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原文 诗词名句

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原文

春到蓬壶特地晴。
神仙队里相公行。
翠玉相挨呼小字。
须记。
笑簪花底是飞琼。
总是倾城来一处。
谁妒。
谁携歌舞到园亭。
柳妒腰肢花妒艳。
听看。
流莺直是妒歌声。

诗词问答

问: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辛弃疾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书法欣赏

辛弃疾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书法作品欣赏
定风波(施枢密席上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蓬壶

即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三 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唐 沉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诗:“曾在 蓬壶 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假俺几日儿尘世逍遥,再来受 蓬壶 约。”

特地

特意;特为

他昨晚特地来看你,你不在家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相公

(1) 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

(2) 旧称成年男子

(3) 相君。旧时对宰相的敬称;泛称官吏

(4) *

在京城里面,逛相公是冠冕堂皇的…不算犯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翠玉

矿物,成分是NaAl(Si 2 O 6 ),绿色,蓝绿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有玻璃光泽,可做装饰品。也叫“硬玉”

小字

较小的字体,小楷

小字报

簪花

(1).谓插花于冠。《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新进士释褐於国子监,祭酒、司业皆坐彝伦堂,行拜謁簪花礼。”

(2).犹戴花。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簪花》:“今俗惟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3).古代书体的一种。 明 王彦泓 《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诗之二:“ 江令 诗才犹剩锦, 卫娘 书格是簪花。” 清 钱谦益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之四:“芳树风情在,簪花体格新。”参见“ 簪花格 ”。

飞琼

(1).仙女名。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乃命诸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2).指飘飞的白色物,如雪、玉兰花等。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词:“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清 陈维崧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万片飞琼,抛街填井。”

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倾城

(1) 全城;满城

倾城出动,围捕凶犯

(2) 形容女子艳丽,貌压全城

名花倾城,君王带笑

(3) 倾覆国家

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园亭

由藤本或树枝或由攀缘灌木或藤本覆盖的格子细工构成的亭子;有荫的隐蔽处

腰肢

腰身;身段

流莺

1、亦作“ 流鸎 ”。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词:“春色初来,徧拆红芳千万树,流鸎粉蝶鬭翻飞。”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春昼日迟迟,朝罢身无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觉添诗思。”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问春人,知否园亭,啼徧流鶯。”

2、流莺还有一层隐晦的含意,就是无固定场所在街头拉客的妓女。

歌声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

歌声飞出窗外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吴锡畴,朝代: 宋代
    梅破疏英饯岁华,寻梅有约过山家。短窗昨夜占佳晤,挑尽寒灯未肯花。
  • 作者: 赵淇,朝代: 宋代
    吟望直。春在阑干咫尺。山插玉壶花倒立。雪明天混碧。晓露丝丝琼滴。虚揭一帘云湿。犹有残梅黄半壁。香随流水急。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卷里涛波快一披,苍山踊起雪山驰。浮天沃日无穷意,到我春窗病酒时。
  • 作者: 林同,朝代: 宋代
    去王犹讽谏,怀祖重伤情。谁识有韦孟,人惟说穆生。
  • 作者: 韦应物,朝代: 唐代
    标签: 唐诗三百首春天生活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假山虽不高,湖上成俯眺。

    翠观迥凌虚,沧波涵朗照。

    林梢叶未舒,近远毕呈妙。

    畅观观于何,溪田水均浇。

    耕犁易为兴,春及农将告。

  •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拈弄溪山诗伎巧,吐吞风月酒神通。且将诗酒瞒人眼,出入红尘过几冬。
  • 作者: 黄庶,朝代: 宋代
    秋风吹客衣,归思入梦寐。相逢在千里,一饮胜百醉。果脯随分列,不减到家味。平生金石心,颠倒独莫弃。何时不搔首,共话医国计。恨未得杞梓,欲把斤斧试。尘埃鞋履穿,各走车马地。唯兹栖栖怀,酒碗可以慰。
  • 作者: 王禹偁,朝代: 宋代
    谪宦山州自训童,因求书籍有遭逢。偶收毛郑古诗义,认得欧虞旧笔踪。南郡携行心不足,西斋送去手亲封。尘侵烟染尤堪重,年号标题历武宗。
  • 作者: 曾几,朝代: 宋代
    独园森古木,其下客幽栖。尽日绿阴合,有时黄鸟啼。一声添昼寂,百啭使人迷。赖汝生佳听,身今气惨恓。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