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西直门外原文 诗词名句

西直门外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西直门外原文

斋居复还宫,清晓徐鸣銮。

凤城廿里遥,田功历历看。

一雨真称灵,半月顿改观。

秋麦率已收,春麦颖栗攒。

黍粱总芃绿,叶上瑞露漙。

额手为民庆,庶济青黄艰。

旋又为民忧,西成时正宽。

诗词问答

问:西直门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西直门外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一

参考注释

斋居

(1).斋戒别居。《明史·左懋第传》:“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勅大臣製青词一联,悬于坛门。”

(2).家居;闲居。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清 黄景仁 《荻港舟次》诗:“纷纷宾从厌粱肉,公也斋居饱饘粥。”

(3).家居的房舍;书房。 清 吴嘉宾 《得一斋记》:“吾宗继之,以 颜氏 子得一之义,名其斋居。”

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鸣銮

装在轭首或车衡上的铜铃。车行摇动作响。有时借指皇帝或贵族出行。《文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鑾,容与徘徊。” 李善 注:“《周礼》曰:巾车掌玉輅,以鑾和为节。 郑玄 曰:鑾在衡,和在軾,皆以金铃也。” 吕延济 注:“鑾,车上铃也。” 唐玄宗 《早渡蒲津关》诗:“鸣鑾下 蒲坂 ,飞旆入 秦中 。”《宋史·仪卫志二》:“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尽去戈戟、旌旗之制。” 元 王士熙 《次霍状元接驾韵》:“词苑恩波供染翰,秋风岁岁候鸣鑾。”

凤城

京都的美称。 唐 沉佺期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唐 杜甫 《夜》诗:“步簷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仇兆鳌 注引 赵次公 曰:“ 秦穆公 女吹簫,凤降其城,因号 丹凤城 。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清 龚自珍 《行香子》词:“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 郭沫若 《潮集·十年建国增徽识》:“凤城西翼见巍峨,高唱人民解放歌。”

田功

农事。《书·无逸》:“ 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 孔 传:“ 文王 节俭,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以就田功,以知稼穡之艰难。” 孙星衍 疏:“ 文王 就卑贱之事,安居之功,田作之功……言 文王 使就治康功田功,盖勤稼穡之事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夫恒暘而旱,恒雨而潦,恒燠恒寒而疵癘,妨田功,妖人民。”

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一雨

(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半月

(1) 一月之半

(2) 当月球半个圆面被照亮时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时看到的月球

改观

(1) 原样子换成新面目

昔日荒山已大为改观

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茅盾《风景谈》

(2) 改变本来的看法、观感

(帝)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汉书·黄香传》

秋麦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传》卷四:“献马三百,牛羊五千,秋麦千车,膜稷三十车。” 郭璞 注:“秋麦,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2).犹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可是 原生 那个媳妇渐渐不安静起来。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后来就是长期住娘家,后来竟是秋麦也不来。”

春麦

春季播种的麦子。 唐 司空图 《书怀》诗:“几处马嘶春麦长,一川人喜雪峯晴。”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两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九年》:“内出正月所种春麦,并秀实坚好,与八九月所种无异。” 清 程瑶田 《与吴殿旸舍人书》:“ 瑶田 居北方久,见其种春麦者皆小麦。”

颖栗

谓禾穗繁硕。颖,长出芒的穗;栗,谷粒饱满坚实。语本《诗·大雅·生民》:“实颖实栗。” 毛 传:“颖,垂颖也。栗,其实栗栗然。” 宋 戴埴 《鼠璞·樊迟学稼》:“禾麻菽麦秬秠穈芑,各有土地之宜,方苞种裒,发秀颖栗,各有前后之序。”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稻灾》:“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

瑞露

(1).象征吉祥之露;甘露。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东京飞其瑞露,北陆霣其祥星。” 唐 郑畋 《麦穗两歧》诗:“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 元 刘壎 《贺新郎》词:“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 孤山 瑞露。”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我只怕 勾践 将 姑苏 来垦,总就有三华瑞露,九转灵丹……也医不活你 吴 邦众子孙。”

(2).酒名。 宋 苏轼 《小圃五咏·地黄》:“融为寒食餳,嚥作瑞露珍。” 王十朋 集注引《纂异记》:“ 田璆 、 邓詔 ,逢二书生,谓曰:‘我有瑞露之酒,酿於百花之中。’” 宋 陆游 《谢郭希吕送石洞酒》诗:“瑞露颇疑名太过,橐泉犹恨韵差低。”自注:“瑞露桂杯酒,得名甚盛。”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瑞露,帅司公厨酒也。”

额手

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青黄

(1).青色和黄色。《楚辞·九章·橘颂》:“緑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摶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王逸 注:“言橘叶青,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 张天翼 《仇恨》:“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

(3).泛指色彩。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宋 苏舜钦 《上执政启》:“匠者得沟中之断木,饰以青黄。”

(4).谓用彩色加以修饰。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启》:“沟中不愿於青黄,爨下无心於宫徵。”

(5).指四时之乐。《汉书·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 颜师古 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

(6).犹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

民忧

民众的忧戚。《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无俾民忧。”

西成

谓秋天庄稼已熟,农事告成。《书·尧典》:“平秩西成。” 孔颖达 疏:“秋位在西,於时万物成熟。”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稼穡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留元刚,朝代: 宋代
    一曲初篙上水船,翠峰苍壁挟洄川。采幢幔屋今何在,空有丹炉石鼎烟。
  • 作者: 汪廷讷,朝代: 明代

    小生扮苏子瞻角巾忠靖衣上:紫宸列仗。

    螭头濡笔。

    衣惹御炉香细。

    深惭文豹管中窥。

    叨宠眷瀛洲仙吏。

  • 作者: 王平子,朝代: 宋代

    旧一纸。小砑吴笺香细。读到别来心下事。蹙残眉上翠。
    怕落傍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针线不忺收拾起。和衣和闷睡。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不将行李试间关,谁信江湖道路难。肠断秦淮三百曲,船头终日见方山。
  • 作者: 汪炎昶,朝代: 宋代
    残雪浮光莹晓枝,肯随红紫贰妍姿。年年寒食风和雨,天遣天花值此时。
  • 作者: 朱庆馀,朝代: 唐代
    旧隐縠溪上,忆归年已深。学徒花下别,乡路雪边寻。骑吏陪春赏,江僧伴晚吟。高科如在意,当自惜光阴。
  • 作者: 苏泂,朝代: 宋代
    翠麓晚萧骚,无风树亦号。官荣归若辈,诗态忆吾曹。信有忧能死,应无酒可陶。平生相照地,不隔半秋毫。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修文归地下,三径长蓬蒿。

    剩有河东凤,钟山日夜号。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退之送穷穷不去,乐天待富富不来。政须青山映白发,顾着皂盖争黄埃。何如父子共一壑,庞家活计良不恶。阿奴况自不碌碌,白鸥之盟可同诺。三间瓦屋亦易求,着子东头我西头。中间共作老莱戏,世上乐复有此不。问梦膏肓应已瘳,归来归来无久留。竹林步兵非俗流,为道此意思同游。
  • 作者: 朱庆馀,朝代: 唐代
    渐见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解缝旗。川绝衔鱼鹭,林多带箭麋。暂来戎马地,不敢苦吟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