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金陵相公赴镇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金陵相公赴镇二首

作者: 宋祁朝代: 宋代

金陵相公赴镇二首原文

代邸横庚佐,商岩梦弼才。
萧公左右手,轩老上中台。
利见攀龙后,重明捧日来。
聊持枢柄族,旋运一陶坯。
师石兼为砺,形监本和梅。
树容他语答,车问少阳回。
丕绩推时乃,宸歌续喜哉。
陈平安注意,邓禹退无猜。
焘社南邦重,轻裘太府开。
舍装宁晚计,行复坐公槐。

诗词问答

问:金陵相公赴镇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金陵相公赴镇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代邸

汉高祖 刘邦 之子 刘恒 封 代王 ,所居曰 代邸 。 陈平 、 周勃 等诛诸 吕 ,废 少帝 ,迎立 代王 ,是为 文帝 。后因以“代邸”指入嗣帝位的藩王的旧邸。 唐 皇甫冉 《故齐王赠承 * 帝挽歌》:“礼盛追崇日,人知友悌恩,旧居从 代邸 ,新陇入 文园 。”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诗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邸 来;范鎔归独化,纲理付羣材。”

岩梦

《史记·殷本纪》:“ 武丁 夜梦得圣人,名曰 説 。以梦所见视羣臣百吏,皆非也。於是迺使百工营求之野,得 説 於 傅巖 中。是时 説 为胥靡,筑於 傅险 。见於 武丁 , 武丁 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 殷 国大治。”后以“巖梦”喻指君主求贤的愿望。 唐 孟郊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诗:“洞隐谅非久,巖梦诚必通。”

左右手

比喻得力的助手

宇文水相,吾左右手,何可废也!——《北史·周文帝纪》

老上

本为 汉 初 匈奴 单于名号。后用以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史记·匈奴列传》:“ 冒顿 死,子 稽粥 立,号曰‘老上单于’。”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躡 冒顿 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宋 王禹偁 《宣徽南院使郭公墓志铭》:“焚老上之庭,横行域外。”

中台

(1).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逸周书·王会》:“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弥士。” 朱右曾 校释:“中臺即内臺,其外则下等也。”

(2).即尚书省。 秦 汉 时尚书称中台,谒者称外台,御史称宪台,合称三台。 魏 晋 宋 齐 并称尚书台, 梁 陈 后魏 北齐 隋 则称尚书省。 唐 时曾更名中台,后又改为尚书省。参阅《初学记·尚书令》。《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 苏舜卿 《杜公让官表》:“寻被峻命,入官中臺。”

(3).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 贾母 方进来歇息。”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下情》诗:“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详“ 三台 ”。

(2). 汉 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韜光,逢中台之掩曜。” 唐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臺,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利见

《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所瞻覩,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后因称得见君主为“利见”。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昇利见之涂。”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 河 岳曜图,圣时利见。” 宋 范仲淹 《奏乞差官看详投进利见文字》:“官员、使臣、诸色人所投进及奏到利见文字,内有合行事件。”

攀龙

见“ 攀髯 ”。

重明

(1).两重光明。谓光明相继不已。《离》为火、为日;重卦《离》为下离上离。故称。《易·离》:“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高亨 注:“大人观此卦象,从而以相继不已之光明,照於四方。”后因以喻储君,太子。《梁书·昭明太子等传论》:“处重明之位,居正体之尊。”

(2).指日月。 唐 杨炯 《浑天赋》:“尔乃重明合璧,五纬连珠。”

(3).犹明明,显扬贤明之人。《荀子·致士》:“衡听、显幽、重明、退姦、进良之术。” 王先谦 集解:“重明,犹《书·尧典》之明明。此言用人之术。”

(4).指重瞳。《淮南子·修务训》:“ 舜 二瞳子,是谓重明。”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有 秖支 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

捧日

(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 昱 为 东平 相,屯 范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昱 少时常梦上 泰山 ,两手捧日, 昱 私异之,以语 荀彧 …… 彧 以 昱 梦白 太祖 。 太祖 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唐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明 吴承恩 《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

(2).捧日营。参见“ 捧日营 ”。

枢柄

(1).中枢的权柄。指军政大权。《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皇后长孙氏》:“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 绍兴 中, 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姓门生》:“及 于公 死, 梁瑶峯 秉枢柄,某又令其妻拜 梁 为义父,馈以珊瑚朝珠。”

(2).谓中心要领。 清 魏源 《庸易通义》:“至‘博学之’以下,乃一篇之归宿,下学之枢柄, 王肃 本反无之。”

旋运

运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妇归,再转其磨,则力几不胜,非夙昔之旋运自如矣。”

陶坯

陶制器皿的生坯。 宋 周文璞 《铜雀砚》诗:“零落故瓦在,雕鐫若陶坯。”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土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再刮磨器壁内外,使之光滑。”

