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原文 诗词名句

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述

作者: 皎然朝代: 唐代

原文

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
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
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
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
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

诗词问答

问:《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述》的作者是谁?答:皎然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皎然的名句有哪些?答:皎然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15-38

参考注释

达贤

(1).德才兼备、声望卓著的人。 唐 权德舆 《暮春陪诸公游龙沙熊氏清风亭诗序》:“暮春三月,时物具举,先师达贤,或风于舞雩,或禊于 兰亭 。” 明 宋濂 《<金刚般若经>序》:“唯 童寿 本详略适中,甚得义趣,名僧达贤,笺之者无虑千餘家。”

(2).荐举贤人。 宋 苏轼 《<晁君成诗集>序》:“达贤者有后,吾是以知蔽贤者之无后也。”

贞隐

(1).正大而深刻。《晋书·魏咏之传》:“ 魏咏之 器宇弘劭,识局贞隐。”

(2).谓守持正道,不求闻达。 明 胡承诺 《绎志·自叙》:“排名慕贞隐,翛然脱维繫。” 清 曾国藩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若 孙夏峯 、 顾亭林 、 黄梨洲 、 王而农 、 梅勿菴 之徒,皆硕德贞隐,年登耄耋,而皆秉刚直之性。” 清 曾纪泽 《欧阳母邱太夫人九十寿序》:“大抵穷巷枯寂之士,克享大年者,非其盛德贞隐,至行过人,即能耽玄守默,处靖衡门,于人间世之毁誉穷通,泊焉不以为意者也。”

遗身

(1).超然物外;避世隐居。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恬虚乐古,弃事遗身。” 晋 成公绥 《啸赋》:“邈姱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明 刘基 《招隐》诗之四:“我生不偶俗,遗身在蒿蓬。”

(2).犹舍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是以雄俊之徒,交党结伦,重气轻命,感分遗身。”《宋书·袁淑传》:“自非达义之至,识正之深者,孰能抗心卫主、遗身固节者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摩缕波国》:“子昔起广大心,发弘誓愿,孤游异域,遗身求法。”

(3).遗迹。 明 王士性 《广志绎·两都》:“ 桃源 三叉庙 有老 黄河 故道, 武宗 南幸,欲两岸牵挽龙舟,始塞泯之,今遗身犹隐隐存。”

(4).即遗体。如:将军的遗身弃于村外荒冢间,群众铲开积雪将其掩埋了。参见“ 遗体 ”。

林樾

林木;林间隙地。 唐 皮日休 《桃花坞》诗:“夤缘度南岭,尽日寄林樾。” 宋 朱熹 《西寮》诗:“畬田种胡麻,结草寄林樾。” 清 杜岕 《游嘉善寺》诗:“旭日穿林樾,嵐光宕屋檩。” 清 魏源 《重游百泉》诗:“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 许地山 《缀网劳蛛》:“她看见一个人携着她底女儿从海边上来,穿过林樾,一直走到跟前。”

华轩

(1).饰有文采的曲栏。借指华美的殿堂。《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闥,珥笔华轩。” 吕向 注:“华轩,殿上曲栏也。” 唐 王维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

(2).指富贵者所乘的华美的车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金 张 服貂冕, 许 史 乘华轩。” 宋 叶适 《送陈寿老》诗:“老穷望絶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清 金人瑞 《从韦二明府实处觅绵竹三数丛》诗:“华轩得省幸早寄,莫悮明年春笋生。”

辚辚

(1).象声词。车行声。《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 朱熹 集注:“轔轔,车声。” 唐 杜甫 《兵车行》:“车轔轔,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辚辚--石道上独轮水车,单调的轮轴声。”

(2).象声词。雷鸣声。 汉 崔駰 《东巡颂》:“天动雷霆,隐隐轔轔。” 宋 沉辽 《零陵先贤赞·烟塘老人》:“有顷大风,震电轔轔。”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幽绝

清幽殊绝。《后汉书·苏不韦传》:“城闕天阻,宫府幽絶,埃尘所不能过,雾露所不能沾。” 唐 白行简 《李娃传》:“﹝院中﹞有山亭,竹树葱蒨,池榭幽絶。”

