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咏梅棠原文 诗词名句

咏梅棠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咏梅棠原文

古人花谱名浮实,独有海棠真第一。
我家千树足奇花,晚得此花尤杰出。
每逢春色鼎来时,争逞新妆媚晴日。
浑如酒晕入香腮,宛似胭脂施玉质。
雨后妖娆倍有情,天然富贵曾无匹。
夜深烛下更端相,睡起还疑春思郁。
老来百事尽疏慵,颇喜与花时款密。
岂知牢落向江城,骤尔乖离心若失。
试从僻陋强搜寻,偶得一株天所乞。
纖枝虽瘦不禁春,亦有花光相照拂。
一时游子睹争先,共叹凡花难跂及。
愈令倦客忆故园,不觉泪沾衫袖湿。

诗词问答

问:咏梅棠的作者是谁?答:吴芾
问:咏梅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芾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花谱

记载四季花卉的书。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诗评乃花谱》:“予尝与 林邦翰 论诗及四雨字句…… 邦翰 抚掌曰:‘吾子此论,不独诗评,乃花谱也。’” 宋 范成大 《寄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诗:“ 濛阳 花谱胜 洛下 ,竹西药阑来海濒。” 元 方回 《虚谷志归》诗:“有笔修花谱,无钱闢草堂。”

浮实

浮华不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保兹天子,进无浮实之名;正是国人,退有顾言之行。”

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 *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海棠

(1)

(2) 即海棠树,落叶乔木,卵形叶,开淡红或白花,结红、黄色球形果,酸甜可食

(3) 该植物所结果实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我家

(1).称自己。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小人》:“ 宣和 间,有 辽国 右金吾卫上将军 韩正 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説话,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即称我家。”《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説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

(2).我们家;我家的。《汉书·霍光传》:“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王珣 疾,临困,问 王武冈 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新唐书·崔液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叹,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杰出

有出众的才能、成就(杰出的战士)

每逢

每当遇到。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夫人终是放心不下,每逢督办出门,必要叫着他兄弟同走。” 茅盾 《子夜》十八:“每逢有什么脚步声从她房外经过,她就尖起耳朵听。”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鼎来

方来;正来。《汉书·匡衡传》:“诸儒为之语曰:‘无説《诗》, 匡 鼎来; 匡 説《诗》,解人颐。’”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鼎犹言当也,若言 匡 且来也。’ 应劭 曰:‘鼎,方也。’” 宋 王安石 《与张护戎启》:“鼎来敝邑,甫次近郊,传闻使旌,适在州部,将亲盛德,尤激欢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允文 ( 虞允文 )再具捷奏,且言:‘敌军鼎来,臣不当便引去。’”

新妆

(1) 女子刚修饰好的仪容

(2) 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晴日

晴天。 唐 苏颋 《奉和春日幸望 * 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明 高启 《雨中晓卧》诗之一:“閒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 毛 * 《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嬈。”

浑如

非常像;酷似

酒晕

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元 乔吉 《红绣鞋·书所见》曲:“脸儿嫩,难藏酒晕,扇儿薄,不隔歌尘。” 清 黄景仁 《十四夜赵舍人秉渊招集酒后偕步灯市》诗:“眼芒旋落酒晕奇,谈綺烘成烛花巧。”

香腮

美女的腮颊。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小山重迭金明灭,鬢云欲度香腮雪。”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香腮。”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的倚香腮左右偎。”

宛似

宛如

从远处眺望,古老的长城宛似一条巨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之间

胭脂

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

胭脂膏子

玉质

(1).形容姿貌肌肤之美。 汉 张衡 《舞赋》:“粉黛施兮玉质粲,珠簪挻兮緇髮乱。”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甘后 ﹞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第一折:“巧笑工顰,玉质天然奇絶。”

(2).指美女。《花月痕》第四四回:“奇葩倏坠,依然连理之枝;玉质长埋,仍是婆娑之树。”

(3).形容质美如玉。 南朝 梁 沉约 《与沉渊荐沉驎士表》:“﹝ 沉 ﹞玉质踰洁,霜操日严。”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有蔚者桐,僵於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明 刘基 《卖柑者言》:“ 杭 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燁然,玉质而金色。”

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妖娆

(1) 娇艳美好的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 * 《沁园春·雪》

(2) 有诱惑感的,引起 * 的

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匹

无比;无可匹配

举世无匹

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端相

细看;端详

满屋里端相了一会

春思

春日的思绪;春日的情怀。 唐 沉佺期 《送陆侍御馀庆北使》诗:“朔途际辽海,春思绕轩辕。”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九:“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 宋 欧阳修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昔在 洛阳 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

老来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百事

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疏慵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花时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枝十餘头,头六七叶,惜未见其花时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消夏二则》:“我喜欢的 广东 木莲,两大株,对称地种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可惜花时已经过了。”

款密

亲密,亲切。 三国 蜀 许靖 《与曹公书》:“昔在 会稽 ,得所貽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 宋 张炎 《木兰花慢·舟中有怀澄江皆山楼昔游》词:“楼前,笑语当年。情款密,思留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两人情好款密,昼同几,夜亦共榻。”

