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宿三那庵次韵赠閒道人·其二原文 诗词名句

宿三那庵次韵赠閒道人·其二

作者: 李之世朝代: 明代

原文

浪说浮生六十三,休将泡影恋虚潭。

颠毛秃尽那堪祝,卧胆尝来亦自甘。

果腹半飘黄麦饭,盖头一把白茆庵。

身前身后茫茫事,共剔寒灯五夜谈。

诗词问答

问:《宿三那庵次韵赠閒道人·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参考注释

浪说

(1).妄说;乱说。《礼记·王制》“假於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唐 孔颖达 疏:“妄陈祸福,浪説妖祥。” 宋 司马光 《示道人》诗:“君不见 太上老君 头似雪,世人浪説驻童颜。”《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浪説曾分 鲍叔 金,谁人辨得 伯牙 琴?”

(2).漫说,别说。

浮生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泡影

(1) 毫无效果的状态;毫无意义的结果;落空

(2) 无,零

我想当一个商界代言人的愿望一夜之间化成了泡影

颠毛

(1).头发。《国语·齐语》:“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韦昭 注:“颠,顶也。毛,髮也。”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清 赵翼 《寄晴沙》诗之一:“虽觉颠毛白,犹欣綵服斑。”

(2).见“ 颠毛种种 ”。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自甘

心甘情愿。《清史稿·张煌言传》:“圣贤学问,故每毡雪自甘,胆薪深厉,而卒以成事。”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

果腹

吃饱肚子

充嗛果服兮,骄傲欢欣。——《庄子·逍遥游》

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麦饭

(1).磨碎的麦煮成的饭。《急就篇》卷二:“饼饵麦饭甘豆羹。” 颜师古 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醯酢,其味纯甘,故曰甘豆羹也。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后汉书·冯异传》:“ 光武 对灶燎衣, 异 復进麦饭、菟肩。” 宋 苏轼 《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宋 陆游 《戏咏村居》之一:“日长处处鶯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一说,大麦粒和豆煮的饭。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麦饭麦粥》:“大麦粒和豆煮曰麦饭……供夏之餔食。”

(2).祭祀用的饭食。 宋 刘克庄 《寒食清明》诗:“ 汉 寝 唐 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元 黄石翁 《寒食客中》诗:“南陵不可避风雨,麦饭如何托子孙。” 明 高启 《穆陵行》:“ 起輦谷 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康有为 《遣人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诗:“纸钱麦饭送无人,大仇不报负英魂!”

盖头

(1) 女子结婚时蒙在头上遮住脸的红巾

(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宋· 吴自牧《梦梁录·嫁娶》

(2) 某些地区妇女挡风沙用的蒙头巾

妇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盖唐帷帽之制也。—— 宋· 周煇《清波杂志》

白茆

见“ 白茅 ”。

身前

人活着的时候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身后

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寒灯

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髮。” 宋 柳永 《浪淘沙》词:“梦觉、透窗风一綫,寒灯吹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洪文襄款客》:“士人返舍,依然寒灯如豆,破壁頽垣犹如故也。”

夜谈

夜话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禹偁,朝代: 宋代
    陌上缤纷枝上稀,多情犹解扑人衣。双成酒道迎王母,十里蒙蒙绛雪飞。
  •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可爱十分月,都无一点云。清光是处皆有,浑不许人分。独是大江深处,一片水晶世界,仿佛有微痕。坐到夜深际,万籁寂无闻。与诸君,同一笑,举芳樽。素娥自有佳约,何必命红裙。顷刻参横斗转,归去华胥一觉,玩事任纷纷。我袖有玉斧,当为整乾坤。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
  • 作者: 韩翃,朝代: 唐代
    江口千家带楚云,江花乱点雪纷纷。春风落日谁相见,青翰舟中有鄂君。
  • 作者: 李雯,朝代: 明代

    斗帐欲温香,池水冰纹楼上霜。

    半亸绿云无意绪,思量,翠袖深深玉指长。

    斜日又西黄,匼匝银屏小洞房。

    折得梅花和影瘦,凄凉,帘外风高断雁行。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行馆扬芬港,堂名取中庸。

    和自中而发,致之义在充。

    虽云分内外,大本达道同。

    乘气仲春候,勤民豫象融。

    幸无饥寒色,蔼有尊亲容。

    是之谓和乎,推恩莫遗穷。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久矣冥行堕嶮巇,乐哉偶得谢招麾。放怀身世相忘地,夙驾山林独往时。纵老岂容妨痛饮,更慵亦未废新诗。超然自喜生涯别,始叹龟堂见事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孟初之翼日,农占最宜晴。

    山云飞细丝,时止时复零。

    零而设弗止,恐为霖怦怦。

    幸至申酉间,襄云散以轻。

    加之爽风作,夕阳挂树明。

    凡此三日内,慰惧盖屡更。

    较晴与量雨,忧过农夫诚。

    得其平亦鸣,爱霁林蝉声。

  • 作者: 吴懋,朝代: 明代

    溪上青山带紫烟,山中梅蕊早春天。

    仙家春瓮今朝熟,来听泠泠泻玉泉。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交阯安南后改名,土酋猖獗占黎城。

    母妻匍匐来逃命,督抚商量请发兵。

    复彼国家未闻古,利其土地却殊明。

    重封兴灭昭恩义,永靖瀛藩奉大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