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清凉纪游:入山原文 诗词名句

清凉纪游:入山

作者: 雍正朝代: 清代

清凉纪游:入山原文

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
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松纳四时风。
盘迥鸟道珠幡里,缭绕炉烟画障中。
石立俨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诗词问答

问:清凉纪游:入山的作者是谁?答:雍正
问:清凉纪游:入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清凉纪游:入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雍正清凉纪游:入山书法欣赏

雍正清凉纪游:入山书法作品欣赏
清凉纪游:入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境界

(1) 边界,疆界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3) 处境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梵王宫

本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泛指佛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宋 苏轼 《金门寺中见李留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之四:“一纸清诗弔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元 关汉卿 《齐天乐·崔张十六事》曲:“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 法聪 来报,好事通宵。”豫剧《叶含嫣》:“隐居梵王宫,结交众英雄。”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昊穹

犹苍天。《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之生民。”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昊穹,春、夏天名。” 唐 李益 《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诗:“昊穹景命既已至,王事乃可酬乾坤。” 王旡生 《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昊穹靡私,罔有遁逃。”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五顶

古代 印度 童子一种结发的式样。

时风

(1).应时的风。《书·洪范》:“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 陆机 《遨游出西域》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国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唐 元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诗:“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或谓五年之中,时风众势,不闻有所鼓动,其故何也?”

鸟道

只有鸟才能飞越的路,比喻狭窄陡峻的山间小道

珠幡

饰珠的旗幡。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珠幡转曜,宝铃韵响;闻声者入道,见形者除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兔罗国》:“珠幡布列,宝盖駢罗。”《花月痕》第五回:“白马素车,犹是 范 张 同气;珠幡宝盖,终殊 娟 润 双栖。”

缭绕

(1) 一圈圈向上飘起

炊烟缭绕

(2) 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

余音缭绕

炉烟

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画障

亦作“ 画鄣 ”。1.画屏。 唐 王勃 《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唐 张鷟 《游仙窟》:“屏风十二扇,画鄣五三张。两头安彩幔,四角垂香囊。”

(2).指如画的自然景色。 前蜀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 闽 山画障中。”

俨然

(1) 形容整齐

阵容俨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形容特别像

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聊斋志异·促织》

(3) 形容庄重严肃

闻之俨然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鲁迅《祝福》

接引

(1) 引进;接待

接引后学

(2) 佛教指佛引导信佛的人到西天去

接引众生

青髻

喻指山峰。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报恩寺南池联句》:“远峯青髻并,□□□髯和。”

化身

(1) 佛在人间暂时出现的人、动物或植物的形体

(2) 体现某种抽象事物(如灵魂、思想、原则或典型)的东西

勇敢的化身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将及何妨返棹孤,月宵霁景迥清殊。

    世閒多少痴情者,兴尽犹然有吓雏。

  • 作者: 胡仲弓,朝代: 宋代
    商君金徙木,赵高鹿为马。徒欲取民信,疑心随解瓦。罔民适自欺,何以刑天下。四维已灭亡,命脉存已寡。焚书火咸阳,斯言信非假。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引水为湖足放舟,烟篷越可作清游。

    谁知塞景新宜雨,不异园池旧泛秋。

    饱挹凉风侵翰席,倏看潦水涨溪流。

    空明独对萧条境,底有机心猜野鸥。

  • 作者: 张野,朝代: 元代
    九日西城路。滟平川、黄云万顷,碧山无数。百尺危楼堪眺望,抖擞征衫尘土。又惹起、悲凉今古。佩玉鸣銮春梦断,赖高情、且作风烟主。嗟往事,向谁语。人生适意真难遇。对西风、满浮大白,狂歌起舞。便得腰悬黄金印,于世涓埃何补。愈想起、渊明高趣。莫唱当年朝士曲,怕黄花、红叶俱凄楚。愁正在,雁飞处。
  • 作者: 杜甫,朝代: 唐代
    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兖。读书东岳中,十载考坟典。时下莱芜郭,忍饥浮云巘。负米晚为身,每食脸必泫。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藓。庶以勤苦志,报兹劬劳显。学蔚醇儒姿,文包旧史善。洒落辞幽人,归来潜京辇。射君东堂策,宗匠集精选。制可题未干,乙科已大阐。文章日自负,吏禄亦累践。晨趋阊阖内,足蹋宿昔趼。一麾出守还,黄屋朔风卷。不暇陪八骏,虏庭悲所遣。平生满尊酒,断此朋知展。忧愤病二秋,有恨石可转。肃宗复社稷,得无逆顺辨。范晔顾其儿,李斯忆黄犬。秘书茂松意,溟涨本末浅。青荧芙蓉剑,犀兕岂独剸。反为后辈亵,予实苦怀缅。煌煌斋房芝,事绝万手搴。垂之俟来者,正始征劝勉。不要悬黄金,胡为投乳畎。结交三十载,吾与谁游衍。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云容才作势,风力与之乖。

    也识东郊润,终惟时雨怀。

    昌昌露春脚,谡谡响松钗。

    若论看山色,晴明自是佳。

  • 作者: 王镃,朝代: 宋代
    金甲雷丁出巽宫,丹幢翠节拥灵童。五更飞去雌雄剑,一夜盐池碧水红。
  • 作者: 韦庄,朝代: 唐代
    标签: 抒情
    暂随红旆佐藩方,高迹终期卧故乡。已近水声开涧户,更侵山色架书堂。蒲生岸脚青刀利,柳拂波心绿带长。莫夺野人樵牧兴,白云不识绣衣郎。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标签: 元宵节抒情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檠银钰,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 作者: 刘方平,朝代: 唐代
    标签: 春天中秋节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月亮田园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