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蝶恋花(春夜不寐)原文 诗词名句

蝶恋花(春夜不寐)

作者: 毛滂朝代: 宋代

蝶恋花(春夜不寐)原文

红影斑斑吹锦片。
露叶烟梢,寒月娟娟满。
更起绕庭行百遍。
无人祗有栖莺见。
觅个薄情心对换。
愁绪偏长,不信春宵短。
正是碧云音信断。
半衾犹赖香熏暖。

诗词问答

问:蝶恋花(春夜不寐)的作者是谁?答:毛滂
问:蝶恋花(春夜不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蝶恋花(春夜不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毛滂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滂名句大全

毛滂蝶恋花(春夜不寐)书法欣赏

毛滂蝶恋花(春夜不寐)书法作品欣赏
蝶恋花(春夜不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斑斑

斑点众多的样子

血迹斑斑

锦片

(1).一片锦绣。形容色彩鲜艳美丽。 金 元好问 《赋瓶中杂花》诗之六:“昨日桃花锦片新,兔葵今日到残春。”

(2).一片锦绣。形容事物的美好。《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这是锦片的一团美意。” 清 陈维崧 《还京乐·送叙彝上人北游》词:“将三春锦片年光,掷与 江 东野外沙际。”

露叶

沾露的叶子。 唐 崔善为 《答王无功九日》诗:“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 宋 苏轼 《菜羹赋》:“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 元 黄庚 《对竹》诗:“露叶晴犹溼,风枝夏亦寒。”

寒月

(1).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 唐 李白 《望月有怀》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 吴澄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诗:“不怕狂风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栖鸦。”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偶尔掠过林木的缺处,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寒芒直射,扑入车窗。”

(2).寒冷的月令,指冬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园有餘地,不能种蔬,竞拔草根醃藏,以为寒月之用。”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七:“寒月富桑麻,酒酣歌相续。”

娟娟

(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4).飘动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5).同“ 涓涓 ”。缓流;细流。 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薄情

以缺少坚定性、坚贞性、稳定性为特征的,负心,少情义

薄情的人

对换

相互交换;对调;兑换

我跟你对换一下,你用我这支笔

愁绪

忧愁的思绪;忧虑发愁的心情

愁绪满腹

偏长

一方面的特长。 唐 韩愈 《与袁相公书》:“又习於吏职,识时知变,非如儒生文士,止有偏长。”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或驳杂纠纷,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

不信

(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春宵

春夜

共度春宵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碧云

(1).青云;碧空中的云。《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惠休“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张铣 注:“碧云,青云也。” 唐 戴叔伦 《夏日登鹤岩偶成》诗:“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悵佳人未来,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诗:“高城回首碧云边,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唐 韦应物 《奇皎然上人》诗:“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餘。” 宋 王禹偁 《仲咸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兼纾客情》:“喜霽未遑抽赋笔,劳君先惠碧云诗。” 宋 柳永 《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音信

信息;书信;消息

他走后杳无音信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江淹,朝代: 南北朝
    标签: 秋天写景,旅途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 作者: 赵嘏,朝代: 唐代
    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锦字行行苦,罗帏日日啼。岂知登陇远,只恨下机迷。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香衢走马雄风生,蹴鞠场开连夹城。

    朝游玉埒春如画,夜醉青楼酒似渑。

    青楼留宿金貂脱,拚却一生花底活。

    野老吞声哭忍饥,儿今执戟黄金闼。

  • 作者: 释月涧,朝代: 宋代

    江山处处东风软,桃李纷纷春意酣。

    是灭度耶不灭度,当机识取老瞿昙。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 作者: 释宗杲,朝代: 宋代
    白的的,清寥寥。水不能濡,火不能烧。
  • 作者: 王淹,朝代: 宋代
    雨叶收馀音,寒虫怨遥夜。向来十年灯,致论秦屡借。白头错料事,抱璞晞世价。出门已绝倒,一字不堪藉。
  • 作者: 薛能,朝代: 唐代
    细落粗和忽复繁,顿清朝市不闻喧。天迷皓色风何乱,地湿春泥土半翻。香暖会中怀岳寺,樵鸣村外想家园。闲吟只爱煎茶澹,斡破平光向近轩。
  • 作者: 杨公远,朝代: 宋代
    为渠模写未为难,只要稀疎不要繁。雪月风烟俱属我,一时收拾付毫端。
  • 作者: 申佳允,朝代: 明代

    秋涛声满夕阳舂,野树苍茫瓠 * 。

    极目平沙烟水断,寥寥鸡犬识新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