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原文 诗词名句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作者:孙吴会 朝代:宋代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原文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
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
沈别浦。
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
晨钟暮鼓。
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
寄奴今寄何所。
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
霜月古。
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
掀髯起舞。
看羱伏苍苔,龙吟翠葆,天籁奏韶舞。

诗词问答

问: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的作者是谁?答:孙吴会
问: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孙吴会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吴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展宽

拓宽;加宽

展宽马路

秋影

(1).秋天的日影。 唐 元稹 《新秋》诗:“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

(2).秋日的形影。 唐 杜牧 《秋感》诗:“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月中看竹写秋影,清镜平明白髮生。” 元 马祖常 《和继学郎中送友归越中》:“雀舫春声留水鷰,鵠袍秋影动天鹅。”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尊俎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南归》诗:“天际张帷列尊俎,君歌声酸辞且苦。” 清 唐甄 《潜书·交实》:“子何为不祭?曰:无以供尊俎也。”

(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宋 姜夔 《法曲献仙音·张彦远官舍》词:“树鬲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明 何景明 《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莫笑谈兵尊俎上,书生元不为封侯。”

绀碧

天青色;深青透红色。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其色紺碧,质又坚密,似玉而冷,状如小叶。” 宋 范成大 《初归石湖》诗:“晓雾朝暾紺碧烘, 横塘 西岸 越城 东。” 郁达夫 《采石矶》:“绀碧的天空,高得渺渺茫茫。”

斜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

别浦

(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

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烟芜

烟雾中的草丛。亦指云烟迷茫的草地。 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宋 柳永 《破阵乐》词:“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清 纳兰性德 《忆秦娥·龙潭口》词之二:“青如翦,鷺鷥立处,烟芜平远。”

莽苍

形容郊野景色迷茫,也指无际的原野

烟雨莽苍

平楚

(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 南朝 齐 谢朓 《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唐 李商隐 《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2).犹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 清 冯桂芬 《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

晨钟暮鼓

(1).语本 唐 李咸用 《山中》诗:“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掛情”。佛寺中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后因以“晨鐘暮鼓”谓时日推移。 宋 陆游 《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无休时。”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这些时想晨鐘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宋荔裳廉使女》:“《敬业堂诗集》《中山尼》七古一篇,为 荔裳女 而作云:‘……晨鐘暮鼓流光易,荏苒今年三十二。’”

(2).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玉红册》:“三復此编,可当晨鐘暮鼓,唤醒众生。”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监生》:“狐之现身説法,不啻晨鐘暮鼓。”

触景

见到眼前情景。 元 黄溍 《题清华亭》诗:“触景幽兴多,接物道机熟。” 元 王冕 《金陵行送余局官》诗:“高楼如天酒如海,触景令人生感慨。”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诗人遇题触景,即有吟咏,岂必皆有所为耶?”

多愁

常忧愁。 唐 戴叔伦 《江上别张欢》诗:“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宋 王禹偁 《遣兴》诗:“百年身世片时间,况是多愁鬢早斑。”

关人

(1).古代守关的官吏。《仪礼·聘礼》:“及竟,张旜誓,乃謁关人。” 胡培翚 正义:“关人之长,天子谓之司关,诸侯谓之关尹。”《逸周书·大聚》:“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

(2).动人;感人。 唐 李白 《杨叛儿》诗:“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唐 皇甫松 《摘得新》词之二:“管絃兼美酒,最关人。”

(3).提取人犯。《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我奉 淮安 军捕衙门来 扬州府 关子关人,你敢锁我。”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倚槛

犹倚栏。《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这女儿心性有些蹺蹊……或倚槛凝神,或临街献笑,因此閭里皆鄙之。”

鸣橹

亦作“ 鸣艣 ”。摇橹声。借指船行。 宋 王安石 《题朱郎中白都庄》诗:“藜杖听鸣艣,篮舆看种田。” 宋 范成大 《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诗:“相过得得款溪门,雪夜前村听鸣櫓。” 宋 陆游 《航海》诗:“趁潮乱鸣艣,过磧细扶柁。”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不寐残缸犹闪灭,动情鸣櫓数哑謳。”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得名

(1) 获得称号或名号

赵云因常打胜仗而得名“常胜将军”

