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赠林信夫原文 诗词名句

赠林信夫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赠林信夫原文

昔日相师今画师,依然红颊映霜髭。
懒为阅世青白眼,写出无声水墨诗。
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贵,绝艺何忧不见知。

诗词问答

问:赠林信夫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赠林信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刘克庄赠林信夫书法欣赏

刘克庄赠林信夫书法作品欣赏
赠林信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师

互相学习、仿效。 唐 韩愈 《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好利之党,相师成风。” 清 薛福成 《西法为公共之理说》:“夫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盖相师者未必无相胜之机。”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相师。”

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隋书·百官志》:“太卜署有卜师、相师……助教等员。” 唐 卢肇 《嘲游使君》诗:“莫道世人无 袁 许 ,客子由来是相师。”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上笑曰:‘大哥过虑, 阿瞒 自是相师。’”

画师

画工;画家。 隋 薛道衡 《昭君词》:“不蒙女史进,更无画师情。” 宋 梅尧臣 《看山寄宋中道》诗:“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原来这 江雪渔 是一位画师。”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霜髭

(1).白须。 唐 方干 《早春》诗:“不信风光疾於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霜髭不剪儿童惊,公侯欲识不可得。” 明 文徵明 《元旦试笔》诗:“暮齿不嫌来日短,霜髭较似去年多。” 清 厉鹗 《新正试笔次许观初韵》之一:“渐茁霜髭明镜里,自回青眼野鸥边。”

(2).指胡须变白。 唐 贾岛 《送南卓归京》诗:“残春别镜陂,罢郡未霜髭。”

阅世

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青白眼

眼球青黑色,其旁白色。喻对人重视为青眼,对人轻视为白眼

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水墨

(1).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 唐 郑谷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诗:“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宋 周紫芝 《西江月》词:“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 元 汤垕 《画鉴·唐画》:“ 董元 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著色,皴纹甚少,用色穠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妇人画》:“ 海寧 李因 是菴 ,善画松鹰及水墨花竹翎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后者是一个阔才半尺,长约六尺余的条幅,水墨浓淡,点缀生动。”

(2).水墨画的简称。 唐 张碧 《题祖山人池上怪石》诗:“我闻 吴 中 项容 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吴学士激诗序》:“ 悆甫 索水墨,以诗寄之云:‘烟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

(3).浅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烟云。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六:“天上还有水墨色的云,但有经验的农民都说这一回要晴一晌了。”

胸次

胸间。亦指胸怀。《庄子·田子方》:“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於胸次。” 宋 黄庭坚 《题高君正适轩》诗:“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头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郑振铎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觉得胸次很光明,很舒畅,前之未有的放怀无虑。”

九流人物

指社会上的各种人物。

笔端

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一一呈诸笔端

三友

(1).《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戏謔而逢规诫,指讽而见师表,益过三友,岂易得哉?” 宋 秦观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投閒数访之,可得三友益。” 明 杨慎 《送谢子佩》诗:“益者来三友,同心得二人。”

(2).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琴、酒、诗。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輒举酒,酒罢輒吟诗。”

(3).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月、梅、杖。 宋 陆游 《梅花》诗:“江上梅花吐,山头霜月明,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

(4).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松、竹、梅。俗称岁寒三友。 宋 辛弃疾 《念奴娇·赠妓善作墨梅》词:“松篁佳韵,倩君添作三友。” 清 朱耷 《题三友图》诗序:“三友,岁寒梅、竹、松也。”

(5).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梅、竹、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梅竹石三友》:“今人但知松、竹、梅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为三友也。”

(6).指本身与其他二物共为三友。 宋 陆游 《长歌行》:“灶突无烟今又惯,龟蝉与我成三友。” 宋 陆游 《题庵壁》诗:“身并猿鹤为三友,家託烟波作四邻。” 宋 陆游 《感昔》诗:“身琴腰剑成三友,出 蜀 归 吴 歷百城。”

岁寒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 袁枚《祭妹文》

刺桐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 印度 、 马来亚 等地,我国 广东 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唐 罗邺 《放鸭》诗:“好倚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 唐 朱庆馀 《南岭路》诗:“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十:“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宋 苏轼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诗:“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清 孙枝蔚 《论诗》诗:“纸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2).今 福建省 泉州市 的别称。 唐 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 桐城 。 宋 元 时代 * 旅行家东来,常以 刺桐 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 刺桐 称 泉州 。

城里

城市建成区内

豪贵

(1) 豪强富贵

豪贵之家

(2) 指有权有钱的人

视豪贵如草芥

绝艺

绝技,极高超的技艺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孙应时,朝代: 宋代
    四海夥人物,百年各驰驱。持身付埃尘,扰扰竟何须。临邛家四壁,洛北饭一孟。白首颇光劳,不愧初心无。男儿胸中奇,玉虹自呵嘘。沧浪振幽洁,沆瀣餐云腴。养性一无累,经世乃其余。芙蓉为掌衣,秋兰为佩琚。西游略昆仑,东征拂玄菟。乘风羾天门,九阙请三呼。太息治安策,中流资一壶。河山洗祲氛,日月行天衢。凌烟千载容,丹青为君铺。请君辨此事,勿待余子俱。我懒复无用,藜羹守故书。敢云骊龙睡,妄意渊中珠。
  • 作者: 马戴,朝代: 唐代
    平生闲放久,野鹿许为群。居止邻西岳,轩窗度白云。斋心饭松子,话道接茅君。汉主思清净,休书谏猎文。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奇花瑞草总含芬,少坐冈峦亦可欣。

    几树浓青几树赤,半峰晴霭半峰云。

    兽惊避箭驱丛夥,人语呼围隔嶂闻。

    倩浰鸿絧原有度,即兹深寓教三军。

  • 作者: 王禹偁,朝代: 宋代
    劳将诗什比兵权,兵数虽多气不全。乌合师徒空百万,虎贲精锐只三千。杨镳正突渔阳骑,避箭甘回赤壁船。若许英雄君与操,更当劘励整櫜鞬。
  • 作者: 韩绛,朝代: 宋代
    高贤忠义古今同,手笔遗编法甚工。宝轴传家当不朽,追杯余思凜生风。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黄金仙杏粉,赤玉海榴房。共斗今朝胜,盈襜百草香。
  • 作者: 吴芾,朝代: 宋代
    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我惭我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此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
  • 作者: 董嗣杲,朝代: 宋代
    大江胜绝此无俦,不省荒寒醉酒楼。秉烛尚嫌杯数窄,换舟便觉橹声柔。山连青意为仙塚,池接黄名是逆流。僵卧莫知身纪堕,岸南灯火属宣州。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刚觉炎阳剧,欣闻夜雨零。

    黍田知玉润,檐溜似琴听。

    惟有增兢慰,雅宜想色形。

    明当问安日,欢喜谒慈宁。

  •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马蹏车辙前门外,江声山色后堂背。左手持盘右把杯,家人怪问翁何在。小阁峥嵘负后堂,图书左右翁中央。一尘不容犯眼界,万象无计逃诗囊。蚤作从渠醉名利,夜卧从渠梦朝市。一咏之余更一觞,翁兮醉梦华胥氏。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