牢落

(1).犹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芜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熳远迁。” 李善 注:“牢落陆离,羣奔走也。牢落,犹辽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 伊 洛 榛旷, 崤 函 荒芜, 临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 唐 罗邺 《仆射陂晚望》诗:“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清 李重华 《拟魏武帝纪行》:“ 秦 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2).孤寂;无聊。 晋 陆机 《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唐 张九龄 《自彭蠡湖初入江》诗:“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於役復何求?”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出京南来,避地 江 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 乐天 久居江乡,牢落殊甚,下官常切怀抱。” 清 陈学洙 《与缪天自夜话》诗:“牢落萧斋病后身,灯前款款话相亲。”

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乖离

抵触;背离

心若

犹心顺。《汉书·礼乐志》:“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僻陋

偏僻简陋

搜寻

四处搜索寻找

失踪的人们正在由警察搜寻

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清贫》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王弼 注:“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吕氏春秋·论人》:“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高诱 注:“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 王逸 注:“喻古先圣获道纯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万斯寧。”

(2).天的代称。 唐 无名氏 《鸿庆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众生。”

禁春

消受春光;留连春景。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緑樽须尽日,白髮好禁春。” 元 卢挚 《清平乐·歙郡清明》词:“溪山今日无尘,绣衣却待禁春。”

光相

(1).对佛像的敬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安》:“众共抽捨,助成佛像,光相丈六,神好明者。”

(2).指佛像的金装。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唯 长乐王 子攸 像,光相具足,端严特妙。”《南史·齐纪下》:“ 庄严寺 有玉九子铃, 外国寺 佛面有光相, 禪灵寺 塔诸宝珥,皆剥取以施 潘妃 殿饰。”

(3).即宝光,佛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康僧会》:“舍利威神,岂直光相而已。”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绵世界,光相依云而出,其不依云则谓之清现,极难得。”

照拂

(1).照顾;照料。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寻亲》:“小儿赖君照拂,老夫感戢无涯。”《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这位 学槐兄 ……极蒙太尊照拂,到省不到半年,已经委过好几个差使了。”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一幕:“酒店内 高渐离 与 怀贞夫人 均殷勤照拂顾客。”

(2).映照煦拂。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日头用温暖的光芒,照拂着稻地里复种的一片翠绿的青稞。”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游子

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效《游子吟》

浮云蔽白曰,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浮云游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争先

争着赶在前头

争先恐后

凡花

平常的花。 唐 于濆 《寒食》诗:“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 唐 庾传素 《木兰花》词:“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

跂及

犹企及。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夫圣人之制礼也,事有其制,曲有其防,为其可传,为其可继。贤者俯就,不肖跂及。”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缚鸡行》:“至结句之妙,非他人所能跂及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其诗秀骨天成,非时辈所能跂及。”

倦客

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宋 陆游 《双头莲》词:“悲欢梦里,奈倦客又是关河千里。”

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不觉

(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衫袖

衫的袖子。亦泛指衣袖。 北周 庾信 《春赋》:“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衫袖上盈盈,揾泪不絶。”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世界空华底认真,分明两句辨疏亲。

    寰中第一尊崇者,却是忧劳第一人。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晚圃摘生翠,筠篮贮碧纤。

    嚼来刚熨齿,看去欲销炎。

    雨苋骊珠颗,烟葱碧玉尖。

    大官无异味,犹胜水晶盐。

  • 作者: 陈宗古,朝代: 宋代
    洞天三十六,奇邃此无俦。笙鹤有时下,神仙何处游。岩花自照水,谷鸟不啼秋。尽日松阴底,闲听寒涧流。
  • 作者: 李涉,朝代: 唐代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 作者: 程大昌,朝代: 宋代
    春草池塘,茸茸短碧通芳信。更饶华润。不解膏霜鬓。池上诗翁,别带超遥韵。阳和进。香苞翠晕。物物皆沾分。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过午浓云阵,逮申藏日影。

    仍有风来薄,薄而云觉胜。

    如两情相乖,欲合意弗肯。

    定当大振作,徐乃投欬謦。

    久旱艰致雨,其象于此等。

    列缺鞭已施,丰隆鼓亦逞。

    风乃无能为,反催雨势猛。

    驱炎倏清凉,积水拟溟涬。

    病愈忧者喜,旋转祗俄顷。

    皇天爱物心,悔祸弗终竟。

    稽首谢穹恩,戒满励自省。

    愧曰诚以感,两月期己永。

    愧曰祷以获,究属谁所请。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春畹秋唐尽袅姗,冰霜傲得是真兰。

    摘来香色都清净,鼻观从参古佛坛。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玉笋班中第一流,冰花影里釂琼舟。来迟输与花前客,袖手看公笔不休。
  • 作者: 韩翃,朝代: 唐代
    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 作者: 徐夤,朝代: 唐代

    翠染琅玕粉渐开,东南移得会稽栽。游丝挂处渔竿去,
    绿水夹时龙影来。风触有声含六律,露沾如洗绝浮埃。
    王猷旧宅无人到,抱却清阴盖绿苔。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