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勃泥长宁镇国山诗原文 诗词名句

勃泥长宁镇国山诗

作者: 朱棣朝代: 明代

勃泥长宁镇国山诗原文

炎海之墟,浡泥所处。

喣仁渐义,有顺无忤。

慺慺贤王,惟化之慕。

导以象胥,遹来奔赴。

同其妇子,兄弟陪臣。

稽颡阙下,有言是陈。

谓君犹天,遣其休乐。

一视同仁,匪偏厚薄。

顾兹鲜德,弗称所云。

浪舶风樯,实劳恳勤。

稽古远臣,顺来怒趌。

以躬或难,矧曰家室。

王心亶诚,金石其坚。

西南蕃长,畴与王贤。

矗矗高山,以镇王国。

镵文于石,懋昭王德。

王德克昭,王国休宁。

于万斯年,仰我大明。

诗词问答

问:勃泥长宁镇国山诗的作者是谁?答:朱棣
问:勃泥长宁镇国山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勃泥长宁镇国山诗是什么体裁?答:四言诗
问:朱棣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棣名句大全

注释

1. 四言诗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一(上)、御选明诗卷一

参考注释

炎海

(1).泛指南海炎热的地区。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峯硉兀火云升。”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鰐鱼惊。” 明 唐寅 《题东坡小像》诗:“乌臺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髮臣。”

(2).喻酷热。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苦热行》:“右备言流金鑠石、火山炎海之艰难也。” 宋 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所处

指所驻之地。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其经略使若置在 邕州 ,与贼隔江对岸,兵镇所处,物力必全。”

无忤

不抵触;不违逆。《晋书·挚虞传》:“若推之於物则无忤,求之於身则无尤。” 唐 裴耀卿 《太子宾客赠窦希求神道碑》:“公私游聚,小大无忤。”《新繁县志·人物志·费密传》:“天性和平,与人无忤,终身未尝言人过失;有机相向者,淡然处之。”

慺慺

勤恳貌;恭谨貌。《后汉书·杨赐传》:“老臣过受师傅之任,数蒙宠异之恩,岂敢爱惜垂没之年,而不尽其慺慺之心哉!”《魏书·礼志三》:“羣官所以慺慺,亦惧机务之不理矣。” 宋 苏轼 《与范蜀公书》之四:“伏惟高明,痛以理遣,割难忍之爱,上为朝廷,下为子孙亲友自重,不胜慺慺。” 清 恽敬 《与周菊伻书》:“然稠人广坐,未尝不心仪阁下及 萧宜黄 、 朱安义 诸君子,慺慺之诚,不可解也。”

贤王

(1).有德行的君王。《孟子·尽心上》:“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新唐书·陆贽传》:“ 周宣 中兴贤王也, 吉甫 文武贤臣也。”《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吾闻 成汤 身长九尺,而作贤王。”《清史稿·后妃传论》:“及 文宗 未造, 孝贞 、 孝钦 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

(2). 匈奴 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挥刃斩 楼兰 ,弯弓射贤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降将云帆北渡,贤王宝马东征。”

象胥

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亦用以指翻译人员。《周礼·秋官·象胥》:“掌 蛮 、 夷 、 闽 、 貉 、 戎 、 狄 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亲之。”《旧唐书·玄宗纪论》:“ 象郡 、 炎州 之玩, 鸡林 、 鯷海 之珍,莫不结辙於象胥,駢罗於典属。” 明 唐顺之 《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槃舞呈鞮革,侏言译象胥。” 清 徐果亭 《圣武功成诗》:“正朔通鱼海,舆图拓象胥。”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象胥之官,掌传王言於夷使,使之諭説和亲,入宾之岁,则协礼以传词,此文之施於通译者也。”

奔赴

朝着一定的目的地奔去

奔赴前线

妇子

(1).妻与子。

(2).指妻子儿女。《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后汉书·孔融传》:“初,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 氏妇子多见侵略。” 宋 王安石 《白日不照物》诗:“妇子夜号呼,西南漫为壑。”

