研歌原文

阴凝北陆寒风多,燕山雪片纷相摩。

山积皓素池停波,翔阳隐光倏忽过。

指头冰冻真无那,我方临窗事研究,空斋赏玩烦磋磨。

纵有翠涛端石可柰何,呼童为添煖研火,更济之水阴阳和。

寒热均调融墨气,安置几上平不颇。

浮光含润露精彩,佐我终日之吟哦。

抒长句,歌煖研。

君不见当时此法无人传,乃令嫔妃呵笔于便殿。

诗词问答

问:煖研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煖研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参考注释

北陆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

(2).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 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顓頊之虚,虚也。北陆,虚也。” 郭璞 注:“虚星之名凡四。”《汉书·律历志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

(3).指夏历十二月或冬天。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勋於北陆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至若北陆兇残,人斯鲜懽,层冰飞雪以俱至,挟纊重裘而图安。”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三:“北陆既藏冰,西宅復寅饯。”

寒风

寒冷的北风

寒风刺骨

燕山

中国河北省北部山脉。西起八达岭,东到山海关,主峰雾灵山2116米。著名的明朝万里长城在河北省、北京市部分即沿其山脊而筑

雪片

指飘落的雪花

相摩

亦作“ 相靡 ”。亦作“ 相磨 ”。1.互相摩擦。《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 成玄英 疏:“靡,摩也。”《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相摩,言水急石流,自相摩礪,声动彻天。” 明 张居正 《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2).互相切磋。 宋 苏轼 《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夫羣治之进,非一人所能为也,相摩而迁善,相引而弥长。”

山积

(1).堆积如山。极言其多。《后汉书·崔駰传》:“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王鍔 累任大镇,财货山积。”《明史·吴时来传》:“筐篚苞苴,辐輳山积,犹无饜足。”

(2).山峦重迭。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山积 陵阳 阻,溪流 春穀 泉。”

皓素

(1).洁白纯真。 汉 孔融 《卫尉张俭碑》:“桓桓我君,应天淑灵。皓素其质,允迪忠贞。” 晋 嵇喜 《答嵇康诗》之一:“俯漱神泉,仰嘰璚枝。结心皓素,终始不亏。”按, 鲁迅 谓此诗为 嵇康 所作。

(2).雪白,纯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肥水》:“ 刘安 ,是 汉高帝 之孙 厉王 长 子也,折节下士……忽有八公,皆鬚眉皓素,诣门希见。”

翔阳

(1).太阳。

(2).指时光。 唐 鲍溶 《长安言怀》诗:“千虑恐一失,翔阳已蹉跎。”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指头

手掌前面的五个分支,可以屈伸拿东西。也指“脚趾”

冰冻

由于冷却而冻结成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真无

佛教语,即空无。指事物的虚幻不实。 唐 王昌龄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诗:“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研究

(1) 钻研;探索

专家们研究潮汐和海流

(2) 考虑或商讨

大家的意见厂领导正在研究

赏玩

(1) 观赏游玩

有恁样好花,如何空过?须把酒来赏玩。——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2) 鉴赏品评

赏玩古董

磋磨

(1).磨治器物。 宋 叶适 《送黄竑》诗:“焦桐邂逅爨下薪,良玉磋磨庙中器。” 宋 苏轼 《书若逵所书经后》:“如海上沙,是谁磋磨,自然匀平,无有麄细;如空中雨,是谁挥洒,自然萧散,无有疎密。”

(2).挤轧磨擦。 宋 苏轼 《百步洪》诗之一:“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絶叫鳧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3).研讨;商议。 清 曹寅 《和些山咏东轩竹见寄》之四:“ 杜陵 句法磋磨得,朝夕还同座右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两个人你争多,我论少,好容易磋磨到三分息。” 老舍 《四世同堂》二:“虽然 祁老人 对石榴树的趣味是在多结几个大石榴,而 钱先生 是在看花的红艳与石榴的美丽,可是培植的方法到底是有相互磋磨的必要的。”

(4).犹折磨。 明 李贽 《三日风》诗:“莫以行人心事恶,故将风色苦磋磨。”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一直等到她昏倒后,才把她赶回到 庞兴国 身边,交她丈夫严加管束,一直不准她再有男朋友,并虐待她,磋磨她。”

翠涛

(1).绿色波涛。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翠涛化千峰,尚作掀舞态。” 明 刘基 《弋阳方氏寿康堂》诗:“先生筑堂依林皋,绕屋杉松浮翠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菁树蒙蔽,如翠涛沉雾,深深在下,而莫穷端倪。”

(2).酒名。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魏徵善治酒》:“ 魏左相 能治酒,有名曰醽醁、翠涛。”

(3).砚名。 元 倪瓒 《赋翠涛砚》:“岳翁尝宝翠涛石,今我还珍翠涛砚。翠涛沄沄生縠纹,云章龙文发奇变。”

端石

端溪 石。 广东省 高要县 东南 端溪 所产,色青紫,质细,易发墨,为上等砚材。 宋 李之彦 《砚谱》:“ 李贺 有《端州青花石砚》诗云:‘暗洒 萇弘 冷血痕’,则谓鸜鵒眼,知 端 石为砚久矣。” 宋 苏易简 《砚谱》:“ 唐彦猷 云: 端 石有眼者最贵,谓之鸜鵒眼,石文精美,如木有节。”

柰何

同“ 奈何 ”。1.如何,怎样。《书·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柰何弗敬?”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母曰:‘令尹非身盗之也,乃使人盗之。’王曰:‘其使人盗柰何?’” 唐 元稹 《赠乐天》诗:“莫言邻境易经过,彼此分符欲柰何?”一本作“ 奈何 ”。

(2).怎么办。《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然则柰何?”《史记·留侯世家》:“ 良 曰:‘ 沛公 自度能却 项羽 乎?’ 沛公 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程师回》:“吾曹为此胡所累,命尽今日矣。柰何!”

