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

作者: 黄履朝代: 宋代

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原文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邃室俨图画,危亭隐松桧。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开冬含馀清,幽律惊爽籁。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更馀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诗词问答

问: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的作者是谁?答:黄履
问: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履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履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五部

2. 自注:图经云:栏上刻字悉已残毁,惟戒字可辨。

参考注释

西北

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招提

(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洒然

(1).潇洒;洒脱。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 杜叔温 ﹞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明 杨慎 《词品·严次山》:“ 严仁 字 次山 ……又长於庆寿赠行,洒然脱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

(2).犹欣然。《新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 穆宗 召为諫议大夫,羣情洒然称允。” 宋 苏舜钦 《沧浪亭记》:“至则洒然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八月之望,与 仲廷 饮於 靖海门 之南楼,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际,意为之洒然。”

(3).风吹雨洒的样子。 唐 戴叔伦 《喜雨》诗:“川上风雨来,洒然涤烦襟。”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凉爽快。 宋 苏舜钦 《处州照水堂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庨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诗:“使君坐侯宅,窗间即凉臺。何敢诉苦热,洒然助心斋。”

(5).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顿时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则何如 胎簪子 洒然阳气见於面,病若脱而瘳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来试挂,果然女病洒然。”《西游记》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气想是已行散了。洒然无事,又吃水何为?”

(6).惊异貌;忽然。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天子洒然惊觉,可是南柯一梦。”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洒脱貌。《新唐书·文艺传上·袁朗》:“ 后主 闻其才,詔为《月赋》一篇,洒然无留思。”

(2).畅快貌。 宋 曾巩 《送刘医博》诗:“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为枯骸。” 宋 杨万里 《晨炊白昇山》诗:“千峯为我旋生妍,我为千峯一洒然。”

(3).了然而悟。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房 遂洒然,方记其为僧时,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渊明 诗云:‘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閒。’説得更好。盖其自 彭泽 赋归之后,洒然悟心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与楼希仁书》:“能言者声和而音雅,词切而义明,理约而不乱,端多而不复,听之使人洒然不倦。”

惊异貌。《庄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1).寒冷貌。《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2).肃敬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日观 范雎 之见者,羣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洒,先典反。”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伏读洒然,知其不肖之驱,未死之閒,犹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场,追 申徒 而谢 子产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始大悟,不觉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齐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窗楞西向,户榻洒然,室不大而洁。”

尘垢

尘埃和污垢,比喻细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尘世

游乎尘垢之外

未遑

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 汉 扬雄 《羽猎赋》:“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至有 汉 ,运接燔书, 高祖 尚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创,诗书未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辛丑二宗伯》:“ 沉某 父子,尝从大夫之后,偶因出游,未遑趋避,而衷甲之士,奋呼羣起,几不获生焉。” 清 魏源 《客怀》诗:“劳劳啼夜乌,夜静未遑息。” 孙中山 《敬告同乡书》:“今二子之逋逃外国而倡保皇会也,其感恩图报之未遑,岂尚有他哉?”

高轩

(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西京杂记》卷三:“﹝ 思贤苑 ﹞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廡高轩。”《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李善 注:“高轩,堂左右长廊之有牎者。” 唐太宗 《元日》诗:“高轩曖春色,邃阁媚朝光。”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六:“众宾集高轩,玉珮纷成行。”

(2).高车。贵显者所乘。亦借指贵显者。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 金 刘迎 《上施内翰》诗:“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秋蓬。”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淖险真停疋马迎,情深屡枉高轩顾。”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风尘贱地,何缘忽驻高轩。”参见“ 高车 ”。

邃室

犹密室。《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 灵王 平昔住的是 章华 之臺,崇宫邃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 * 》:“其所以不明指者,盖翁妇之间,跡涉嫌疑,而子妇之姦所,非闺闥,即其邃室,又岂翁之所宜至乎?”

