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涵雅斋原文 诗词名句

涵雅斋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涵雅斋原文

芸香四座芬,睡鸭不须焚。

茹古常研秘,涵今永佩文。

藻思惟乙乙,阔论敢云云。

溯忆昔年志,河间喜不群。

诗词问答

问:涵雅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涵雅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涵雅斋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七

2. 此子青宫时书室名也兹仍每以题额

参考注释

芸香

一种多年生具浓香的木质草本植物( Ruta graveolens ),花黄色,复叶具有苦味

四座

指坐在周围的人

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第二次考试》

睡鸭

古代一种香炉。铜制,状如卧着的鸭,故名。 唐 李商隐 《促漏》诗:“舞鸞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宋 黄庭坚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诗:“欲雨鸣鳩日永,下帷睡鸭春閒。”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君后制衣》:“睡鸭香消,鞾烛频频换,疎鐘远寺传。” 清 金农 《龙涎香》诗之一:“懒与人间鬭檀麝,夕熏睡鸭已心灰。”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古常

(1).古制常法。《晏子春秋·杂上七》:“夫古之重变古常,此之谓也。”《公羊传·僖公二十年》:“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何以书?讥。何讥尔?门有古常也。” 何休 注:“恶奢泰,不奉古制常法。” 唐 权德舆 《开州刺史新宅记》:“合於古常,得其时制。”

(2).古朴寻常。 唐 白居易 《<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其文蔚温雅渊,疏朗丽则,捡不扼,达不放,古常而不鄙,新奇而不怪。”

思惟

亦作“ 思维 ”。1.思量。《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国志·魏志·荀攸传》:“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维,自谓无以易。” 唐 李德裕 《与黠戛斯书》:“每欲思维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诚。” 鲁迅 《而已集·反“漫谈”》:“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维,终于决定贡献一点意见。”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王奴》:“ 马嵬 变后, 明皇 朝夕思维。”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输和宣传》:“要是大家都成录音机,我们就用不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脑子也成了多余的了。”

乙乙

(1).难出之貌。《说文·乙部》:“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 段玉裁 注:“乙乙,难出之貌。”《文选·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 李善 注:“乙,难出之貌,音轧。”乙乙,六臣本作“轧轧”,注:“乌入切。” 古直 《忆亡友朝露次残梦韵》:“忧心乙乙似抽丝,且自挑灯读楚词。”《花月痕》第五一回:“言必有物,不类《齐谐》,丝抽乙乙,杼轴予怀。”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

(2).犹一一,逐一。 清 田雯 《缲车辞》:“初长如蚁今成蠒,乙乙上簇黄白满。”

(3).象声词。 唐 元结 《补乐歌十首》序:“诚不足全化金石,反正宫羽,而或存之,犹乙乙冥冥有 * 之声,岂几乎司乐君子道和焉?” 清 江炳炎 《摸鱼子》词:“盼不到,边鸿乙乙传书字。”

阔论

阔大不切实际的议论。 宋 刘恕 《自讼》:“言大而智小,好谋而阔论。”

云云

如此,这样

他来信说读了不少新书,很有心得云云

鸟具对所得诗句云云。——明· 魏禧《大铁椎传》

昔年

前几年;从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河间

水流方向一致的相邻河流之间的地区

不群

(1).不平凡,高出于同辈。《楚辞·九章·惜诵》:“行不羣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三:“功成不受赏,高节卓不羣。”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花月痕》第七回:“不想也还有这瀟洒不羣的人,转教我自恨,见闻不广,轻量天下士了。”

(2).不合群。《楚辞·离骚》:“鷙鸟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后汉书·崔骃传》:“独师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与士不羣。”《南史·齐萧子云传》:“ 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栋梁朴有馀,几席清无比。

    炎景玉漏迟,凉飔纱牖美。

    缥缃富邺侯,体验缅朱子。

    砌润苔篆青,盆香兰箭紫。

    物物欣恢炱,吾亦乐同尔。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絮云归东南,斜日恋西北。

    右岭渐铺阴,左峰益朗色。

    朗色翻湖光,上下连金碧。

    点缀红荷花,此景画难得。

  •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檐间铁马何威狞,霜刀雪剑争鲜明。秋风一吹阵脚动,跳梁舂击声鏦铮。何时真提十万兵,金戈铁甲相磨鸣。缚俘斩馘墟龙庭,归来马后笳鼓声。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偶尔来江上,从君到酒边。雨晴花弄日,风定柳凝烟。适意共一笑,浮生无百年。明朝大自在,谁办载花船。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扶杖村东路,秋来始此回。寒鸦盘阵起,野菊卧枝开。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房湖八千里,那得尺书来!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尊疊芬香,威备肃雍。灵心嘉止,洋洋交通。神归降禧,年斯屡岂。仓箱千万,慰予三农。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入佛名无本,归儒字浪仙。韩公虽稍黠,不晓句参禅。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彭泽豪华久黄土,梁溪歌舞散寒烟。

    生前行乐犹如此,何处看春不可怜。

  • 作者: 曾诚,朝代: 宋代

    瞥看尘砚忽生冰,试出疏门雪已平。

    栖鸟乱争寒栱闹,晚鸡微傍冻枢鸣。

    风花半结乾尤重,云叶初黄暗未晴。

    书罢拥衾浑不寐,夜长惟听洒窗明。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天末逢秋半,临流玩佳月。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圆缺。万事转头空,百年飞鸟瞥。粤从罹乱离,头角嗟垂折。兀坐山谷间,何人定交结。素琴已尘埃,孤剑尚清刮。故人不可见,幽怀欲谁说。明月自团团,幽忧空烈烈。忽得陈子诗,辞旨两奇绝。历历叙旧游,笔端如有舌。何处复可从,酒壶行自揭,遥想鲍与刘,应亦叹胡越。要当按酒兵,无令冒斧钺。吾侪岂长贫,庙堂方简拔。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