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竹枝歌原文 诗词名句

竹枝歌

作者: 贾仲名朝代: 元代

竹枝歌原文

看了俺胸背搀绒宫锦袍。

铁柺云:俺出家的藤冠衲袄。草履麻绦。长生不老。比你还受用哩。正末唱:怎系这等续断滥麻绦。

你则看他江梅风韵海棠标。

樱桃樊素口。

杨柳小蛮腰。

你可也徒劳。

怎把兰蕙性**蓬蒿。

诗词问答

问:竹枝歌的作者是谁?答:贾仲名
问:竹枝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竹枝歌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贾仲名的名句有哪些?答:贾仲名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金安寿 第二折

参考注释

胸背

胸与背。亦借指要害。 汉 蔡邕 《谏伐鲜卑议》:“边邮之患,手足之疥搔也;中国之困,胸背之瘭疽也。”《隋书·酷吏传·赵仲卿》:“于时塞北盛兴屯田, 仲卿 总统之。微有不理者, 仲卿 輒召主掌挞其胸背。”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看了俺胸背搀绒宫锦袍。”

宫锦袍

用宫绵制成的袍子。《旧唐书·文苑传下·李白》:“尝月夜乘舟,自 采石 达 金陵 , 白 衣宫锦袍,於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后遂用为典实。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我梦见君,戴飞霞冠,著宫锦袍。与 牧之 同会, 齐山 诗酒, 謫仙 同载, 采石 风涛。”

家的

用在男人的名字后面,指他的妻。《红楼梦》第七回:“ 周瑞 家的进来,笑道:‘ 林姑娘 ,姨太太叫我送花儿来了。’”

衲袄

一种斜襟的夹袄或棉袄。 宋 李纲 《建炎进退志》卷三:“既於 河北 、 陕西 、 京东 西 四路募兵,而军器、衲袄、旗帜之类,经 靖康 之变,类多散失。”《宣和遗事》前集:“﹝巡兵﹞腿繫着粗布行缠,穿着鸦青衲袄。”《水浒传》第三四回:“只见林子四边齐齐的分过三五百个小嘍囉来,一个个身长力壮,都是面恶眼兇,头裹红巾,身穿衲袄,腰悬利剑,手执长枪,早把一行人围住。” 碧野 《灯笼哨》:“‘ 保儿 ,来,躲进爷爷的袄里暖一暖!’老人招呼着他的孙子,他蹲下来解开一件厚厚的破衲袄。” 许地山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麻绦

用麻线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去房里换了一身素净衣服,便叫土兵打了一条麻绦,繫在腰里。”

长生不老

永远活着,不会老死

还受

(1). 北魏 至 隋 行均田制时,男女到达一定年龄计口授与若干亩露田,年老免赋或身亡交还。“还受”指接受和归还露田。《魏书·食货志》:“诸还受民田,恒以正月。若始受田而身亡,及卖买奴婢牛者,皆至明年正月,乃得还受。”《隋书·食货志》:“又每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不在还受之限。”参见“ 露田 ”。

(2).谓受到还报。 明 无名氏 《驻马听·怨别》曲:“多应是前生欠下,今生还受。”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这等

(1) 这般;此类

没想到会出这等怪事

(2) 如此

有劳二位这等费心

续断

植物名。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中医学上以根入药,性微温味苦。功用补肝肾、强筋骨、补血脉、利关节。《急就篇》卷四:“远志续断参土瓜。” 颜师古 注:“续断,一名接骨,即今所呼续骨木也。又有草续断,其叶细而紫色,根亦入药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续断》:“﹝续断﹞根苦,微温,无毒,主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

江梅

一种野生梅花。 宋 范成大 《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元 张雨 《喜春来·除夜玉山舟中赋》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溅溅漱玉沙。” 清 张锡祚 《题美人岁朝图》诗:“和气散林皋,江梅香满屋。” 沉尹默 《玉楼春》词:“垂垂又见江梅发,空醉刚圆杯底月。”