监本

各个朝代的国子监所刻印的书

少阳

(1).东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方少阳,日月所出。” 王闿运 《衡阳常氏家庙碑》:“前设大殿,户向少阳。”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丕绩

大功业。《书·大禹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 唐 颜真卿 《天下放生池碑铭》:“道冠巍巍,威深虩虩,遘兹多难,克广不绩。” 宋 宋祁 《上皇太后第二表》:“获赞事经,亟成丕绩。”

宸歌

帝王所作的诗歌。 唐 李峤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诗:“帝泽倾 尧 酒,宸歌掩 舜 絃。”

陈平

(~-前178)汉初大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陈胜起义后,先投魏王咎,后又随项羽入关。不久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被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后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氏专权而不治事。吕后死,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注意

(1) 留意

注意钻研业务

(2) 重视;关注

要注意,法律必须得到忠实的执行

邓禹

(2-58)东汉大臣。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新莽败亡后投刘秀,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拜大司徒。不久渡河入关,所部号称百万。却屡败于赤眉军,至全军覆没。刘秀统一全国后,被封为高密侯。明帝时,追念开国功臣功绩,将二十八名功臣图画于洛阳南宫云台,称“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居首。

无猜

没有猜忌;不顾虑

无猜的感情

社南

复姓。《广韵·上马》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社南氏 ,其先 齐 倡,徙居社南,因以为氏。”

轻裘

轻暖的皮衣。《论语·雍也》:“ 赤 之适 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玄輅既驾,轻裘斯御。” 明 王世贞 《忆昔》诗:“轻裘 鄠杜 张公子 ,挟瑟 邯郸 吕氏 倡。”

太府

官名。《周礼·天官》有大府,掌府藏会计。 秦 汉 并其职于司农少府。 南朝 梁 置太府卿,专管皇室的库储出纳。 北齐 曰太府寺。 北周 有太府中大夫,掌贡赋货贿。 唐 曾改太府为外府,掌国家钱谷的保管出纳,旋复旧。 宋 以太府半属国家行政,半属宫廷事务。 辽 、 金 、 元 改 宋 以前的太府寺为太府监。 明 废。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行复

且又。《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 李善 注:“行,犹且也。”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 远 嘆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復扬尘也。’”

公槐

指三公之位。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其后 秦檜 南归,擅立 赵氏 之功归己,尽掠其美名,取富贵,位极公槐,势冠古今。”参见“ 三槐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林同,朝代: 宋代
    妾身期不嫁,至老养双亲。何意赵威后,殷勤问使人。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相逢十年惊我老,双鬓萧萧似秋草。壶将未洗两脚泥,南辕已向淮阳道。我家初无负郭田,茅庐半破蜀江边。生计长随五斗米,飘摇不定风中烟。茹蔬饭糗不愿余,茫茫海内无安居。此身长似伏辕马,何日还为纵壑鱼。怜君与我同一手,微官肮脏羞牛后。请看插版趋府门,何似曲肱眠瓮牖。中流千金买一壶,椟中美玉不须沽。洛阳榷酒味如水,百钱一角空满盂。县前女儿翠欲滴,吏稀人少无晨集。到官惟有懒相宜,卧看南山春雨湿。
  • 作者: 王寂,朝代: 元代
    放浪曩肮脏,囊装将长扬。偃蹇晚倦献,徜徉藏光芒。著雨苦龃龉,苍茫荒羊肠。黯惨厌渐险,彷徨伤王阳。
  • 作者: 王周,朝代: 唐代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 作者: 李洪,朝代: 宋代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 作者: 佘翔,朝代: 明代

    长铗歌鱼日,萧萧两鬓斑。

    行云空入梦,倦鸟自知还。

    汉浦怀仙佩,菱花对玉颜。

    不知秋色里,几度望三山。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 作者: 释清远,朝代: 宋代

    禅床惊震被搽糊,惹得儿孙不丈夫。

    拄杖劈头连打出,也教知道赤须胡。

  • 作者: 张可久,朝代: 元代

    春游

    上花台,落红沾满绿罗鞋。谁家庭院秋千外,兰麝裙钗。我闲将笑口开,也待了芳春债,何处把新诗卖。无情蝶怨,不饮莺猜。

    湖上

    夜游湖,翠屏飞上玉蟾蜍。粉墙犹记题诗处,树影扶疏。写新诗作画图,雪老西泠渡,花谢孤山路。林逋领鹤,潘苑骑驴。

  • 作者: 杜荀鹤,朝代: 唐代
    不易为离抱,江天即见鸿。暮帆何处落,凉月与谁同?木叶新霜后,渔灯夜浪中。时难慎行止,吾道利于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