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怀友原文 诗词名句

怀友

作者: 周老山朝代: 元代

怀友原文

里陌依稀故友庐,一生一死竟何如。

烟荒树影谁留剑,秋老芦花不寄书。

数点斜阳鸦载犊,一拳秋水鹭窥鱼。

世间何事非蕉鹿,天地无情可奈吁。

诗词问答

问:怀友的作者是谁?答:周老山
问:怀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怀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周老山的名句有哪些?答:周老山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皇元风雅卷之四

参考注释

里陌

犹乡里。《后汉书·儒林传上·孙期》:“里落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 期 里陌,相约不犯 孙先生 舍。”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故友

死去了的朋友;生前跟自己友谊较深的人

生一

即 太一 。神名。 唐 颜真卿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诗:“登坛仰 生一 ,捨宅叹珣珉。”参见“ 太一 ”。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树影

树木的影子。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三:“ 翔鸞阁 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卷上:“寒风淅沥山无数,树影参差月未斜。”

芦花

芦苇的白色花毛

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絶,妻孥流转;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二:“寄书何时到, 江 汉 春茫茫。”《水浒传》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杀了 阎婆惜 ,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忽有客自 东粤 来,寄 陶生 函信。发之,则嘱姊归焉。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

数点

指着事物数

妈妈在数点刚买来的梨子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一拳

(1).一个拳头。多用以指体积小而形如拳头的物件。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卷,通“ 拳 ”。 唐 白居易 《太湖石记》:“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清 黄景仁 《灵壁磬石歌》:“一拳把玩不忍释,悄思登 岱 临风吟。”

(2).表数量。用于以拳头打人的动作。《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也不回话,照面一拳。”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我一时路见不平,将那年纪小的则一拳打杀了。”《水浒传》第三回:“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二:“ 叶明珠 反而笑了起来,一笑解千愁。她使劲打了 张 一拳:‘那好办,开车,找爸爸去!’”

(3).一宗,一注。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折:“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买卖不回来。”《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你见 * 桥 下大宅子,便是 钱大王 府,好一拳财!”

(4).谓一把抓,掌握一切。 元 无名氏 《桃园结义》第一折:“凭着我这管刀笔,一拳为主,衙门中大小事务,都与我计较,全凭我做主。”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蕉鹿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蕉,通“ 樵 ”。后以“蕉鹿”指梦幻。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呈南涧》词:“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元 贡师泰 《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清 黄景仁 《满江红·赠王桐巢》词:“蕉鹿几番惊往事,关山若箇常年少。” 廖仲恺 《念奴娇》词:“梦觉沧江蕉鹿幻,惟向天南凝盼。”参见“ 覆鹿 ”。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可奈

怎奈;可恨。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可奈情怀,欲睡朦朧入梦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可奈那 竇娥 百般的不肯随顺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可奈茶客太多,人声嘈杂。”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苍岫出奇云,乔柯吟微风。

    未雨雨意来,湿润含穹窿。

    对此迷茫景,益觉忧思忡。

    拟鞭痴龙起,沛然洒长空。

  • 作者: 张达,朝代: 元代

    神农教耕稼,所重在民食。

    轩居垂衣裳,端拱作民则。

    休风扇五帝,尧舜兴让德。

    举世跻雍熙,曾何知帝力。

  • 作者: 张之翰,朝代: 元代
    一书除得海边头。怅无地著羁愁。何处望吾州。漫斜日、高城倚楼。东湖湖上,锦云十里,政好藕花秋。日日醉扁舟。也曾念、山东旧游。
  • 作者: 卫宗武,朝代: 宋代
    见春来、又将春尽,狂风那更痴雨。一番芳径催人老,回首绿杨飘絮。欢会处。有小小池亭,止欠妙歌舞。光阴梭度。对草木幽姿,候禽雅奏,客至未应去。十年里,冷落翟公庭户。朋来草草樽俎。投闲赢得浮生乐,肯羡油幢绣斧。春几许。任洛谱名葩,留宴耆英侣。浮荣竞取。纵带玉围腰,印金系肘,争似莺花主。
  • 作者: 刘桢,朝代: 魏晋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 作者: 韩愈,朝代: 唐代
    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万象闲无语,一蛩吟独哗。肃肃月浸树,满庭穠李花。风从月中来,吹我两鬓华。北斗声回环,南斗亦横斜。人生几良夜,吾行久天涯。离居隔江汉,何由寄疏麻。
  • 作者: 皮日休,朝代: 唐代
    种日应逢晋,枯来必自隋。鳄狂将立处,螭斗未开时。卓荦掷枪干,叉牙束戟枝。初惊蟉篆活,复讶獝狂痴。劲质如尧瘦,贞容学舜黴。势能犭矞士伯,丑可骇山祇。虎爪拏岩稳,虬身脱浪奇支。槎头秃似刷,枿觜利于锥。突兀方相胫,鳞皴夏氏胝。根应藏鬼血,柯欲漏龙漦。拗似神荼怒,呀如猰貐饥。朽痈难可吮,枯瘇不堪治。一炷玄云拔,三寻黑矛肖奇。狼头孛窣竖,虿尾掘挛垂。目燥那逢爟,心开岂中铍。任苔为疥癣,从蠹作疮痍。品格齐辽鹤,年龄等宝龟。将怀宿地力,欲负拔山姿。未倒防风骨,初僵负贰尸。漆书明古本,铁室抗全师。碨礧还无极,伶俜又莫持。坚应敌骏骨,文定写虎甘皮。蟠屈愁凌刹,腾骧恐攫池。抢烟寒嶱山薜,披茑静褵褷。威仰诚难识,句
  • 作者: 王冕,朝代: 元代
    世路多诘屈,吾行已悠悠。陶公归去来,此志良可求。开怀对黄花,万事一笑休。得酒漫斟酌,更为斜阳留。人生适意耳,何用从远游?五湖有闲棹,三峡无安流。所以旷达士,不为贫贱忧。纷纷刀锥辈,琐稍非我俦。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丹桂何堪急雨催,清香不肯逐蒿莱。却庆念我轻年待,借得余霞为再开。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