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原文 诗词名句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

作者: 韩维朝代: 宋代

原文

谁识天公造化情,珠楼玉殿一朝成。
色空无有何能辨,陵坎高低本自平。
定见乌鸡遭指注,宁分皓鹤失鲜明。
可怜辛苦齐腰客,不悟纷纷觌面呈。

诗词问答

问:《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的作者是谁?答:韩维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维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维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珠楼

指华丽的楼阁。 唐 于濆 《宫怨》诗:“临江起珠楼,不卖 文君 酒。”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三折:“更将玉殿珠楼、片瓦根椽直教火焚了罢。” 清 纳兰性德 《柳枝词》:“软风吹雪带微香,曾向珠楼扫鈿床。”

玉殿

(1).宫殿的美称。 三国 魏 曹植 《当车以驾行》诗:“欢坐玉殿,会诸贵客。” 南朝 梁简文帝 《有所思》诗:“寂寞锦筵静,玲瓏玉殿虚。” 宋 杨万里 《拟归院柳边迷》诗:“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明 贝琼 《经故内》诗:“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復回。”

(2).借指朝廷,天子。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3).指传说中天界神仙的宫殿。 南朝 宋 谢庄 《送神歌》:“神之车,归清都。琁庭寂,玉殿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如玉殿 嫦娥 ,微现蟾宫素影。”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且慢自叫閶闔,轻干玉殿。”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空无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维摩经·菩萨行品》:“观於空无而不捨大悲。”

(2).指虚无之境。 晋 陶潜 《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本自

本来就,一向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气,殊自轻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 孟郊 《婵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定见

确定的见解或主张

心无定见

乌鸡

即乌骨鸡。《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 弘 在 荆州 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今中恶用乌鸡,自 弘 之由也。”《通典·礼二九》引 晋 于氏 《上表言养兄子率为后》:“鄙谚有之曰:‘黄鸡生卵,乌鸡伏之,但知其为乌鸡之子,不知为黄鸡之儿。’”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喫。” 仇兆鳌 注:“《本草》:乌雌鸡,治风湿麻痺。” 宋 陆游 《迁鸡栅歌》:“乌鸡买来逾岁年,庭中赤幘何昂然。”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鸡》。

指注

(1).指示;指点。

(2).指指点点,指责。 唐 韩愈 《荐士》诗:“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慠。”《五灯会元·北禅贤禅师法嗣·法昌倚遇禅师》:“夜半乌鸡谁捉去?石女无端遭指注。”

鲜明

(1) 指色彩明亮

色彩鲜明

(2) 一点不含糊的

鲜明的立场

(3) 轮廓清楚的

鲜明的印象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面呈

当面呈交。 盛宣怀 《致妻庄氏家书》:“面呈父亲慈览,勿示外人。”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金陵返跸驻栖霞,西峪幽居清且嘉。

    窄路入从云片石,阑春落半锦堆花。

    水流山住露全体,竹净松蕤是道芽。

    僧绍便存不徵聘,名求名应底堪誇。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搆亭倚倾崖,开窗俯牝壑。

    平陵出岫云,下视归林雀。

    万叶尚张王,如张绿油幕。

    清供目之寓,雅契心所托。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榖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作者: 郑谷,朝代: 唐代
    秘殿临轩日,和銮返正年。两班文武盛,百辟羽仪全。霜漏清中禁,风旗拂曙天。门严新勘契,仗入乍承宣。玉几当红旭,金炉纵碧烟。对扬称法吏,赞引出宫钿。言动挥毫疾,雍容执簿专。寿山晴叆叇,颢气暖连延。礼有鸳鸾集,恩无雨露偏。小臣叨备位,歌咏泰阶前。
  • 作者: 陈渊,朝代: 宋代

    拂天乔木映脩廊,满目帘间白苧忙。

    曾是璧池疏散惯,卧听鸣鼓懒衣裳。

  • 作者: 沈约,朝代: 南北朝
    萌生触发。岁在春。咸池始奏。德尚仁。惉懘以息。和且均。
  •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霜融雾消又作晴,四山日气烘春明。黄叶如金红如锦,枯梢无叶更觉清。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与子虽天意,知人昔帝难。一言谋早定,九鼎势先安。大舜仁由性,成汤治以宽。孤臣恩未报,清血但丸澜。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忠显闻孙定不虚,西枢犹子故应殊。鸾停梧上遗风在,鴈进松间得句无。剩有老农歌赞府,未多荐墨送清都。晦翁若问诚斋叟,上下千峰不要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