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过新蓬二岭原文 诗词名句

过新蓬二岭

作者: 王迈朝代: 宋代

过新蓬二岭原文

世路年来熟险巇,那堪炎火正宣威。
足摩青壁顶头过,心逐白云天外飞。
瀑布有愁客耳多,山禽无语怪儒衣。
田翁怜我鞋根湿,为说林梢已夕晖。

诗词问答

问:过新蓬二岭的作者是谁?答:王迈
问:过新蓬二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迈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世路

指人世的经历

世路风波

险巇

见“ 险戏 ”。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炎火

(1).烈火。《诗·小雅·大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有何不灭者哉?”《北齐书·魏收传》:“射千金之产,邀万钟之秩,投烈风之门,趣炎火之室。”

(2).传说中的火焰山。《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大山名曰 昆仑之丘 ……其下有 弱水之渊 环之,其外有 炎火之山 ,投物輒然。”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经营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杭絶浮渚而涉流沙。” 唐 玄奘 《进<西域记>表》:“遂苑 弱水 而池 濛汜 ,圃 炎火 而照积冰。”

正宣

唐 制,诏令由中书省拟定,门下省进画,尚书省奉行。完备此项手续的宣命为正宣。以别于皇帝口谕、亲书或宫中径发而不通过外廷的敕书。《旧唐书·肃宗纪》:“此缘军国务殷,或富口敕处分。今后非正宣,并不得行用。”《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如非正宣,并不得行。” 胡三省 注:“正宣,宣命。凡出宣命,有底在中书,可以检覆,谓之正宣。”

青壁

(1).青色的山壁。《晋书·隐逸传·宋纤》:“﹝ 马岌 ﹞铭诗於 石壁 曰:‘丹崖百丈,青壁万寻。’” 唐 柳宗元 《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其上青壁斗絶,沉于渊源,莫究其极。” 清 厉鹗 《同张妙峰探梅西溪留宿永兴寺》诗:“扁舟掠云林,侧帽望青壁。”

(2).指青山。 前蜀 贯休 《上东林和尚》诗:“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3).车壁涂以青色。《隋书·礼仪志五》:“三品已上通幰车则青壁。”

顶头

面对面;碰见;迎面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瀑布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西游记》

愁客

指旅人。旅人多乡愁,故称。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鐘摇暮天。” 唐 孟郊 《春愁》诗:“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山禽

山中之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县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树松竹杂木善草於其上,捕山禽杂兽置其中。” 南朝 陈 张正见 《陪衡阳王游耆阁寺》诗:“秋窗被旅葛,夏户响山禽。” 唐 杜甫 《解闷》诗:“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语怪

谈论怪异。语本《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晋 潘岳 《西征赋》:“不语怪以徵异,我闻之於 孔公 。”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六:“一经簪笔问,语怪总非真。”

儒衣

(1).犹儒服。《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於邦域矣。”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儒衣山鸟怪, 汉 节野童看。”

(2).指穿儒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儿明作丈夫装,出与当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晋接。”

(3).借指儒生。 唐 皇甫曾 《送裴秀才贡举》诗:“儒衣羞此别,去抵 汉 公卿。”

田翁

老农夫。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唐 杜荀鹤 《题田翁家》诗:“田翁真快活,婚嫁不离村。”

林梢

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宋 米芾 《画史·唐画》:“余家 董源 雾景横坡,全幅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 宋 秦观 《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 淮 流转处山。”

夕晖

日暮前余辉映照;夕阳的光辉。 唐 韦应物 《送别河南李功曹》诗:“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暉。” 前蜀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诗:“故国饶芳草,他山掛夕暉。” 宋 秦观 《晚出左掖》诗:“金爵觚稜转夕暉,翩翩宫叶堕秋衣。” 陈毅 《淮河晚眺》诗:“柳岸沙明对夕暉,长天 淮 水鶩争飞。”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晏殊,朝代: 宋代
    百万人家户不扃,管弦灯烛沸重城。游车正满章台陌,为报天鸡莫浪鸣。
  • 作者: 张师正,朝代: 宋代
    蜗角功名时不与,涧松材斡老甘休。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黑花满眼丝满头,早衰因病病因愁。
    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 作者: 戴复古,朝代: 宋代
    金门行入奏,何以告君王。请下求贤诏,兼陈活国方。解纷□□□,救弊细思量。若见高常簿,言予病在床。
  • 作者: 项安世,朝代: 宋代
    蓬莱别后六经春,新赐丹邱作羽人。恰似昔人东望处,蓬莱径隔几由旬。
  • 作者: 李嘉龙,朝代: 宋代
    江湖牢落叹蘧年,说着乾淳泪泫然。折桂昔为天上客,餐松今作洞中仙。南窗寄傲陶元亮,东海归来鲁仲连。紫凤天吴颠倒褐,抱琴又泛楚江船。
  • 作者: 王灼,朝代: 宋代
    醉来不入少年场,只欲问途何有乡。耽酒玉川贫彻骨,倾空将鼻观到糟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庭松傲冬绿,阶草向阳青。

    又是对韶淑,于焉惬性灵。

    怡情逢辄戒,得句写还停。

    民隐心常念,深思所以宁。

  • 作者: 员兴宗,朝代: 宋代
    郑侯兴言水于温,厥灾茫昧数莫源。于时顽秋后中元,淫虹曳曳妖晕喷。夜星不呈墨微垣,郁律撼怒排天根。摆磨杂岳涛飞轩,豁惊瞥悚势荡浑。凶飓埽宽震虚垠,瀿倾渎裂轴转坤。腷膊万马来声喧,众鼓骇骇阗篪埙。湠漫沏送无回沄,阴旄威纛空飞骞。婴鲐漂沛趋冥门,带不不属隳巾裈。啾呶直上声天冤,元驱鬼绁俱奔奔。肉不拥掩张髀臀,母识子死翁号孙。凌耶厉耶千山髠,而况下数鸡鼠豚。泞淖飞溅疑翻盆,岸津水溽沸鵰猿。目材耳井其能存,我知其端义可援。无乃水伯真少恩,翘翘抉抉凶凌屯。手擘三山巨灵翻,大沤幕岛丛旗{怨心换巾}。天吴不仁闪双湲,主张龙孽龟鱼鼋。牙眼怖鳄翼厉鲲,唅呀摆掉齿腭反。禹手不胼息两跟,四载难乘驻厥轓。汉家循河昔垫昏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万斛精神一握身,清吭宛转欲飞尘。鸡才唱后便知晓,燕未来前先得春。惊觉海棠休苦睡,提醒杨柳莫空颦。最怜吉语能相报,麦熟同为鼓腹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