(2) 出名;著名

以擅长油画而得名

北府

(1). 东晋 建都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军府设在 建康 之北的 广陵 (今 江苏 扬州市 ),故称军府曰北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郗司空 拜北府。” 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旧 徐州 都督以东为称。 晋氏 南迁, 徐州 刺史 王舒 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 唐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诗:“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 清 吴伟业 《投赠督府马公》诗:“上相 始兴 开北府,通侯 高密 镇 西京 。”

(2).北府兵的略称。《晋书·桓玄传》:“ 玄 又害 吴兴 太守 高素 、辅国将军 竺谦之 、 谦之 从兄 高平 相 朗之 、辅国将军 刘袭 ……等,皆 牢之 之党,北府旧将也。”《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索卢贞》:“北府 索卢贞 者,本中郎 荀羡 之吏也。以 晋 太元 五年六月中病亡,经一宿而苏。” 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第五章第三节:“另一方面, 刘裕 却在团结北府中下级军官,密谋推翻 桓玄 。”

(3). 东晋 时 京口 的别称。《宋书·武帝纪上》:“是夜 玄 与 迈 书曰:‘ 北府 人情云何?卿近见 刘裕 何所道?’ 迈 谓 玄 已知其谋,晨起白之。”《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初 愔 在 北府 , 温 常云:‘ 京口 酒可饮,兵可用。’” 胡三省 注:“ 晋 都 建康 ,以 京口 为 北府 , 歷阳 为 西府 , 姑孰 为 南州 。”

(4). 契丹 部落集团名称。 唐 末, 契丹 遥辇 氏八部以 迭剌部 为核心的五部和以 乙室部 为核心的三部,分别组成两个部落集团,称“北府”、“南府”。《辽史·太祖纪上》:“四年秋七月戊子朔,以后兄 萧敌鲁 为北府宰相。后族为相自此始。”

寄奴

南朝 宋高祖 刘裕 的乳名。《宋书·武帝纪上》:“ 高祖 武皇帝 讳 裕 ,字 德舆 ,小字 寄奴 , 彭城县 绥舆里 人, 汉高帝 弟 楚元王 交 之后也。”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 曾住。” 元 吴师道 《戏马台》诗:“ 寄奴 千载心争雄,登高把酒临秋风。”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雪中原之涂炭,光先人之令闻, 寄奴 、 元璋 之绩,知其不远。”

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来去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山海

(1).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长城》词:“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 祖龙 心,毕竟为谁家筑。”

(2).喻指荒远偏僻之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四》:“且兵革之兴,外患众矣, 微 将远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作“袁徽”。《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僕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 唐 元结 《系乐府·古遗叹》:“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山海以喻比流辈为高深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假汝贵极三公,富过山海。”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我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寃讐。”

(4).指山珍海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飢渴已慰而求甘旨,甘旨不已而错山海,于是饱腹之本意亡。”

颉颃

(1) 鸟上下飞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诗·邶风·燕燕》

何缘交颈为鸳鸯!期颉颃兮共撬翔。——《警世通言》

(2) 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藩夏连辉,颉顽名辈。——《晋书·文苑传序》

故颉颃以傲世。——《东方朔画赞》

浙江才士,二人不相颉颃。——《英烈传》

吞吐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

(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吞吐其词

霜月

(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芝圃

传说中仙家栽培灵芝的园地。 晋 嵇喜 《答嵇康》诗之一:“遥集芝圃,释轡 华池 。”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词:“春锁瑶房,雾迷芝圃,昔游都记。”

掀髯

笑时启口张须貌;激动貌。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兄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掀髯啸,有鱼龙鼓舞,狐兔悲嗥。” 清 唐孙华 《寿周砾圃七十》诗:“偶逢时事一掀髯,往往谈言亦微中。”《天讨·光武<河南讨满洲檄>》:“ 岳忠武 有知,应亦掀髯於 荡水 之阴矣。”

起舞

亦作“ 起儛 ”。1.起身舞蹈。《国语·晋语二》:“ 驪姬 许诺,乃具,使 优施 饮 里克酒 。中饮, 优施 起舞。”《隋书·五行志上》:“ 武帝 讲於 重云殿 ,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须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后元丰行》:“ 吴 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诸王等更迭奉觴。”

(2).“闻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典出《晋书·祖逖传》。 宋 苏辙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诗:“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州聚雁图>》词:“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应中宵起舞到鷄鸣,练腰脚。”参见“ 闻鸡起舞 ”。

