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阁夜原文 诗词名句

阁夜

作者: 叶太叔朝代: 明代

阁夜原文

冥冥云气薄,澹澹月华生。

天地愁中色,江山梦里情。

林收清鹤夜,阁递远钟晴。

何必鸡鸣候,依稀道念萌。

诗词问答

问:阁夜的作者是谁?答:叶太叔
问:阁夜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阁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叶太叔的名句有哪些?答:叶太叔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澹澹

水波荡漾的样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华

(1) 月光;月色

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国平话》

(2) 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中色

中央之色,即黄色。《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晋书·乐志上》:“黄者,阴阳之中色者。”《宋史·隐逸传下·郭雍》:“黄,中色也,色之至美也。”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收清

全部如数收到

收清欠款

远钟

远处传来的钟声。 唐 钱起 《药堂秋暮》诗:“潭静宜孤鹤,山深絶远鐘。” 唐 韦应物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诗:“远鐘高枕后,清露捲帘时。”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道念

(1).修道的信念。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五:“畴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 明 李贽 《与曾继泉书》:“果生死道念真切,在家方便,尤胜出家万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杂记之三》:“女笑曰:‘儿非无益与君者,君道念已坚,成功可冀。’”

(2).表示怀念之情。《天雨花》第十四回:“榜后料理家务,即可起身,冬间必须到邸。各房戚族,可为我道念,亦无他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镇海塔傍白石台,观潮那可负斯来。

    塔山涛信须臾至,罗刹江流为倒回。

  • 作者: 谢应芳,朝代: 元代
    故复和前韵,以述其情,并以留别吴下诸友。时十三年六月初也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浦,舣棹听渔讴。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
  • 作者: 戴叔伦,朝代: 唐代
    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丹灶久闲荒宿草,碧潭深处有潜龙。灵仙已去空岩室,到客唯闻古寺钟。远对白云幽隐在,年年不离旧杉松。
  • 作者: 释守净,朝代: 宋代
    文殊普贤谈理事,临济德山行棒喝。东禅一觉到天明,偏爱风从凉处发。
  • 作者: 谢黻,朝代: 宋代

    东山一何高,他山不足论。

    其间有玖石,乃是世人珍。

    时与我数友,登高看嶙峋。

    悠然叹黄鹄,飞及下山云。

    我友今年归,寂绝车马尘。

    问言家何许,正与此山邻。

    想为携蜡屐,自往穷朝昕。

    斯游孰可陪,有意徒殷勤。

    门前一溪水,清彻多游鳞。

    安得尺素书,问讯情所亲。

    四时且终穷,明日是青春。

    便作隔岁别,感怀意未伸。

    郊原共游地,我独行逡巡。

    重来望东山,晤语焉可闻。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孟夏物物茂,瓜瓠行置架。引苗上扶疏,须蔓竞缠挂。白花亦已出,青实旋造化。会喜园枯时,匕箸不增价。
  • 作者: 方回,朝代: 宋代
    早开菖叶劝耕辰,八月繁华又一新。旧日举人应最喜,桂闱秋报杏园春。
  • 作者: 刘得仁,朝代: 唐代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 作者: 王弘诲,朝代: 明代

    候晓追趋汉殿东,九重春色万方同。

    主恩接武云霄上,客鬓惊心岁月中。

    勋业明时看补衮,文章壮志愧雕虫。

    祥光夜出青藜杖,授简从容太乙宫。

  • 作者:方守敦,朝代: 清代

    莽莽乾坤大可愁,纵横狐免死难休。

    从知鹰隼秋天上,意量犹营禹九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