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危亭

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 白居易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絶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 《南京》:“ 燕子矶 在 长江 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轻盖

(1).指车盖。 晋 陆云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跃飞尘。”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2).借指轻车。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迴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开冬

冬季的开始。常用以指农历十月。《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开冬眷徂物,残悴盈化先。” 吕延济 注:“开冬,十月也。”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鉦歌首寒物,归吹践开冬。”

幽律

清越的乐律。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惊幽律,哀壑叩虚牝。” 唐 张仲素 《夜闻洛滨吹笙》诗:“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爽籁

(1).参差不齐的箫管声。一说清风激物之声。《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李善 注:“《尔雅》曰:‘爽,差也。’簫管非一,故言爽焉……夫簫管参差,宫商异律,故有长短高下,万殊之声。” 刘良 注:“爽,清也。籟,风激物之声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爽籟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2).指箫管一类的乐器。 明 杨慎 《涪江泛舟》诗:“爽籟金悬奏,遥峯翠积氛。”

(3).指清风。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最怜小雨洒疎竹,爽籟颯颯吹醉顋。”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城隅

(1).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周礼·考工记·匠人》:“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郑玄 注:“城隅谓角浮思也。” 孙诒让 正义:“角浮思者,城之四角为屏以障城,高於城二丈,盖城角隐僻,恐奸宄踰越,故加高耳。” 汉 张衡 《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清 姜宸英 《湛园札记》以为:“城隅即今城上譙楼。”

(2).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晋 卢谌 《赠崔温》诗:“逍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唐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徧城隅。”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药园送春句》:“ 药园 在东城隅,与 皋园 相望。”

亭午

正午;中午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六朝

(1)

(2) 六个朝代

(3) 合称中国历史上均以建康(南京)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和陈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悲慨

悲伤感慨。 晋 王羲之 《又与殷浩书》:“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游蒲涧追和崔菊坡韵》词序:“后二十五年,奉使 岭 外,拜公祠像,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 何其芳 《画梦录·独语》:“绝顶登高,谁不悲慨的一长啸呢?”

金舆

(1).亦作“ 金轝 ”。帝王乘坐的车轿。《史记·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初其 汉 殿如子, 燕 城若讎,驱铁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 明 方孝孺 《蜀王殿下赐行厨酒膳奉谢》诗:“ 秦 民拥路观金轝,口称盛德目睢盱。”

(2).喻指宫闱。 姚锡钧 《春声自序》:“上之载秘记於金舆,下焉採閭巷之琐语。”

寒灰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问 《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齐己 《答无愿上人书》诗:“ 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宋 陆游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明 唐顺之 《与尚仰山巡按书》:“况今縗絰纔终,哀魂未返,兼之年过五十,老丑尽见,寒灰槁木,久甘不齿於人羣;束带整冠,岂宜再尘於仕路。”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八:“昔时 闽 越 王,宫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谦辞。谓己无用。 唐中宗 陆景初 等《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帝歌难续仰昭回,微臣捧日变寒灰。” 唐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簪笏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唐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之三:“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山谷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 退之 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绷’。” 清 方文 《寿姊氏姚夫人六十》诗之二:“簪笏夫家贵, 河 山嫂氏贤。”

烟霭

云雾;云气

江那面的山峰,抹上蓝色的烟霭,显得十分美丽。——艾芜《野牛寨》

龙沈

《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沉”谓阳气潜藏。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龙沉剧煮鳞,牛喘甚焚角。”按,此谓阳气将藏而阴气来临。

景阳井

南朝 陈 景阳殿 之井,又名 胭脂井 。 祯明 三年, 隋 兵南下过 江 ,攻占 台城 , 陈后主 闻兵至,与妃 张丽华 投此井。至夜,为 隋 兵所执,后人因称此井为辱井。故址在今 南京市 玄武湖 侧。 唐 温庭筠 《题望苑驿》诗:“ 景阳 寒井人难到, 长乐 晨鐘晓自知。” 明 夏完淳 《杨柳怨和钱大揖石》:“黄鸝夜雨 太液池 ,白马春泥 景阳井 。”参阅《陈书·后主纪》与《张贵妃传》。

