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答颐斋并呈诸友原文 诗词名句

答颐斋并呈诸友

作者: 胡仲弓朝代: 宋代

答颐斋并呈诸友原文

阴晴千古事,落在醉吟中。
佳句何人续,清樽此日同。
幕天浮大白,绣地缬残红。
江上峰如旧,湘灵曲未终。

诗词问答

问:答颐斋并呈诸友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问:答颐斋并呈诸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仲弓的名句有哪些?答:胡仲弓名句大全

胡仲弓答颐斋并呈诸友书法欣赏

胡仲弓答颐斋并呈诸友书法作品欣赏
答颐斋并呈诸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阴晴

(1).指向阳和背阴。 唐 王维 《终南山》诗:“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比喻得志和失意。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人为功名苦战争,徒然竞,百年身世,数度阴晴。”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佳句

诗文中精辟的语句

清樽

见“ 清尊 ”。

天浮

古战具,用以渡水。《六韬·军用》:“以天浮张飞江济大海,谓之天潢。”《水浒传》第一百回:“城外 李俊 、二 张 、三 阮 ,乘着飞江、天浮,逼近城来,恰与城垣高下相等。”

大白

(1) 彻底显露、完全清楚

真相大白

(2) 用来粉刷墙壁的白色垩土

残红

凋残的花;落花。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 李清照 《怨王孙》词:“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风过一片残红,把孤坟化成了花冢。”

上峰

(1) 旧指上级长官

这是上峰的指示

(2) 高峰

如旧

如故;跟原来一样

小桥,荷花,…一切如旧

灵曲

祷祝亡魂的乐曲。 殷夫 《给林林》诗:“我虽没握手倾听火车朗鸣,无依的灵曲中也插歌着慰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风波境界立身难,处世规模要放宽。万事尽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路当平处经行稳,人有常情耐久看。直到始终无悔吝,旁生枝叶便多端。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众喧息遥夜,爽气渍烦襟。殷勤低檐月,入幌来相寻。平生学虚静,每为多病侵。卧想陈夫子,幅巾修竹林。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 作者: 晁端礼,朝代: 宋代
    石榴双叶忆同寻。卜郎心。向谁深。长恁娇痴,尤殢怎生禁。内样双眉新画得,还印了,在罗襟。相思幽怨付鸣琴。望来音。久沈沈。若论当初,谁信有如今。瘦尽标容羞见也,明镜子,任尘侵。
  • 作者: 赵崇嶓,朝代: 宋代
    紫陌芳尘,烟缕收寒,雨丝过云。羡交阴桃叶,窗前曲槛,认巢燕子,柳底朱门。回首年时,雾鬟风袖,袅袅娉娉娇上春。逢迎处,尽芳华缱绻,玉佩殷勤。谁知此际销魂。漫隐约人前笑语温。记掌中纤细,真成一梦,花时怨忆,应为双文。载酒心情,教眉诗句,空悔风流曾误人。凭谁去,待寄将恨事,两处平分。
  • 作者: 李弥逊,朝代: 宋代
    护溪叠嶂隐长城,直下寒流泯泯情。背水人家认鸡犬,隔林佛屋听钟鲸。山根合处客帆过,日脚断边渔火明,投老一身无地着,欲凭双桨寄浮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寺碑建雍正,皇考辟神堂。

    清晏资垂佑,实枚侐向阳。

    不愆秩宗祀,恒奠冀州疆。

    蒿目一劳计,难言永逸方。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春月屡沾泽,北畿得罕闻。

    自我过德水,晴久路飞尘。

    二麦景实佳,禾黍遍耕耘。

    人称不雨好,此则就麦论。

    究之大田多,甘膏岂辞频。

    遵途返皇州,殷祀已躬亲。

    骤雨虽每零,尚欠优渥云。

    为是亟希澍,如常此望云。

    展转祈岁忧,共我那可分。

    连朝肤寸浓,霂霢流天津。

    觇土已接润,檐溜犹滴茵。

    适可仍惜止,稍慰讵敢欣。

    喜少愁恒多,仔肩萃吾身。

  • 作者: 司空图,朝代: 唐代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