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原文 诗词名句

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

作者: 耿湋朝代: 唐代

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原文

世间无近远,定里遍曾过。
东海经长在,南朝寺最多。
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
今日忘尘虑,看心义若何。

诗词问答

问: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的作者是谁?答:耿湋
问:赠隐公(一作赠隐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耿湋的名句有哪些?答:耿湋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68_72

参考注释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近远

(1).指亲近或疏远的人。《汉书·公孙弘传》:“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 弘 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 主父偃 ,徙 董仲舒 胶西 ,皆 弘 力也。”

(2).近处和远处。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飒秣建国》:“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 清 宋之绳 《梅花》诗:“漠漠冻云连近远,荒荒野月照清寒。”

(3).谓远近的程度。 晋 木华 《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歷之近远。”《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问:‘火去此门近远?’左右报言:‘火去此间一里。’” 宋 陈克 《谒金门》词:“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4).偏义复词。谓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楔子:“不多近远有个员外,待要结义小人做兄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楔子:“[ 张虎 云:] 张飞 言道, 曹丞相 军马,偌近远来到这里,人困马乏,他要今晚夜间,领兵来偷营刼寨。”

东海

(1) 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

(2) 泛指东方的大海

南朝

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最多

表示在数量上排名第一的事物。

例句: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暮年

人到老年

化俗

(1).谓风俗受德教而发生变化。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必若所云,则是 蜀 不变服,而 巴 不化俗也。”《后汉书·曹褒传》:“以礼理人,以德化俗。”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口号》:“文母忧懃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 明 何景明 《忆昔行》:“君行访古兼化俗,长楫輶轩指南极。”

(2).教化与风俗。 汉 张衡 《西京赋》:“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与推移。”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於本,行起於心。”

初地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尘虑

犹俗念。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道芽期日就,尘虏乃冰释。” 金 元好问 《少林雨中》诗:“重羡禪栖客,都无尘虑侵。”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我劝你,左手持螯、右举觴,把尘虑尽皆涤盪。”

心义

犹义气。 唐 无名氏 《赵合传》:“知君颇有心义,儻能为归骨於 奉天 城南 小李村 ……当有奉报。”

若何

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袁说友,朝代: 宋代
    截玉夸私鬭,烹泉测嫩汤。稍堪肤寸舌,一洗苋藜肠。千枕消魔障,春芽敌剑铓。年年较新品,身老玉瓯尝。
  • 作者: 释惠崇,朝代: 宋代
    楼中天姥月,座上杜陵人。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半天楼侧效深室,数武因之小憩临。

    斯乃高朗非幽夐,名实略似相陶阴。

    然而纵目一下观,普照翳蔽无劳寻。

    絜矩开诚愿,若此欲使面。

    从而后言者,毋或少隐坦。

    然皆得呈其心。

  •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江上园亭似辟疆,殿中休沐寄翱翔。

    最怜顾恺称三绝,岂厌侏儒奉一囊。

    春过蓟门冰雪尽,风回茂苑芰荷香。

    承明亦是栖迟处,何事逃名入醉乡。

  • 作者: 申涵光,朝代: 明代

    卜宅依寒水,朝回只闭关。

    见君当落叶,此地有空山。

    雨歇秋仍暖,官贫老更闲。

    登高何处好,屦杖许追攀。

  • 作者: 释重顯,朝代: 宋代
    却请和尚道,虎头生角出荒草。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闻君归去便招呼,笑语不知清夜徂。结束佳人试银甲,留连狂客恼金吾。灯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暂醉何年依锦瑟,东斋还复卧氍毹。
  • 作者: 王义山,朝代: 宋代
    记得年时试别头,得君引我上瀛洲。当场独步眇余子,好手先拈第一筹。锦水曾寻香戟梦,洪崖去伴赤松游。瓣香遥致生刍敬,渺渺螺川涕泗流。
  • 作者: 李孙宸,朝代: 明代

    浥露原同蔓草披,修茎应不混凡枝。

    今人但爱朱华艳,说甚忘忧总未知。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斲檀紫翠蟠龙蛇,锦帘半揭文绣斜。

    中含冰月无点瑕,水精云母羞精华。

    西洋景风吹海舶,海门晓日摇波赤。

    梯陵度索万里遥,价重京华等球璧。

    虚明应物中何有,妍者自妍丑自丑。

    匡床坐对寂万缘,我方与我周旋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