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原文 诗词名句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作者: 晁补之朝代: 宋代

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原文

建鼓求亡子,初昧学所之。
除去日月多,及此岁未迟。
满国和巴人,若士谁与知。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
定居厌屋庐,风雨劳所思。
执鞭慕昔人,孰与并此时。
破裘不御冬,要假完腋裨。
危言则来诟,慎密又逢讥。
成德尚如是,薄志安能期。
收声复藏热,雷火忽然微。
开口且复欢,是事置勿推。
闭眼可内视,独复不自为。

诗词问答

问: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建鼓

(1).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左传·哀公十三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 孔颖达 疏:“建,立也。立鼓击之与战也。”《国语·吴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 韦昭 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按《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 郑玄 注:“晋鼓长六尺六寸。”

(2).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汉书·何并传》:“ 林卿 既去,北渡 涇 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颜师古 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谓植木而旁悬鼓也。县有此鼓者,所以召集号令,为开闭之时。”《文献通考·乐九》:“ 陈氏 《乐书》曰:《明堂位》曰:‘ 殷 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僕》:‘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稜也,贯鼓於端,犹四植之桓圭也。《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商颂》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 晋 以后,復 商 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 隋 唐 又栖翔鷺於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絳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綵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鷺,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 周 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亡子

逃亡的人。《庄子·天道》:“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 成玄英 疏:“亡子,逃人也。”

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除去

(1) 去掉

(2) 除非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巴人

(1).古 巴州 人。 唐 刘禹锡 《杂曲歌辞·竹枝》:“ 楚 水 巴 山江雨多, 巴 人能唱本乡歌。”

(2).古曲名。 晋 张协 《杂诗》之五:“《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详“ 下里巴人 ”。

若士

犹其人。语出《淮南子·道应训》:“ 卢敖 游乎 北海 ,经乎 太阴 ,入乎 玄闕 ,至於 蒙穀 之上,见一士焉…… 卢敖 与之语曰:‘……子殆可与 敖 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后因以“若士”代仙人。 唐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 壶公 。” 元 顾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东海招若士,西池访 阿緱 。”

与知

(1).犹与闻。《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公孙免餘 ﹞对曰:‘臣杀之,君勿与知。’乃与 公孙无地 、 公孙臣 谋,使攻 宁氏 。”《国语·晋语二》:“ 重耳 、 夷吾 与知 共君 之事。”

(2).预先知晓。《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夫贵人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説者与知焉,则身危。” 张守节 正义:“人主先得其计己功,説者知前发其踪跡,身必危亡。”

平陆

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客行

离家远行,在外奔波。《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州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晨起动征鐸,客行悲故乡。鷄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 吴骐 《感时节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客行愁道路,时事虑萧墙, 蓟 北非吾土, 秦 中亦客乡。”

来兹

(1).来年。《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南朝 宋 谢灵运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天鉴儻不孤,来兹验微诚。”

(2).泛指今后。《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花城》1981年第1期:“他突然想到,应该用笔把他们叱咤风云的英雄事迹记录下来,瞻既往以励来兹。”

定居

使在一个地方固定居住下来

使难民在农场定居落户

定居于北京的德国人

屋庐

(1).住房。 唐 韩愈 《示儿》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

(2).复姓。 战国 有 屋庐连 。见《孟子·告子下》 汉 赵岐 注。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执鞭

(1) 手拿鞭子

(2) 举鞭为人驾车,表示景仰追随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赞》

执鞭随镫

(3) 指从事教学或教练工作

昔人

前人;古人

孰与

(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庄王 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 无 秦 ,则天下集 齐 , 亲弗 必走,则 齐王 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 韩翃 ,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 德宗 曰:‘与诗人 韩翃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汉 班固 《东都赋》:“且夫僻界 西戎 ,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 齐 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

(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 巫马子 谓 子墨子 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 徐公 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 商君 、 吴起 、大夫 种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 渭 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御冬

抵御冬天的饥寒。御,通“ 御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有御冬。” 朱熹 集传:“言我之所以蓄聚美菜者,盖欲以御冬月乏无之时。” 晋 陶潜 《杂诗》之八:“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危言

(1) 正直的话

邦有道,危言危行。——《论语·宪问》

(2) 故意说吓人的话

危言耸听

慎密

细致周到

慎密计划

成德

(1).盛德。《易·乾》:“君子以成德为行。”《左传·成公十三年》:“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几八十,坚悍不衰,事可传载,可谓成德。”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昪父惠赠太师可赠中书令制》:“积仁之庆,实在其子,终有成德,为吾宗工。”

