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夜大风雪次日快晴原文 诗词名句

夜大风雪次日快晴

作者: 胡寅朝代: 宋代

夜大风雪次日快晴原文

造物非难料,寒温本一家。
冲风来雨雪,暖日放莺花。
行矣春方嫩,悠哉兴未涯。
芦蒿媚烟渚,荻笋破江沙。

诗词问答

问:夜大风雪次日快晴的作者是谁?答:胡寅
问:夜大风雪次日快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胡寅夜大风雪次日快晴书法欣赏

胡寅夜大风雪次日快晴书法作品欣赏
夜大风雪次日快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非难

指摘;责备

无可非难

寒温

(1).冷暖。《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故 鲁 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汉书·京房传》:“其説长於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

(2).指问候冷暖起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 ,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红楼梦》第一○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3).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一家

(1).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常用以谓无分彼此,如家人之相亲。《管子·霸言》:“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理也。”《淮南子·说林训》:“一家失熛,百家皆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兄弟》:“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家和睦,吉事有祥。” 陈毅 《乘车过雪峰》诗:“明日 拉萨 会亲友, 汉 藏 一家叙别情。”

(2).指一人。《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郑玄 注:“一家、一人,谓人君也。” 汉 班固 《 * 通·正论》:“明天下非一家之有,谨敬谦让之至也。”《宋史·道学传·程颢》:“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有五个防土库的,在那里喫酒 * ,一家当一更。”

(3).一家学说;一个流派。《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晋书·荀崧传》:“ 向 歆 ,汉之硕儒,犹父子各执一家,莫肯相从。”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何尝不徵求异説,採摭羣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 宋 苏轼 《庄子祠堂记》:“其论天下道术,自 墨翟 、 禽滑釐 、 彭蒙 、 慎到 、 田駢 、 关尹 、 老聃 之徒,以至於其身,皆以为一家。”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 苏 张 纵横之辨、 髠奭 稷下 之谈,其论无当於宏旨,其义不主於一家。”参见“ 一家言 ”、“ 一家书 ”。

(4).古时生产活动的一个单位。三夫为一家。《管子·乘马》:“邑成而制事:四聚为一离,五离为一制,五制为一田,二田为一夫,三夫为一家,事制也。”

(5).表数量。常用于工商企业等。如:一家百货商店;一家纺织厂。

冲风

(1).暴风;猛烈的风。《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衝风起兮横波。”《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 鲁 縞;衝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可谓善料微景於形外,覿坚冰於未霜,徙薪曲突於方炽之火,纚舟弭檝於衝风之前。”《北齐书·慕容俨传》:“须臾,衝风欻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 唐 杜甫 《枯柟》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2).顶着风;冒着风。 宋 梅尧臣 《西湖对雪》诗:“著物偏能积,衝风不得还。” 清 钱谦益 《乙丑五月削籍南还》诗之九:“单舸衝风滞 楚州 , 淮阴 南下又无舟。” 清 何耳 《燕台竹枝词·硬面饽饽》:“深夜谁家和麵起,衝风唤卖一声声。”

莺花

亦作“鸎花”。1.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唐 杜甫 《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诗:“鶯花随世界,楼阁倚山巔。” 宋 杨万里 《丙申岁朝》诗:“仙家风土閒中是,岁后鸎花报早无。” 清 孙枝蔚 《寒食对酒有怀兄弟》诗:“兄弟多年别,鶯花故国思。”

(2).借喻妓女。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谁著你恋鶯花,轻性命,丧风尘?”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七:“名都鶯花发皓齿,知君眷眷嬋娟子。”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红桥冶春,香艷如昨。”

春方

(1).东方。《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杨修 《许昌宫赋》:“临南轩而向春方,负黼黻之屏风。”《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 李善 注引《礼记》:“东方曰春。”

(2).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甄监生 道:‘药不过是春方,有害身子!’”

