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陈侯之任同州原文 诗词名句

送陈侯之任同州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送陈侯之任同州原文

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
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余休。
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
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
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
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
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
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
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
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袴讴。
诗云无忝尔,礼云必为裘。
去去继旄节,免作将门羞。

诗词问答

问:送陈侯之任同州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送陈侯之任同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自奋

(1).自我奋发而欲有所为;自勉。《汉书·常惠传》:“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 栘中 监 苏武 使 匈奴 ,并见拘留十餘年。”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若朝廷不待有功,例皆进秩,则诸将骄堕,谁復自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宗室应试之始》:“自此朱邸诸侯,始以清流自奋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奋已。”

(2).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列子·说符》:“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3).各自奋勇。 宋 叶适 《上西府书》:“夫以 江 淮 之弱而兼西北之强,鼓思退之卒,而战自奋之兵,轻腹心之忠而乐简策之諛,求駑駘於千里,抱鼠璞以待价。此智士所以寒心。”

(4).自己拼命用力。《后汉书·董卓传》:“ 孚 语毕辞去, 卓 起送至閤,以手抚其背, 孚 因出刀刺之,不中。 卓 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遂经其颈於树枝,自奋絶脰而死。” 胡三省 注:“自奋,自奋起而还掷也。”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贻谋

《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以“貽谋”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貽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 宋 苏轼 《韩维祖保枢鲁国公制》:“上以报貽谋之德,下以励移孝之诚。” 清 秋瑾 《失题》诗:“膝下貽谋晚,堂前慰藉先。”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太师

官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后又指太子太师,即辅导太子之官

忠顺

一意顺从

忠顺的奴仆

没世

(1).死。《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史记·蒙恬列传》:“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 宋 王禹偁 《休粮道士传》:“苟遭时得君,则天下之人受子之赐也,虽千钟万钱,不为媿尔,没世之后,又血食焉,何粒之却邪?”《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至于他各人到头来的成败,还要看他入世后怎的个造因,才知他没世时怎的个结果。”

(2).终身,永远。《庄子·天运》:“以舟之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汉 晁错 《言兵事疏》:“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情愿青衿没世也罢,割恩爱而博功名,非吾愿也。” 郭沫若 《瓶》诗之十一:“你这玉缄一封,好像是腾黄飞下九重,我要没世地感恩不忘。”

余休

浓密的树荫。引申指荫庇。《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愿归骨於山足兮,依松柏之餘休。” 颜师古 注:“休,荫也。” 宋 秦观 《和渊明<归去来辞>》:“识此行之匪祸,乃造物之餘休。”

令子

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南史·任昉传》:“﹝ 任昉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製《月仪》,辞义甚美。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献上杜七兄仆射》诗:“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徵君为同知 张君 令子,论世知大体,因书其大要而归之。”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资荫

資蔭:见“ 资廕 ”。

資廕:亦作“ 资荫 ”。凭先代的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但以门衰,骨肉单弱,五服之内,傍无一人,播越他乡,无復资廕,使汝等沉沦厮役,以为先世之耻。”《周书·苏绰传》:“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如有资廕不补学生应举者,请礼部不在收试限。”

碌碌

(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奉朝请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汉 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 晋 代以奉车、驸马、骑三都尉为奉朝请, 南北朝 设以安置闲散官员, 隋 初罢之,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文散官。《汉书·霍光传》:“ 光 两女壻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壻外孙皆奉朝请。”《东观汉记·邓禹传》:“官罢以列侯就第,位特进,奉朝请。”《梁书·沉约传》:“﹝ 约 ﹞起家奉朝请。”《周书·魏玄传》:“﹝ 玄 ﹞ 普泰 中,除奉朝请。”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不快

(1)

不愉快

(2)

不舒服

(3)

(4)

刀不锋利

章闻

传闻;著闻。《墨子·非乐上》:“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天用弗式。”

冕旒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循良

(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恩泽侯

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如帝舅后父等。 唐 刘禹锡 《经伏波神祠》诗:“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乃诚

诚意;忠诚。《晋书·元帝纪》:“是以陈其乃诚,布之执事。”《南齐书·河南传》:“又卿乃诚遥著,保寧遐壃。”

锡命

天子有所赐予的诏命。《易·师》:“王三锡命。” 孔颖达 疏:“三锡命者,以其有功,故王三加锡命。” 唐 张九龄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诗:“寳筵延锡命,供帐序羣公。” 清 姚鼐 《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事闻,赠公太常卿。妻 方夫人 、妾 陈氏 皆被锡命。”

三辅

(1). 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 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 * 引《三辅黄图》:“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 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 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2).泛称京城附近地区为三辅。 明 何景明 《送张元德侍御巡畿内》诗:“三辅自来多寇盗,五陵今日更豪雄。” 清 黄遵宪 《天津纪乱》诗之一:“何堪三辅地,棼乱遂如丝。”

