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温学士再访山中原文 诗词名句

温学士再访山中

作者: 白玉蟾朝代: 宋代

温学士再访山中原文

炎帝辞朱节,清晨立素秋。
借绯皆木叶,脱白满林丘。
流水万山兴,疎风冷雨愁。
诗人应自乐,歌知海东州。

诗词问答

问:温学士再访山中的作者是谁?答:白玉蟾
问:温学士再访山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温学士再访山中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答:白玉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炎帝

一说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厉山氏。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东),后到达中原地区。曾与黄帝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大战。战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率领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大战南方九黎族。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炎黄两部的结合成为中原各族的主干,故炎帝亦与黄帝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制作耒耜,最早发明农业。并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清晨

天亮的最初时辰

素秋

(1).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汉 刘桢 《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於水游。”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 瞿唐峡 口 曲江 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宋 欧阳修 《清商怨》词:“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二:“三年客里逢朱夏,一月天边盼素秋。” * 《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诗韵·战局时局》:“ 兴安岭 下 楚江 头,万里烽烟接素秋。”参见“ 素商 ”。

(2).比喻衰老、迟暮。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之三:“予涉素秋,子登青春;愧无老成,厠彼日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悼亡>》:“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

借绯

唐 宋 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緋,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緋”。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 开元 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緋及鱼袋。”亦称“ 借牙緋 ”。牙,即象笏。 宋 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王嘉叟 自 洪 倅召为光禄丞, 李德远 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於 景灵 幕次, 李 谓 王 曰:‘见公告词云:其鐫月廩,仍褫身章。’谓通判借牙緋,入朝则服緑,又俸薄也。”参见“ 借紫 ”。

木叶

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於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於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脱白

(1).谓脱去白衣,进入仕途。 宋 王禹偁 《送临清杨可入蜀》诗:“脱白去焚香,遥知祖德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罗隐》:“ 隐 初贫来赴举,过 钟陵 ,见营妓 云英 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 英 云:‘ 罗秀才 尚未脱白。’” 明 王錂 《寻亲记·应试》:“倚门望你身脱白。”

(2).脱身,脱走。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狱吏相戒》:“真假皆凭贼説,不怕他不多多拿钱来买求脱白。”《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空照 一把扯道:‘既同在此,料不容你脱白。’二人捽脱不开,将袖儿掩在面上。”

林丘

见“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 萨都剌 《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最喜园林动花竹,不妨城郭带林丘。”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杀气如烟蔽林坵,孤城半掩无人鬭。”

(2).指隐居的地方。 晋 谢安 《兰亭》诗:“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赋《留穷诗》,以述其志云:‘……穷自有离合,心何偏去留。踟蹰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冷雨

寒凉的雨。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阴风搅短日,冷雨澁不晴。” 宋 张元干 《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之二:“冷雨吹花作寒食,三杯软饱且眠休。” 明 刘基 《蝶恋花》词:“冷雨凄风昏日昼,庭院幽幽,秋草沿墻秀。” 巴金 《卢骚与罗伯斯庇尔》:“但是在那些时候,只有冷雨打湿了我的头发,没有一个声音来打扰我。”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海东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钱起,朝代: 唐代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
  • 作者: 蔡必荐,朝代: 宋代
    东邻老翁富钜万,每日关门常独饭。西邻少居钱不百,每日开筵延上客。老翁回头问少年,君家宾客何骈阗。少年答曰翁不知,人生许得几何时。翁看日月如流水,牢锁黄金与阿谁。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花云藕树綵飘萧,节景仙园日报韶。

    酺宴昔曾闻庆历,赓歌兹盖法神尧。

    摛词早见七言就,献颂休称六幕调。

    同有殷心希雪泽,可能快意赏星桥。

  • 作者: 刘长卿,朝代: 唐代
    彤襜江上远,万里诏书催。独过浔阳去,空怜潮信回。离心秋草绿,挥手暮帆开。想见秦城路,人看五马来。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我无王书二千六百纸,空有六经四十三万字。荒山寒入雪夜灯,三十年来无本子。壁鱼不生糊法死,君欲如何染君指。石炉煮饼深注汤,自向胸中相料理。
  • 作者: 朱彝尊,朝代: 清代
    桑边禾黍水重围,时有秋虫上客衣。 三过堂东开夕阳,满村黄叶一僧归。
  • 作者: 刘克庄,朝代: 宋代
    霜髭撚断雪肩寒,帝放还山莫下山。饶取两生留鲁国,笑他四皓出蓝关。弈秋局已翻新势,王会图应复旧寰。老不预人家国事,自撑一叶向深湾。
  • 作者: 顾况,朝代: 唐代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路遵道林石,碑古麓山苔。

    两寺今千载,三年又一回。

    因怀长卿昔,曾访法崇来。

    胜会久寥寂,禅关自阖开。

    老兵呼已得,司马祸谁栽。

    望古兴遥集,何妨为酹杯。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邺侯插架书最多,笔力雄奇天所命。万人海中深闭门,理窟搜寻到幽夐。我诗无律如山讴,形秽岂堪珠玉映。时时归梦入故山,曳杖松间记投暝。因君佳句撩秋思,便欲归寻旧三径。兼旬足痹不良行,况复炎蒸如釜甑。夜来一雨洗河汉,檐溜涓涓清入听。晨兴剥啄谁叩门,乃有同声喜相应。读之恍若濯清风,自觉昏眸怯明镜。伊余何幸点班行,结交往往多名胜。夫君平处顾清新,解道澄江如练净。从今我乃得四友,不特官梅动诗兴。推枕裁诗谢高致,扶惫摇毫心靡定。旧闻读檄愈头风,今赖长篇起衰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