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东灵鹫原文 诗词名句

东灵鹫

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东灵鹫原文

松盖雨还偃,云扉风自关。
纵横两溪水,高下万重山。
入室三弹指,临渊一点颜。
悬知少来往,石笋绿苔斑。

诗词问答

问:东灵鹫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东灵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王之道东灵鹫书法欣赏

王之道东灵鹫书法作品欣赏
东灵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松盖

谓乔松枝叶茂密,状如伞盖。 唐 钱起 《登秦岭半崖遇雨》诗:“依巖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唐 李山甫 《题李员外厅》诗:“高丘松盖古,閒地药苗肥。”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溪水

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 桓 自断后。” 唐 王建 《赠华州郑大夫》诗:“ 少华 山云当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梦珂》:“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重山

重迭的山。 晋 左思 《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蛮陬夷徼,重山万里。”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已达到深奥的境界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晋书·杨轲传》

虽已登堂,尚未入室

弹指

极短时间

一弹指的工夫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石笋

大致像一个倒转钟乳石的结晶质碳酸钙的沉积,系重碳酸钙饱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与钟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杜甫《石笋行》

苔斑

苔藓丛生如斑点之状。 唐 无名氏 《朝元阁赋》:“金铺烛耀,玉磶苔斑。” 清 孙枝蔚 《寓百福寺》诗:“更防车马至,踏破古苔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曾几,朝代:宋代
    移人尤物众谈夸,持以趋庭意可嘉。鲑菜自无三九种,龙团空取十千茶。烹尝便恐成灾怪,把玩那能定等差。赖有前贤小团例,一囊深贮只传家。
  • 作者:孙觉,朝代:宋代

    真人昔未起,奔鹿骇四方。

    连延天目山,两乳百里长。

    有地跨江海,无种生侯王。

    中宵燎穹旻,列石表坛场。

    朱旗大梁野,英气吞八荒。

    寥寥百年后,故物亦已亡。

    所馀彼巉岩,峰巅屹相望。

    主人承明老,星斗工文章。

    筑亭紫霄上,坐客苍株旁。

    攀云弄明月,晓星生扶桑。

    禹山隔波涛,简书永埋藏。

    愿逢希夷使,水土还故常。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山楼处处有,此独称松壑。

    不惟窈而深,真是清堪乐。

    澹澹谷神存,谡谡天风落。

    近者峰嶙峋,远者岭回薄。

    太古之秘室,轩楹费构作。

    混沌本自佳,倏忽饶穿凿。

    促成五字去,聊识兴所托。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行色见车马,为之具壶觞。暂辞甘泉宫,远奉左贤王。蒙茸春裘薄,匼匝金络光。唯知君命重,不数沙路长。鲁酒虽入唇,胡笳易回肠。归来立螭头,言动书不忘。
  • 作者:赵文,朝代:宋代
    说与辽东丁令威,天长海阔不须归。中郎便有重还日,肠断生妻已去帏。
  • 作者:江源,朝代:明代

    饯我频烦御史骖,离杯重叙去年谈。

    宛陵诗句淩冰雪,满载寒光到粤南。

  •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 作者:汪莘,朝代:宋代
    七尺经霜翠竹竿,斩来石壁钓江湍。丝头垂下骊龙口,掣得明珠似月寒。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 作者:赵长卿,朝代:宋代
    夜来暖趁海棠时。脸边匀透胭脂。乱红娇影困垂垂。睡损杨妃。多少肉温香润,朱唇绿鬓相偎。晚风何苦过台西。断送春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