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陪臣

(1).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1)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欒盈 过於 周 , 周 西鄙掠之。辞於行人曰:‘天子陪臣 盈 ,得罪於王之守臣,将逃罪。’” 杜预 注:“诸侯之臣称於天子曰陪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 郑玄 注:“亦谓诸侯之卿也……陪,重也。” 孔颖达 疏:“其君已为王臣,己今又为己君之臣,故自称对王曰重臣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周 欲以上卿礼 管仲 , 管仲 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陪臣 陆机 言,今月九日,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张含 ,齎板詔书印綬,假臣为平原内史。”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曰:诸侯境内,自相以下,皆为诸侯称臣,於朝皆称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论语·季氏》:“ 孔子 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2).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 陪臣 ”。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宗道 曰:‘僕与 夏 主比肩从事天子,若 夏 主自来,当相为宾主。尔陪臣也,安得为主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阿文成相度》:“ 安南国 王 阮光平 至京,遣其臣馈公土仪,公取一二物,使人出曰:‘中朝相公问陪臣好。’”

稽颡

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仪礼·士丧礼》:“弔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顙成踊。”《汉书·李广传》:“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请罪,岂朕之指哉!”《梁书·韦叡传》:“其餘释甲稽顙,乞为囚奴,犹数十万。” 唐 裴铏 《传奇·裴航》:“ 卢顥 稽顙曰:‘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

阙下

(1).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史记·梁孝王世家》:“於是 梁王 伏斧质於闕下,谢罪,然后太后、 景帝 大喜,相泣,復如故。”《后汉书·南蛮传》:“﹝帝﹞下令之后, 槃瓠 遂衔人头造闕下。”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宰相有二亲》:“其年,从 周太祖 征 河中 ,次年献捷闕下。”

(2).借指京城。 唐 贾岛 《寄毗陵彻公》诗之二:“别离从闕下,道路向 山阴 。”《明史·选举志三》:“推(推官)、知(知县)拟擢臺省,候命闕下,去留不得自如。”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 鼐 以疾还,君留闕下。”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一视同仁

不加区别;相同对待

厚薄

厚与薄的程度

这块褥子厚薄不均

鲜德

犹缺德。 明 徐渭 《设官论》:“如此,则凡鲜德者,其为官之责而非设官之责也亦明矣。”

风樯

指帆船。 唐 刘禹锡 《鱼复江中》诗:“风檣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宋 周邦彦 《西河·金陵怀古》词:“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檣遥度天际。” 毛 * 《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 龟 蛇 静,起宏图。”

稽古

考察古事。《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汉书·武帝纪赞》:“ 高祖 拨乱反正, 文 景 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闕焉。”《晋书·裴頠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邓继曾传》:“割恩以定礼,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诗:“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远臣

(1).远方之臣。《孟子·万章上》:“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 朱熹 集注:“远臣,远方来仕者。” 唐 刘禹锡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诗:“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祇候远臣归。”

(2).谓疏远之臣。《国语·楚语上》:“近臣諫,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誥也。”《墨子·亲士》:“近臣则喑,远臣则唫。” 宋 孔文仲 《制科策》:“臣愿陛下容忍近臣之献言,开纳远臣之论事。”

家室

(1) 妻子或配偶

(2) 家属

(3) 住宅;房子

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亶诚

真诚。《明史·外国传六·浡泥》:“王心亶诚,金石其坚。”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南蕃

见“ 南藩 ”。

矗矗

(1).高峻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深林巨木,崭巖嵾嵳。”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留田行》:“循听一何矗矗。”《明史·外国传六·浡泥》:“矗矗高山,以镇王国。” 清 钱谦益 《王师二十四韵》:“丰碑并崇庙,矗矗夕阳西。” 康有为 《在桂林得佳石示桂中学者》诗:“桂山矗矗桂树直,神秀启闢必有先。”

