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七·沧浪屿原文 诗词名句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七·沧浪屿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绿洲朗润蕙兰荣,日对沧浪之水清。

俯洁搴芳无限趣,那更分别足和缨。

诗词问答

问:《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七·沧浪屿》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五十

2. 山泉汇为湖沼澄泓见底孤屿临流悠然得沧浪趣

参考注释

绿洲

孤立的有植被的小块肥沃地(如在沙漠中的)

朗润

明朗润泽

蕙兰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花,色黄绿,有香味,庭园栽植,可供观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濯缨醴泉,被服蕙兰。” 晋 陆机 《鳖赋》:“咀蕙兰之芳荄,翳华藕之垂房。” 宋 邹浩 《四柏赋》:“蕙兰馥鬱乎亭槛,锦綺焜煌乎涂泥。”

(2).喻芳洁纯美。多指女子。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杏脸桃腮,又当有松筠节操,蕙兰襟怀。”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移帐》:“却喜姬人 顾氏 ,冰雪聪明,蕙兰心性。”

沧浪

(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水色沧浪,波涛浩汗。”《吕氏春秋·审时》“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 清 毕沅 辑校:“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苍色的水。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诗:“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华硕宣 ﹞《湖上》云:‘忽惊鸥鷺起,渔笛响沧浪。’”亦借指青苍的天空。 唐 寒山 《诗》之五九:“天高不可问,鷦鵊在沧浪。”

(4).形容头发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苏郎中惊斑鬓之什》:“遶鬢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关河 泱漭连兵气,齿髮沧浪寄病身。”

(5).《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搴芳

采摘花草。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 愚 假驹以表谷, 涓 隐巖以搴芳。” 唐 孟郊 《湘妃怨》诗:“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搴芳结纕,促践佳约。” 郑泽 《夏日感兴》诗:“搴芳幽涧曲,取荫乔松林。”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分别

(1) 各自;个别

对他们应该分别对待

(2) 分头,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会长和秘书长分别接见了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生计萧条老杜陵,秋风检点又东屯。碧云句好山围屋,黄叶村深僧扣门。雨滑且留煨芋栗,夜长聊欲话田园。棹歌笑指风僧耳,已喜闻思断一根。
  • 作者: 杨简,朝代: 宋代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我亦尝审甘如饴,是谁执此变化权。益信人心自灵妙,莫执人神定名号。此机不动万象沈,此机一发靡不到。此机不属上下中,此机非西南北东。此机无远亦无近,此机至正而大公。此机夫人之所有,何不自贵自善守。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恶开元祸随后。皇天无亲亦无常,愿言孜孜兢兢悠久而无疆。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武千洸洸,日靖四方。百王所祀,休有烈光。命官揶事,佩玉锵锵。思皇多祜,以惠无疆。
  • 作者: 徐钧,朝代: 宋代
    诳楚言降乐受烹,重围得脱汉基成。论封无爵死无传,幸有唐碑为发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宵停宿登前路,点缀每嫌劳有司。

    设谓棕亭不多费,岂如并此亦无之。

  • 作者: 岳珂,朝代: 宋代
    乱蝉凄咽不复高,逢秋辄作升木号。老夫触热思静卧,夕阳畏见声嘈嘈。客来画册夸莫二,伐木驱蝉蝉不至。不辞来岁无繁阴,正恐先为斧斤费。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三千馀里往还路,八十五龄康健躬。

    巷舞衢歌申众悃,陆舆水舫慎予衷。

    安祥蒇事诚堪庆,今古膺釐孰与同。

    适自东巡虔祝愿,高年定并岱宗崇。

  • 作者: 吴融,朝代: 唐代
    抵鹊山前云掩扉,更甘终老脱朝衣。晓窥青镜千峰入,暮倚长松独鹤归。云里引来泉脉细,雨中移得药苗肥。何须一箸鲈鱼脍,始挂孤帆问钓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盖影乔林万叶交,虚亭拟唤翠云巢。

    坐来九夏多寒意,那更唐诗读孟郊。

  • 作者: 陈元晋,朝代: 宋代
    春山懒妇忻书眠,门前女伴邀采莲。含嚬行过寒烟浦,瞥上兰舟悄无语。寻花不见花深深,见花不折空愁心。停桡看花红更腻,却自低头照秋水。娟娟沙际月一痕,催归几棹菱歌喧。叶底忽逢花并蒂,折归朋下乞郎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