风韵

(1) 风度;韵致

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

(2) ——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樱桃

樱桃属的很多种乔木和灌木,木材坚硬致密,果皮光滑,呈淡黄色至深红色或带黑色,含有光泽和种子

樊素

唐 白居易 家的歌妓。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云:“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 洛 下。”后以代指擅歌的女艺人。 宋 黄庭坚 《子瞻去岁春夏侍立延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各述所怀予亦次韵》之四:“ 乐天 名位聊相似,却是初无富贵心。只欠 小蛮 、 樊素 在,我知造物爱公深。”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二折:“公子啊,您自去 张红 按板、 樊素 司弦。” 清 黄遵宪 《徐晋斋观察道出日本余饮之即席有诗和韵以赠》:“狂呼酒盏看 樊素 ,醉拭刀鋩辨 正宗 。” 正宗 , 日本 铸刀能手。

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小蛮腰

旧时用以喻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 明 唐寅 《黄莺儿》词:“路迢遥,归期正早,瘦损小蛮腰。” 方荣杲 《题红薇日记》诗:“侠女芳名称 玉娇 ,玲瓏嫵媚小蛮腰。”参见“ 小蛮 ”。

徒劳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兰蕙

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汉书·扬雄传上》:“排玉户而颺金铺兮,发兰蕙与穹穷。” 汉 赵壹 《疾邪》诗之二:“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芻。” 唐 褚遂良 《安德山池宴集》诗:“良朋比兰蕙,雕藻迈琼琚。” 清 顾炎武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风吹兰蕙色,一夜落 关中 。”

蓬蒿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 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

(3).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康与之,朝代: 宋代
    云海沈沈,峭寒收建章。雪残鳷鹊。华灯照夜,万井禁城行乐。春随鬓影,映参差、柳丝梅萼。丹禁杳,鳌峰对耸,三山上通寥廓。春衫绣罗香薄。步金莲影下,三千绰约。冰轮桂满,皓色冷浸楼阁。霓裳帝乐,奏升平、天风吹落。留凤辇、通宵宴赏,莫放漏声闲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嗣宗青眼携子咸,叔夜举白微醺酣。

    河内背立若后至,忘言之契迟何嫌。

    伶挥毫正颂酒德,秀罢佐锻蒲葵拈。

    卿辈意复易败耳,俗物由来有理谈。

  • 作者: 祖无择,朝代: 宋代
    院静远嚣尘,虚堂缔构新。几招台岭客,共话沃州春,想像山中乐,优游物外身。公卿诗满壁,雅正日相亲。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十载功名翰墨林,平时何敢叹英沉。

    愁云遮断望乡处,愁绝天涯寸草心。

  • 作者:礼记,朝代: 两汉
    标签: 哲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作者: 戴表元,朝代: 宋代
    小垒飞书定不难,十年清苦旧儒冠。黄帘日转山衙静,彩笔春消海驿寒。坂马易劳须缓骋,潮鱼虽美莫多餐。人来肯寄平安不,茅屋三间伴剡滩。
  • 作者: 陈长方,朝代: 宋代
    乐极生悲倚瑟歌,一言悟主亦何多。晏婴往日规齐景,廷尉风流更不磨。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风自满余怀。更教无日不花开。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青山却自要安排。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蓬矢分明示,平生喜猎围。

    林中歼虎突,天外落鸿飞。

    饮石羊头利,发铜雕羽辉。

    还誇孺子智,早识庾公归。

  • 作者: 钱惟演,朝代: 宋代
    汉家传洛欣,楚俗泛兰泉。玉液初颁酒,金盘屡击鲜。珥彤寻竹御,倾盖集芝廛。锦羽翻晴旭,霞英落暖烟。雅音和舜乐,睿泽洽尧天。更听承云曲,同歌在镐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