(2).重迭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诗:“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宋 司马光 《夏夜》诗:“溽暑鬱不开,矗矗云万叠。” 清 曹寅 《望雨谣》:“海云矗矗吹龙风,玄芝倐变金芙蓉。”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玳瑁报恩》:“ 熊 ( 熊元 )见鱼口中气矗矗成云,异之。”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王国

(1)

(2) 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

(3) 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

独立王国

北京是自行车的王国

懋昭

(1).勉力宣明。《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 孔 传:“欲王自勉明大德。”《国语·周语中》:“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将自至。”

(2).褒美显扬。《旧唐书·李晟传》:“乃图厥容,列于斯阁,懋昭绩効,式表仪形。”

王德

王者之德行。《庄子·天地》:“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 南朝 宋 何承天 《白鸠颂》:“王德所覃,物以应显。” 宋 毕仲游 《谢晴文》:“夫一牲之荐,不足以报王德。”

休宁

安宁。《史记·律书》:“结和通使,休寧北陲。” 宋 范仲淹 《宋故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神道碑铭》:“中外共治,休寧八区。”

大明

(1).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宋 文天祥 《发陵州》诗:“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诗:“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3).泛指日、月。《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日、月也。”

(4).指君主。《魏书·张衮传》:“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强,能言率职。”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曾几,朝代: 宋代
    新如月出初三夜,清似茶烹第一泉。
  • 作者: 胡元范,朝代: 唐代
    帝子威仪绝,储妃礼度优。叠鼓陪仙观,凝笳翼画輈。郁郁神香满,奕奕彩云浮。排空列锦罽,腾欢溢皇州。金闺未息火,玉树钟天爱。月路饰还装,星津动归佩。紫极流宸渥,清规伫慈诲。恩波洽九流,光辉轶千载。列席诏亲贤,式宴坐神仙。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曲池涵瑞景,文宇孕祥烟。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
  • 作者: 范仲淹,朝代: 宋代
    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江海生灵外,干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 作者: 岑参,朝代: 唐代
    南州林莽深,亡命聚其间。 * 无昏晓,尸积填江湾。饿虎衔髑髅,饥乌啄心肝。腥裛滩草死,血流江水殷。夜雨风萧萧,鬼哭连楚山。三江行人绝,万里无征船。唯有白鸟飞,空见秋月圆。罢官自南蜀,假道来兹川。瞻望阳台云,惆怅不敢前。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愿得随琴高,骑鱼向云烟。明主每忧人,节使恒在边。兵革方御寇,尔恶胡不悛。吾窃悲尔徒,此生安得全。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历块飞黄可得追,加鞭十驾浪驱驰。不应猗顿怀周朴,敢向天仙话土芝。晚傍涪翁观落笔,了知高叟固为诗。谬为恭敬吾何取,政恐龙泉有倒持。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朱旗画舸一百尺,五月长江水拍天。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阁经吏部重为记,山识吴天旧铸钱。往迹可寻军事少,剩书遗逸附青编。
  • 作者: 翁卷,朝代: 宋代
    随行惟一琴,前路足幽寻。今夜维舟处,何村隔树林。鸿声秋浦冷,雨气海山深。若问三年政,知君尽此心。
  • 作者: 刘禹锡,朝代: 唐代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 作者: 舒岳祥,朝代: 宋代
    去矣两黄鹄,归与一老翁。秋虫阴雨里,夕鸟水云中。今古唯愁在,乾坤总幻空。诗成无寄处,沙上伫来鸿。
  • 作者: 陈淳,朝代: 宋代
    玉质虽精更用礲,切磋磨琢趣无穷。但於天理昭如视,何患私情众互攻。明善诚身为要诀,博文约礼是深功。从今日用培基处,敬道尤须彻始终。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