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和僧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和僧二首

作者: 胡宏朝代: 宋代

和僧二首原文

自觉生缘遍大千,闭关终日看炉烟。
有人会得个中意,一语不彰天下传。

诗词问答

问:和僧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胡宏
问:和僧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宏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宏名句大全

胡宏和僧二首书法欣赏

胡宏和僧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和僧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自觉

(1)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2)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生缘

(1).佛教语。尘世的缘分。 唐 顾况 《送少微上人还鹿门》诗:“ 少微 不向 吴中 隐,为箇生缘在 鹿门 。” 宋 苏辙 《示诸子》诗:“老去惟堪一味闲,坐会诸子了生缘。”

(2).佛教语。受生转世的因缘。《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三説得住四十九日,生缘未具,死已更受,亦不限时节。”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称。 晋 道恒 《释驳论》:“故神暉一震,则感动大千。”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气吞大千, 天安门 外, 泰岱 壮严。”

闭关

(1) 封闭关口,比喻不与外界交往

闭关锁国

(2) 佛教中指僧人独居,一个人专心修炼佛法,与外界隔绝,满一定期限后再外出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炉烟

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会得

(1).犹言能理会,懂得。 唐 元稹 《嘉陵驿》诗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清 李渔 《比目鱼·改生》:“我们这一班兄弟,学了箇把月戏文,还不曾会得一两本。”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这也不能谓之失真,因为观者既经会得了内容,便是有了艺术上的真。”

(2).能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晚婆﹞也会得使人喜,也会得使人愁。”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想,倘没有十月革命,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们见面,也未必会得出现的。”

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不彰

不显。 汉 张衡 《思玄赋》:“恐渐冉而无成兮,留则蔽而不彰。” 宋 曾巩 《墨池记》:“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 王 君 盛 恐其不彰也,书‘ 晋 王右军 墨池’之六字於楹间以揭之。”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若非随人而施教之,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以至於湮没而不彰。”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司马光,朝代: 宋代
    象设如平昔,升堂不见君。尚疑言笑在,忽念死生分。清论千秋雪,浮荣一片云。泉台多少路,何处复修文。
  • 作者: 施肩吾,朝代: 唐代
    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
  • 作者: 王汝玉,朝代: 明代

    牢落它乡客,凄凉独夜魂。

    残灯孤馆静,斜月小窗昏。

    苏子裘虽弊,张仪舌尚存。

    此生穷达事,不必问乾坤。

  • 作者: 释法薰,朝代: 宋代
    巴陵三转语,钝置老僧门。灵山无半句,报尽破庵恩。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神宫壮丽,宫殿压蓬莱。向晓九门开。圣明天子初巡幸,遥驾六龙来。五云影里排仙仗,清跸绝尘埃。都人齐唱升平曲,更进万年杯。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樊侯种梓用葛谒,丈人向来亦种德。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 作者: 史浩,朝代: 宋代
    莫嫌春浅。寒威俱敛。阳和至此时方见。木君敷令,把雪霜扫断。要集德星胜伴。为有仙翁,正尔名喧蕃汉。眉寿比、聃彭更远。兼资勋业,已中双雕箭。清步槐庭影满。
  • 作者: 罗隐,朝代: 唐代
    梁王握豹韬,雪里见枚皋。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门闲知待诏,星动想濡毫。一首长杨赋,应嫌索价高。
  • 作者: 陈傅良,朝代: 宋代
    子歌我三叹,我和子一笑。方期俗耳合,勿与知音道。颇闻古韶卷,不落人间调。悲歌泣鬼神,妙语无余少。
  • 作者: 窦群,朝代: 唐代
    古有弓旌礼,今征草泽臣。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