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端溪归去来辞砚原文
蕉叶白犹出宋坑,柴桑归去一舟轻。
乃瞻衡宇僮仆喜,便到荜门妇子迎。
图事书词皆足述,篆镌画刻信称精。
铭辞却弗识姓氏,既尚陶哉此漫评。
诗词问答
问:题宋端溪归去来辞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宋端溪归去来辞砚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宋端溪归去来辞砚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
2. 砚边环列
参考注释
蕉叶白
端州 砚石的一种花纹。产于 广东 肇庆 羚羊峡 北岸坑。石质坚润,色青,纹理间有纯白片如蕉叶者,故名。用此石制成的砚,亦名“蕉叶白”,为端砚的一种。 清 钮琇 《觚賸·石言》:“峡石鑛凡十一,北岸坑曰 阿婆 ,曰 白婆坟 ,其石质黯黝不鲜,佳者亦有火捺纹、蕉叶白。”亦省称“ 蕉白 ”。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端州 石以 水巖 大西洞 为上,冰纹则尤为 大西洞 之最…… 道光 开坑始得,前此所未有也……诚为山川灵异,钟美於是,他洞所无,惟蕉白、鱼脑、青花,差足肩随,餘者不復比数。”
出宋
宋 代南方某些山居少数民族首领出归朝廷者称出宋。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蛮》:“今刺史 莫延葚 逐其弟 延廪 而自立, 延廪 奔朝廷,谓之出宋。”注:“凡州洞归朝者皆称出宋。”
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衡宇
1.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 2.泛指屋宇。僮仆
仆人
僮仆欢迎。——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清· 张廷玉《明史》
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荜门
用竹荆编织的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孔丛子·抗志》:“亟临蓽门,其荣多矣。”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鹤巢松树遍,人访蓽门稀。” 清 钱谦益 《投老》诗:“投老经年掩蓽门,清斋佛火自晨昏。”
妇子
(1).妻与子。
(2).指妻子儿女。《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后汉书·孔融传》:“初,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 氏妇子多见侵略。” 宋 王安石 《白日不照物》诗:“妇子夜号呼,西南漫为壑。”
书词
见“ 书辞 ”。
铭辞
见“ 铭词 ”。
姓氏
姓和氏。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精彩推荐:
-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 * 一百四十万,新城旧城内有几人活?妻方对镜,夫已堕首;腥刀入鞘,红颜随走。西家女,东家妇,如花李家娘,亦落强梁手。手牵拽语,兜离笳吹。团团日低。归拥曼睩蛾眉。独有李家娘,不入穹庐栖。岂无利刃,断人肌肤,转嗔为悦,心念彼姝,彼姝孔多,容貌不如他。岂是贪生,夫子昨分散,未知存与亡。女伴何好,发泽衣香,甘言来劝李家娘。李家娘,肠崩摧,箠挞磨灭,珠玉成灰。愁思结衣带,千结百结解不开。李家娘,坐军中,夜深起望,不见故夫子,唯闻战马嘶悲风;又见邗沟月,清辉漾漾明心胸。令下止杀残人生,寨外人来,殊似舅声。云我故夫子,身没乱刀兵。恸仆厚地,哀号苍旻!夫既殁,妻复何求?脑髓与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