心境

佛教语。指清净之心;心情;心绪

寒草

指枯草。 唐 王维 《送孙二》诗:“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暮尘。” 唐 李颀 《赠张旭》诗:“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寒草白露里,乱山明月中。”

空门

佛教教义认为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因指佛教

莫向空门悲物理,吾世从来多沧桑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潘生

(1).指 晋 潘岳 。 唐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二:“官序 潘生 拙,才名 贾傅 多。”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 宋子 悲已多, 潘生 叹弥深。”

(2).指 宋 潘谷 。善制墨,有墨仙之称。 明 高启 《赠墨翁沉蒙泉》诗:“ 潘生 后出亦奇絶, 峨嵋 仙子尝相夸。”参见“ 潘谷墨 ”。

独不见

乐府杂曲歌辞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独不见》 宋 郭茂倩 题解:“《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清景

(1).犹清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三辰蔽於天,则清景暗於地。”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一:“朝日悬清景,巍峩宫殿明。” 清 龚自珍 《桂殿秋》词序:“时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气之空濛,都为一碧,散清景而离合,不知几重。”参见“ 清光 ”。

(2).清丽的景色。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

盈缺

(1).盈亏变化。 南朝 梁 江淹 《谢临川游山》诗:“江海经邅迴,山嶠备盈缺。”

(2).《礼记·礼运》:“播五行於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因以“盈缺”指月。 唐 张乔 《对月》诗之一:“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唐 王建 《见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指一月时间。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庐山》诗:“但欲淹昏旦,遂復经盈缺。”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寂寥

(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离别

(1) 暂时或永久离开

我离别故乡已经两年了

(2) 分手,分开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张镃,朝代: 宋代
    桂隐芙蓉盛,柴门日日开。若无诗与酒,不请看花来。
  • 作者: 陈允平,朝代: 宋代
    禁烛飞烟,东风插柳,万家千户。梨花院落,数点弄晴纤雨。傍秋千、红云半湿,画帘燕子商春语。数十年南北,西湖倦客,曲江行旅。日暮。花深处。对修竹弹棋,戏评格五。携尊共约,诗酒云朋月侣。念旧游、九陌香尘,倡条冶叶还在否。踏青归,醉宿兰舟,枕藉黄金俎。
  • 作者: 沈约,朝代: 南北朝
    汉东流。江之汭。逆徒蜂聚。旌旗纷蔽。仰震威灵。乘高骋鋭。至仁解网。穷鸟入怀。因此龙跃。言登泰阶。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初仕便西辕,骊驹两佩环。山河识天府,风雨度函关。桑柘千畴富,人烟万井闲。欲为京洛咏,应苦簿书间。
  • 作者: 李义山,朝代: 宋代
    夏初临,春正满,花事在红药。一阵光风,香雾喷珠箔。画堂旧日张家,梦中玉燕,早拂晓、飞来帘幕。酒深酌。曾记走马长安,功名戏樊郭。螺浦如杯,豪气怎生著。直须用了圮编,封侯万户,却归共、赤松翁约。
  • 作者: 章甫,朝代: 宋代
    枕簟迟迟睡,轩窗一一开。市收人语寂,江迥水风来。熠耀明衣袂,婵娟到酒杯。新凉儿女健,促织已相催。
  • 作者: 真宗,朝代: 宋代
    于穆高皇,功德兼隆。称天以诔,初谥未崇。载稽礼典,扬徽垂鸿。涓日之食,登进庙宫。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无路中间有路通,豁然开朗眄长空。

    句披月胁天心妙,窗纳千岩万壑风。

    橘树迎人还郁翠,杏花过雨乍殷红。

    谁云俯仰成陈迹,恰似沙纹浅印鸿。

  • 作者: 李益,朝代: 唐代
    昔降英王顾,屏身幽岩曲。灵波结繁笳,爽籁赴鸣玉。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青松掩落晖,白云竟空谷。伊人抚遗叹,恻恻芳又缛。云谁斅美香,分毫寄明牧。
  •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不寒不热小梅天,千里归怀正所便。嫩笋触沙抽犊角,新荷拿水握儿拳。游丝有绪谁紬绎,野茧难缲自裹缠。欢伯疑吾犹著物,殷勤送至汗漫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