苍苔

青色苔藓。 晋 潘岳 《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清 孙枝蔚 《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龙吟

(1).龙鸣。亦借指大声吟啸。《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李善 注:“言己从容吟啸,类乎龙虎……《淮南子》曰:龙吟而景云至,虎啸而谷风轃。”《易·乾》“云从龙” 唐 孔颖达 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

(2).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初学记》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刘孝先 《咏竹诗》:“谁能製长笛,当为作龙吟。”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三:“笛奏龙吟水,簫鸣凤下空。” 元 郭钰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龙吟细,云度 吴 山雁到稀。”

(3).形容声音深沉或细碎。 宋 陆游 《题庵壁》诗:“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餘鸟迹书。” 明 刘基 《题石末元帅扇上有陈大初画松》诗:“永夜高风吹万窍,商声满地作龙吟。”《红楼梦》第二六回:“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4).形容语声洪亮。 唐 吕岩 《勉牛生夏侯生》诗:“鹤形兮龟骨,龙吟兮虎颜。”

(5).喻指君主的号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起陆之贵,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吟云萃,固非偶然也。”

翠葆

(1).帝王仪仗的一种。以翠羽联缀于竿头而成,形若盖。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宋 史浩 《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词:“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

(2).作为天子的代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参见“ 羽葆 ”。

(3).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嫩嵐滋翠葆,清 渭 照红妆。” 宋 欧阳修 《送赵山人归旧山》诗:“ 屈 贾 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 明 徐渭 《宣府槐龙篇》:“乘凉翠葆颯,撑暑碧油烘。”

天籁

自然界的声音,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韶舞

(1). 舜 时乐舞名。《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 何晏 集解:“《韶》, 舜 乐也。尽善尽美,故取之。”《汉书·儒林传序》:“称乐则法《韶舞》。”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忽有一人,长丈餘,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 何 云:‘君曾见《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

(2).亦作“ 韶武 ”。 明 代教坊司官职。掌管乐舞。《明史·职官志三》:“教坊司奉鑾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乐各一人,并从九品。”《 * 词话》第六十回:“你这狗材,到明日只好做个韶武。”《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得了这等美官,拿出五六十两银子来赏人,我们报一个凤仪韶舞他也给我们几十两银子,难道你连个凤仪韶舞也不如了。”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西户最荣君好去,左冯虽稳我慵来。
    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

  • 作者:刘学颜,朝代:宋代
    红冈小塔枫林路,曾见承平歌舞。舞罢人归,月斜影转,重见郎官星度。乡关境土,又二十馀年,桑麻深露。说与闾巷,少年知得当时否。如今苍颜白发,问耕聊尔耳,依稀农圃。父老吾伊,深山鸡黍,谁念乱离父母。村南昼午。谩对客烹茶,笑谈今古。千岁迢迢,竹风时扫户。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塞野度行旃,新凉马首前。

    近山岚气峭,拂草露华鲜。

    催谷登场候,报人宜猎天。

    欲询民疾苦,村墅且停鞭。

  • 作者:王士祯,朝代:清代

    南过蚕丛国,秋风正授衣。

    青山初日上,黄叶半江飞。

    修竹连千亩,高楠径十围。

    临江呼渡舸,极目一清晖。

  • 作者:沈辽,朝代:宋代

    尔来世事久忘怀,十日长关九日斋。

    白发苍颜见无相,不妨应供此间来。

  • 作者:崔鶠,朝代:宋代
    屯云塞望蔚青林,刻雪停空立皓禽。南渡长淮才一水,令人便起五湖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绛河墙外泻流泉,引则成渠漾碧涟。

    宛转木桥通渌水,其通不费凿和穿。

  • 作者:岑象求,朝代:宋代

    圣人重洗心,君子贵浴德。

    清心是道场,金仙有遗则。

    人言我虑不须涤,我谓几人能涤得。

    以此息万缘,以此销六贼。

    君不见水观月观成道人,尽向此门生妙识。

  • 作者:汪砢玉,朝代:明代

    无限春风无限情,千年犹想碧油轻。

    歌残井畔桃花落,舞剩亭边柳叶生。

    漠漠香魂疑月影,茫茫玉质断云横。

    仙才山色何曾死,不独钱塘梦得成。

  • 作者:陈陶,朝代:唐代
    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