烟渚

亦作“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元 倪瓒 《题画赠九成》诗:“把酒风雨至,论诗烟渚前。”

荻笋

见“ 荻笋 ”。

亦作“ 荻笋 ”。荻的幼苗,像笋,故名。又称荻芽。 唐 卢象 《竹里馆》诗:“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 宋 欧阳修 《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诗:“荻笋时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盃盘。” 宋 王安石 《歌元丰》诗:“鰣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江沙

(1).江边沙滩;江中沙洲。 南朝 梁元帝 《鸳鸯赋》:“朝浮兮浪华,夜集兮江沙。”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白云断巖岫,緑草覆江沙。” 明 高启 《寄云间朱国史同宿左掖约至江上见访》诗之二:“曾期访旧到江沙,惆悵参差过落花。” 清 张善重 《自囦溪历延平抵建宁杂咏》:“风吹 博望 槎,白浪滚江沙。”

(2).江中泥沙。《宋史·河渠志七》:“ 萧山县 西兴镇 通江两牐,近为江沙壅塞,舟楫不通。”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深秋金令芟树候,发生气毕归根宿。

    明年条达益充盈,化而裁之实造就。

    塞山层叠千万林,岂能一一柯斧寻。

    无亦求诸近且便,中庭坦与虚堂阴。

    伐繁梢细留良干,翠柏苍松方合选。

    曲成中复有鉴别,乍喜间间远峰见。

    拈毫偶尔坐南荣,寓意还欣眼界明。

    错节亦可入模范,何须利器誇升卿。

  • 作者: 方蒙仲,朝代: 宋代
    香臭难逃万古评,白黄安得一般清。好看玉树临风立,羞杀金莲帖地行。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自锄空旷汲潺湲,占断清溪第几湾。傍九日开侵岁晏,居千花殿觉天悭。餐英饮露平生事,遗臭流芳一念间。菊不负君君负菊,年年秋不在家山。
  • 作者: 李埴,朝代: 宋代
    白马湖光绿染衣,兰舟溶洋彩鸳飞。闲愁不到秋风后,听唱蛮歌月下归。
  • 作者: 陈与义,朝代: 宋代
    标签: 宋词三百首豪放回忆感伤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海上有三山,岭南有一洞。洞中天下奇,少有相伯仲。探原冥莫涯,窥底窈无缝。流泉沆瀣融,滴乳氤氲冻。谲姿互形容,驳理交错综。推原开辟初,造化穷妙用。琼田鬼为耕,芝草天为种。初为仙界包,后与妙门共。我生嗜娱嬉,兹赏乘倥偬。幽迹重穷探,古碑难疾诵。玩心犹未厌,行色已先动。山容笑相留,水声泣相送。后土不爱珍,入眼亦云众。形模怪莫名,留作诸天供。琤然钟磬声,独与雅意中。重价酬良工,采归以自奉。列箱妻儿争,堆案宾客弄。那知含韶音,未与登禹贡。清庙千载勋,钧天一场梦。何如卧岩间,天性得自纵。物情我平章,我事谁折衷。物我两忘怀,宴坐听禽哢。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水田一带尚存冰,蓄润将资穑事兴。

    小试颇关农八政,原无他术治民能。

  •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婀娜江南大小姑,大姑从儿小从夫。丫头如许尚从母,学绾云鬟撩月梳。谚谓女生俱外向,丫头非有难婚相。来婿曰赘嫁曰归,固不敢请岂无望。云鬟久绾行且笄,长成不似从母时。拟学小姑嫁夫去,又恐夫荡去不归。夫去不归安所仰,终日望夫更惆怅。不如老死作丫头,庶免春闺恶情况。丫头休强笑望夫,世间梦想俱是妄。
  • 作者: 陈宜甫,朝代: 元代
    标签:芭蕉

    荣瘁根苗换岁年,绿云光照玉阑前。

    双开掌扇平遮日,一卷新书直奏天。

    自可题诗供醉笔,不堪听雨搅愁眠。

    若教种满人间世,得鹿纷纷到梦边。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楚江鳞鳞绿如酿,衔尾江边系朱舫;东征打鼓挂高帆,西上汤猪联百丈。伏波古庙占好风,武昌白帝在眼中。倚楼女儿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沙头巷陌三千家,烟雨冥冥开橘花。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