(3).亦可迭用。 宋 欧阳修 《与王龙图书》之五:“昨日食数大杏,今日腮颊肿痛,针刺出血,不能常食。若此,是将柰何柰何?”

(4).为什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怀王 稚子 子兰 劝王行:‘柰何絶 秦 欢 怀王 卒行。’” 宋 叶适 《铨选》:“柰何举天下之大柄而自束缚蔽蒙之。”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董尚书》:“以我家势,虽日以银币为懽,犹恐未塞人望,柰何效清客行事耶?”

(5).无奈。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纵边患未息,而无长驱之害,亦足为御边之策;柰何将佐之中,少精方略。” 宋 范仲淹 《与省主叶内翰书》之二:“虽一身洁清,千古不昩,柰何邪正相激,速天下之祸, 汉 室亦从而亡之。”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寒热

(1).冷和热。《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皆因父母所生,咽苦吐甘,专心保护,抱持养育,不离怀中,洗濯之时,岂辞寒热。” 元 赵善庆 《山坡羊·燕子》曲:“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张志民 《你与太行同高》诗:“以自己的冷暖,去体量人民的寒热。”

(2).中医指怕冷发热的症状。今泛称发烧。《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济北王 侍者 韩女 病要背痛,寒热。”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六:“元戎张筵,託以寒热,召之不至,乃与营妓曲宴。”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剔灯入帐, 芸 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 冰心 《南归》:“我正发着寒热, 楫 归来了。”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好象昨夜发了高度寒热,四肢软绵绵的,神志也很恍惚。”

(3).犹言是非;惹是非。《宋书·二凶传·元凶劭》:“计 临贺 故当不应翻覆言语,自生寒热也。”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人户晏然不知,而胥吏无以寒热,此所谓易行也。”

(4).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和热性。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牛黄清心丸》:“且以牛黄清心丸言之,凡用药二十九味,寒热讹杂,殊不可晓。”参见“ 寒温 ”。

调融

和洽。 蔡锷 《复尹昌衡罗纶电》:“惟现在 清帝 退位,南北调融,北伐计划当有变更。”

安置

(1) 敬语。请休息。睡前的问候语

吃了晚饭,叫了“安置”,望庙中去了。——《水浒传》

(2) 安排他人在指定的地方或位置上

安置他的妹妹作秘书

上平

(1).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凡詔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 燕王 者,可皆上平。”

(2).《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凡例》:“旧韵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凡二百六韵,今依《平水韵》併通用之韵,为一百七韵。”

(3).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浮光

(1).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韞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明 文徵明 《岁暮雪晴山斋小诗》之九:“朝日照盂盎,浮光上虚楹。”

(2).指浮动的目光。 老舍 《蛤藻集·且说屋里》:“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

精彩

(1) 出色;绝妙

表演精彩

精彩的论述

(2) 精神;神采

眼睛失去了精彩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吟哦

(1) 有节奏地诵读

曼声吟哦

(2) 写作诗词;推敲诗句

执卷吟哦,搜索殊苦

驴上吟哦。——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长句

唐人习惯称七言古诗为长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嫔妃

帝王姬妾。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二一:“嬪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 明 谢谠 《四喜记·奔告强婚》:“圣上也爱 宋 子京 ,将嬪妃赐他。” 老舍 《茶馆》第三幕:“娘娘,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可有书可查呀!”

呵笔

天寒笔冻,嘘气使解。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闭门吾作 袁安 睡,呵笔君为 谢客 謡。” 清 曹寅 《塔湾舟中晓起》诗:“群峰正清峭,呵笔谩荒题。”

便殿

别殿。古时皇帝休息宴饮的宫殿

使朕能出御便殿。——《明史·海瑞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曾极,朝代: 宋代
    鹤盖阴阴覆苑墙,更添苍雪助清凉。高皇俭德规模远,不作南朝石步廓。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温室重闱暖气匀,党家冬日是三春。

    寄言烹雪陶居士,漫傲销金帐里人。

  • 作者: 开成时儒,朝代: 唐代

    鹿群相受岂能成,鸾凤终须万里征。

    何况故乡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

  • 作者: 裘万顷,朝代: 宋代
    宁逐春风上下狂,懒从桃李借恩光。只应朝市风波恶,不似山林气味长。莫惜举杯邀太白,要看骑马似知章。南征他日如相忆,诗句还须付革囊。
  • 作者: 黄庭坚,朝代: 宋代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相逢握手便忘形,射策天门尽弟兄。浮世有谁尊道义,青衫自笑为功名。高谈未尽胸中意,作别犹如梦后惊。半夜叩门投野寺,天寒孤月更分明。
  • 作者: 王迈,朝代: 宋代
    汝瞻当日预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龄。别久恨无书寄雁,夜深犹记案帷萤。我叨天寺登科甲,子盍心期绍品丁。后会阿蒙须刮目,流声不减国兰馨。
  • 作者: 释善暹,朝代: 宋代
    不是无心继祖灯,道惭未厕岭南能。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层。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彩婺辉辉映北堂,承欢戏舞日初长。

    文章五色联华萼,环佩千年集凤凰。

    果献蟠桃堆玉案,香飘丛桂袭霓裳。

    翩翩青鸟前为寿,春酒瑶池乐未央。

  • 作者: 贺铸,朝代: 宋代

    绿杨眠后拕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