(3). 前燕 慕容儁 以 慕容恪 为辅国将军, 慕容评 为辅弼将军,左长史 阳骛 为辅义将军,谓之三辅。见《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五年》。

诏条

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匀徭赋,示以义方。”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在官有疾犯皆去职》:“邑训导 张用斋 庸 《送知县饶公免官还乡序》云:‘ 洪武 九年秋八月,有司钦奉詔条,凡在官者,其族属有丽於法,听其解职还乡里。’”参见“ 六条 ”。

得以

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能够,可以

充分发扬民主,使每个人的意见得以充分发表出来

人皆得以隶使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民瘼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绮纨子

犹言纨袴子弟。指富贵人家子弟,含鄙薄意。 宋 张洎 《贾氏谈录》:“ 牛奇章 初与 李卫公 相善。尝因饮会, 僧孺 戏曰:‘綺紈子何预斯坐。’ 卫公 衔之。”

襦袴讴

同“襦裤歌”。 宋 王禹偁 《送陈侯之任同州》诗:“ 同州 古三辅,北望雄且优。詔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勿谓綺紈子,当有襦袴謳。”

无忝

不玷辱;不羞愧。《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纘乃旧服,无忝祖考。” 孔 传:“无辱累祖考之道。”《汉书·韦玄成传》:“於戏后人,惟肃惟栗。无忝显祖,以蕃 汉 室。”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尔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无忝我 高祖 、 太宗 之休命。”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上》:“ 伯禽 二女妻野人,当道欲为易婚,不愿,而以厥祖遗言,俾卜葬青山,以成先志,亦无忝也。”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只要我行权市义心无忝,怕甚么矫制开仓蹟可疑。”

为裘

见“ 为裘为箕 ”。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旄节

(1).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作信物。《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唐 张守节 正义:“旄节者,编毛为之,以象竹节,《汉书》云‘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节毛尽落’是也。” 宋 梅尧臣 《送马仲涂司谏使北》诗:“每逆龙鳞司諫諍,又持旄节使 阴山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苏属国 之旄节终留, 庾开府 之江关永弃。”

(2).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 唐 李嘉祐 《送从弟归河朔》诗:“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新唐书·杨汝士传》:“ 开成 初,繇兵部侍郎为 东川 节度使。时 嗣復 镇 西川 ,乃族昆弟,对拥旄节,世荣其门。”

(3).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仙官欲往 九龙潭 ,旄节朱旛倚石龕。” 赵殿成 笺注:“《真誥》:‘ 老君 佩神虎之符,带流金之铃,执紫毛之节,巾金精之巾。’《紫阳真人内传》:‘ 衍门子 乘白鹿,执羽盖,杖青毛之节,侍从十餘玉女。’”

将门

将帅门下,将帅家门。《史记·田叔列传》:“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 唐 王维 《李陵咏》:“ 汉 家 李将军 ,三代将门子。”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贯休,朝代:唐代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崖罅仙棺出,江垠毒草分。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 作者:曾极,朝代:宋代
    乘时草窃岂无人,三主相传事有因。毕竟老天怜一念,据敖为粥活饥民。
  • 作者:真山民,朝代:宋代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樵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寓世此身惊逆旅,宽怀何处不吾乡。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越瓯真漉雪,惠鼎胜烹泉。

    华液三焦润,芳腴五蕴湔。

    何殊炼水碧,坐可證金仙。

    陶谷独余笑,事同人未然。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

    丹青讵止传神诩,寓意原存相让风。

  • 作者:戴栩,朝代:宋代
    嫩黄千点糁槐枝,此别诸生倍所思。判牒署名书字小,开经酬问具餐迟。竹边亭在谁招隐,囊里书成合济时。东府主人偏爱士,为歌厦屋杜陵诗。
  • 作者:岳珂,朝代:宋代
    动指不须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壶。
  • 作者:岳珂,朝代:宋代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今视元佑之时,彼固何足慕哉。群贤拔茅,大奸脱距。如確如惠,必斥必去。师保万民,维温维潞。大老既归,百揆时序。师表以韩,押麻以吕。班廷谢门,纷鵷振鹭。守正如王,博闻如雇。钱刘曾孔,滃云烝雾。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
  • 作者:马致远,朝代:元代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 作者:沈辽,朝代:宋代

    前年姚令下阳羡,老夫为赋铜官山。

    飘飘道人今复往,有如孤云谁可攀。

    三尺古琴膝上弹,一杯龙水刀无环。

    药囊空空何所有,独抱冲气参人寰。

    人生富贵无金丹,须臾白骨凋朱颜。

    何为愁苦强作乐,逍遥不去烟霞间。

    吾昔东游岂无意,腰下铜章初不关。

    至今山水尚可想,断梦时向荆溪还。

    安得此身如白鹤,飞与道人天外闲。

    路逢仙友若相问,为道绿发今斓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