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赠缝人原文 诗词名句

赠缝人

作者: 释元肇朝代: 宋代

赠缝人原文

传来家法远,妙在自通方。

到处逢僧说,前年离帝乡。

腰围怜我瘦,舞袖为谁长。

不用悬牌额,兰深路有香。

诗词问答

问:赠缝人的作者是谁?答:释元肇
问:赠缝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赠缝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释元肇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元肇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

家法

(1) 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圣贤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家长责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通方

(1).通晓道术。《汉书·韩安国传》:“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 颜师古 注:“方,道也。”

(2).指通晓为政之道。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伏乞朝廷速赐选择总练通方老於智谋之士,前来 建康 ,纠剔某妄作疏漏之失。”

(3).共通的道理。《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説。”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几识古今之通方,知国家之大体。”

(4).变通;灵活。《豆棚闲话·首阳山叔齐变节》:“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亲道他不近人情,没有容人之量。”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外国人不比 中国 人通方,你既当面同他讲了,他就得跟你当面交待。”

(5).指不限于一经一论的研究方法。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这种不限于一经一论的研究方法,叫作‘通方’,即通达一切。”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前年

去年前边的那一年

前年予病。——清· 袁枚《祭妹文》

帝乡

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帝乡不可期。——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腰围

(1) 腰部一周的长度

进规定的饮食以减少腰围

(2) 腰带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牌额

匾额。长方形的木牌或绸布做的横幅,上面题字,作为标记或表示称颂,挂在门的上方或墙的上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南巡获陟釐,两幅珍琼玖。

    锦囊藏其一,说项创吾口。

    西清有典司,检点所弆守。

    五番裒时对,谓是束置久。

    谁知为海苔,徒观粗且厚。

    恐不宜墨卿,未敢供几右。

    新获与兹同,呈览听去取。

    抚掌冁然笑,天府何不有。

    或又当面失,奚藉不胫走。

    抑且瞿然惧,将毋人似否。

  • 作者: 薛师传,朝代: 宋代
    秋江涓涓帆乱飞,秋山皎皎含斜晖。君趁江流去已远,立对青山不认归。知君不惜南来信,只恐衡阳雁足稀。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澜有时来往,亭惟峙在中。

    居然分去住,原莫定西东。

    皆可谓之寄,不如付与空。

    偶凭成五字,聊当赋幽通。

  • 作者: 释智愚,朝代: 宋代
    五十笑他先百步,何如参马胜骑牛。不须重较多和少,归到家山即便休。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只道横枝春未回,又疑不肯犯寒开。逢人问讯花消息,不识江梅只蜡梅。
  • 作者: 刘子翚,朝代: 宋代
    手植知何代,枞枞万盖齐。韵清琴易写,干直鸟难栖。惨淡连云坞,鬅鬙荫石溪。刳明虽小用,曾照路人迷。
  • 作者: 朱泰堪,朝代: 明代

    膏雨初收日载阳,眼前景物富韶光。

    碧池一夜水平岸,红杏数枝花出墙。

    芳草不随蓂荚换,游丝欲共柳条长。

    海棠庭院偏明媚,莫遣东风又作狂。

  • 作者: 元好问,朝代: 金代
    漫漫晴波,澹澹云罗。傍春江、是处经过。桃花解笑,杨柳能歌。尽百年身,千古意,两蹉跎。酒恶无聊,诗苦成魔。只闲情、不易消磨。几人樵径,何处山阿。恨夕阳迟,芳草远,落红多。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袅袅过水桥,微微入林路。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行行何所爱,遇物自成趣。平滑青盘石,低密绿阴树。石上一素琴,树下双草屦。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
  • 作者: 储光羲,朝代: 唐代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