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原文 诗词名句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

作者: 释了惠朝代: 宋代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原文

夯担不担柴,通经不识字。
新州路上人,中书堂裹事。
三更月照东禅寺。

诗词问答

问: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的作者是谁?答:释了惠
问: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了惠的名句有哪些?答:释了惠名句大全

释了惠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书法欣赏

释了惠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书法作品欣赏
五祖栽松六祖担柴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通经

(1).通晓经学。《后汉书·儒林传序》:“ 东京 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録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 赵德 秀才,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而翰林院亦有秀才名色,当精选深于经术者为博士,招集天下能通经者皆隶焉。”

(2).解释经旨。《后汉书·蔡邕传》:“昔 孝宣 会诸儒於 石渠 , 章帝 集学士於 * ,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唐玄宗 《<孝经>序》:“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

(3).中医指用药物、针灸等使月经通畅。 清 蒲松龄 《草木传·栀子斗嘴》:“捎元参治浮火清理咽喉,捎丹参理崩漏益血通经。”

识字

认识文字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中书堂

中书省的政事堂。 唐 杜甫 《莫相疑行》:“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仇兆鳌 注:“ 李华 《中书政事堂记》: 武德 以来,於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高宗 光宅 元年, 裴炎 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事堂於中书省。” 宋 陆游 《送襄阳郑帅唐老》诗:“武能防秋 北平 道,文合落笔中书堂。”

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禅寺

佛寺。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肃步投禪寺,焚香展御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晃冲之,朝代: 宋代
    独眠百感秋夜情,孤城急雨中闻更。明朝览镜视鬓发,不知白从何处生。
  • 作者: 王哲,朝代: 元代
    此神龟,深谢放。厚德深恩,杳杳冥冥广。毛宝当时还岸赏。答报於公,别有明明相。戏金莲,通揖让。千载遐龄,就寿增嘉况。返顾精神添莹朗。一气烦公,送到云霞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气布青阳造化功,东郊俶载万方同。

    溪流浸种如油绿,生意含春秀色笼。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逢闰今年秋立迟,巡銮略缓启程期。

    中元恰值御园度,万炬因看琳沼施。

    风定自然其影直,月明底藉此光为。

    节宵连岁成孤负,依旧流阴迅若斯。

  • 作者: 李弥逊,朝代: 宋代
    金兰臭味百年期,生死那知欻两岐。路断束刍难寄恨,封成挂剑谩传悲。向来不诵凌云赋,此日休歌薤露诗。自愧千秋负良友,剩留清泪与君垂。
  • 作者: 许月卿,朝代: 宋代
    新安别无奇,只有千万山。千万万山中,其奇乃出焉。下者为砚石,与世生云烟。高者无系累,飘然出神仙。忽生朱晦庵,追千万世前。示千万世后,如日月当天。呜呼新安生若人,不知再生若人是何年。
  • 作者: 吕陶,朝代: 宋代

    寺在西山第几重,山僧相遇喜相容。

    寂无尘虑到禅室,瞥有秋声来野松。

    已恨夕阳催返辔,又过危磴听残钟。

    烟霞更约他时望,未必高怀负翠峰。

  • 作者: 赵彦端,朝代: 宋代
    炉中无火已多时,早起惟将一衲披。莫怪山僧常冷淡,夜夜无处拾松枝。
  • 作者: 秦观,朝代: 宋代
    孟夏气候好,林塘媚晴辉。回渠转清流,藻荇相因依。丛薄起疏籁,众鸟鸣且飞。高城带落日,光景酣夕霏。即事远兴托,抚己幽思微。超摇弄柔翰,徙倚弦金徽。美人邈云眇,志愿固有违。丹青傥不渝,与子同裳衣。
  • 作者: 冯班,朝代: 清代
    篷窗偏称挂鱼蓑,荻叶声中爱雨过。莫道陆居原是屋,如今平地有风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