三品

(1).三种,三类。《易·巽》:“ * :悔亡,田获三品。” 高亨 注:“田,猎也。品,种也。筮遇此爻,其悔将亡,行猎将得三种猎物。”《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 孔 传:“金、银、铜也。”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铜三色也。”《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张彦》:“ 巴巫 间,民多积黄金,每有聚会,即于席上列三品,以夸尚之。”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彊者之政胁之。”《后汉书·循吏传·秦彭》:“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隋书·经籍志序》:“ 煬帝 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紺琉璃轴,下品漆轴。” 清 王夫之 《知性论》:“以三品为性,要其终而言之,三品者非无所自成。”

默默

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民财

人民的财物。《墨子·节用上》:“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以人力徇於禽兽,不夺民财以养狗马。”《宋史·食货志上五》:“朝廷欲宽力役,立法召募,初无过敛民财之意。”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入口岁赢二千万,曷怪民财日穷匱。”

锱铢

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奈何取之尽锱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民命

(1).民众的意旨。《书·盘庚下》:“朕及篤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 宋 陈亮 《廷对策》:“二者(指君道、师道)交脩而并用,则人心有正而无邪,民命有直而无枉,治乱安危之所由以分也。”

(2).民众的生命;人命。《六韬·王翼》:“揔揽计谋,保全民命。” 南朝 梁 沉约 《授蔡法度廷尉制》:“民命所悬,繫乎三尺。止杀除残,寔由乎此。”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张巡许远刘昌守城》:“ 孟子 之意皆欲其轻土地而重民命也。 巡远 虽忠义乃能以三万口而博一城,城终不可守,其得为仁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清 高旭 《甘肃大旱感赋》诗:“官心狠豺狼,民命贱鷄狗。”

(3).指主宰民命之君。《书·多士》:“今我曷敢多誥,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 孔 传:“我惟大下汝四国民命,谓诛 管 、 蔡 、 商 、 奄 之君。”

(4).人民的生活,生计。《三国志·魏志·辛毗传》:“﹝方今二 袁 ﹞朝不谋夕,民命靡继,而不绥之,欲待他年……失所以用兵之要矣。”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况今兵荒相继,民命不堪,流莩满路,伤心怵目。”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建都》:“ 江 南之民命竭於输輓,大府之金钱糜於河道,皆都 燕 之为害也。”

草芥

小草。比喻不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视若草芥

三阁

(1). 魏 晋 时的国家藏书楼,有内外三阁,属秘书监。《北史·牛弘传》:“ 魏文 代 汉 ,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 郑默 删定旧文。”《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入朝九载,歷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李善 注:“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

(2).指 南朝 陈后主 所建 临春 、 结绮 、 望仙 三阁。《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张贵妃》:“ 至德 二年,乃於 光昭殿 前起 临春 、 结綺 、 望仙 三阁,高数十丈。” 唐 刘禹锡 《三阁词》之一:“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二:“綺罗胜事齐三阁,宾主谈锋敌两都。” 明 高启 《陈宫》诗:“春风三阁绣参差,狎客争陈璧月词。”

积累

(1) 积聚起来的事物

多年的积累

(2) 逐渐聚集

积累起大笔财富

大憝

极为人所怨恶。《书·康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孔 传:“大恶之人犹为人所大恶。”后用以称极奸恶的人,首恶之人。 晋 潘岳 《西征赋》:“愠 韩 马 之大憝,阻关谷以称乱。” 唐 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 天寳 末,大憝起於 幽都 。”《明史·刑法志一》:“巨恶大憝,案如山积。”

昔人

前人;古人

黍离

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 殷 墟;黍离之悲,信哉 周 室。” 宋 柴望 《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摇摇