(2).成年人应有的品德。《仪礼·士冠礼》:“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郑玄 注:“既冠为成德。” 贾公彦 疏:“案冠义,既冠,责以父子君臣长幼之礼,皆成人之德。”

(3).成就品德。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是以教諭而成德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收声

止声;销声。《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暮暗来客去,羣嚣各收声。”

雷火

(1).雷鸣和电闪。《京氏易传·丰》:“雷火交动,刚柔散气。” 元 杨奂 《游嵩山·龙潭》诗:“不言动鬼神,翻疑触雷火。”《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霎时之间,风雨大作,雷火交加。”《诗刊》1977年第10期:“呼唤着天上的雷火,地下的岩浆。”

(2).雷鸣电闪之火。 元 张翥 《蟠松引》:“垂胡磥碨髯怒磔,雷火不敢烧其瘤。”《三国演义》第十回:“ 李傕 候晴再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白面狐》:“俄雷火从袖出,霹靂震响。”

(3). * 中的 * 。 刘厥兰 《爆破》:“把拉火和雷火之间的异火索换成长的,包在 * 里,那不就像 * 的拉火一样了吗?”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开口

(1) 张口说或笑

没等我开口,他就抢先替我说了

(2) 新刃磨、抢,使之锋利

(3) 河水冲破堤防

且复

犹言姑且再。《庄子·应帝王》:“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復相之。”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还其私。” 宋 陆游 《十月八日九日连夕雷雨》诗:“牵萝且復补茅屋,饭豆何妨羹芋魁。” 明 刘基 《刘宗文菜窝遣兴》诗:“且復擷其蔬,独酌慰衰晚。”

是事

事事;凡事。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唐 修睦 《秋日闲居》诗:“是事不相关,谁人似此閒。” 宋 柳永 《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緑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闭眼

(1) 合上双眼

(2) 死

内视

(1) 自我检查

反听之则聪,内视之则明。——《史记·商君传》

(2) 主观地看待问题

内视而败矣。——《庄子·列御寇》

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邢宥,朝代: 明代

    黉馆群游并俊华,书香半袭旧儒家。

    芝兰尚友颜回室,葩萼争雄宋玉衙。

    席上珍藏光发越,胸中道富乐肥嘉。

    白袍自破天荒后,秋鹗尝飞岭外涯。

  • 作者: 彭龟年,朝代: 宋代
    竹暗横窗日已曛,我方酣寝学羊欣。银钩铁画应无限,乞取先生一练裙。
  •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还家卜筑初无地,随分经营似有时。多斫修篁终未忍,略存古柏更无疑。画图且作百间计,入室犹应三岁期。得到安居真老矣,一生歌哭任於斯。
  • 作者: 张萧远,朝代: 唐代

    秦云寂寂僧还定,尽日无人鹿绕床。
    日暮风吹官渡柳,白鸦飞出石头墙。(《废城》)
    双双白燕入祠堂。(乳石洞玉女祠。并见《主客图》)。

  • 作者: 王同祖,朝代: 宋代
    独上危楼望落晖。昏鸦归处远烟微。湖光洗得秋容净,争奈江南雁又飞。
  • 作者: 周彦质,朝代: 宋代

    千官班列未央宫,称贺盐池课复充。

    助顺固知天地力,由来威断自宸衷。

  • 作者: 尹耕云,朝代: 清代

    秋色三宵迥,端居百感侵。

    疏狂倚宽政,仕宦损初心。

    节物愁中老,人烟雨外深。

    无端乡思切,庄舄正高吟。

  • 作者: 辛弃疾,朝代: 宋代
    贵贱偶然,浑似随风帘幌,篱落飞花。空使儿曹,马上羞面频遮。向空江、谁捐玉珮,寄离恨、应折疏麻。暮云多。佳人何处,数尽归鸦。侬家。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往日曾论,渊明似胜卧龙些。记从来、人生行乐,休更问、日饮亡何。快堪呵。裁诗未稳,得酒良佳。
  • 作者: 释法薰,朝代: 宋代
    谁缚无人缚,何更求解脱。未必右军鹅,便是支郎鹤。
  • 作者: 王镃,朝代: 宋代
    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望到西陵渡,风帆影自飘。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