(1).心神不定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毛 传:“摇摇,忧无所愬。” 孔颖达 疏:“《战国策》云: 楚威王 谓 苏秦 曰:寡人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薄。然则摇摇是心忧无所附著之意。”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后母授簪》:“金针懒拈,绣线懒添,心摇摇不定如蓬转。”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 戚 见妇,惊悸错愕,未敢往就,摇摇不知悲。”

(2).摆动、摇曳貌。《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若风将至,先必摇摇。”《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引 唐 许尧佐 《柳氏传》:“﹝ 柳氏 ﹞乃回车,以手挥之,轻袖摇摇,香车轔轔,目断意迷,失於惊尘。” 明 高启 《风树操》:“朝风之飘飘兮,维树之摇摇兮。” 陈毅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夜深对暗壁,摇摇影自和。”

(3).远貌。《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鸜鵒之巢,远哉摇摇。” 唐 权德舆 《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摇摇结遐心,靡靡即长路。”

发行

发出新货币、新书刊等

发行航空邮票

发行了一种新唱片

我思

(1)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南荣

(1).房屋的南檐。荣,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偓佺 之伦,暴於南荣。”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荣,屋南簷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 钟山 对北户, 淮水 入南荣。” 王琦 注:“ 应劭 曰:‘荣,屋檐两头如翼也。’ 沉括 《笔谈》:‘荣,屋翼也,今谓之两徘徊,又谓之两厦。’”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二:“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於。” 清 钱谦益 《龚府君墓志》:“﹝君﹞晚年有末疾,不良于行。扶箯舆,坐南荣,偃曝之暇,与亲知举杯,輒復頽然霑醉。”

(2).南方之地。《楚辞·王褒<九怀·思忠>》:“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 王逸 注:“南方冬温,草木常茂,故曰南荣。”

(3).复姓。 周 有 南荣趎 。见《庄子·庚桑楚》。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师秀,朝代: 宋代
    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忙是僧相过,闲惟雨可听。寻思非久计,终忆自柴扃。
  • 作者: 王质,朝代: 宋代

    眼将穿,肠欲裂。声声似向春风说。春色飘零,自是人间客。
    不成泪,都成血。朝朝暮暮何曾歇。叫彻斜阳,又见空山月。

  • 作者: 沈约,朝代: 南北朝
    夜闻长叹息。知君心有忆。果自阊阖开。魂交覩颜色。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立望复横陈。忽觉非在侧。那知神伤者。潺湲泪沾臆。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隔日犹能唤女兄,儿于孝友殆天成。直须见汝莲花上,才得胸中一点平。
  • 作者: 张祜,朝代: 唐代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队吏衙官出劝农,前驱亭午驻南峰。香烘贮雾含云鼻,茶荡吞江纲汉胸。柳自放慵乘困思,花相学醉弄娇容。老人莫答韶光意,尽量相陪酒一钟。
  • 作者: 杨亿,朝代: 宋代
    闻说华林院,名将阙里偕。生徒似东鲁,书籍胜西斋。俎豆儒风盛,埙箎乐韵谐。门闾双桂茂,编秩九流排。讲学搴纱幕,题诗挂粉牌。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红实州生橘,清阴世种槐。夜蟾穿户牖,晴瀑泻严崖。远客来千里,新恩出两阶。横经定何日,凭此寄幽怀。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四序岂常停,寒革春寖和。始爱衣裘轻,相与车马过。车马不畏远,风埃不畏多。到门门有槐,槐上时鸟歌。时鸟歌犹涩,主人当谓何。南开石榴轩,中置饮酒蠃。食桉施黄金,馔炙厌白鹅。汉糟槎头美,吴羹成咄呵。既醉或放言,抉庄引骀它。纵论或好辨,排墨同孟轲。日将将薄虞渊,执策交相摩。欲去举大白,酌我苦大苛。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择长。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
  • 作者: 丘濬,朝代: 宋代
    碧睛蛮婢头蒙布,黑面胡儿耳带环。几处楼台皆枕水,四周城郭半围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