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新正万寿山清漪园作原文 诗词名句

新正万寿山清漪园作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新正万寿山清漪园作原文

御园才度上元节,有暇清漪便一过。

晃日冰将酥冻意,向阳草已识春和。

放勋著典寅平秩,子贡言诗悟琢磨。

为学最应励践履,迩来赋句每惭多。

诗词问答

问:新正万寿山清漪园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新正万寿山清漪园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新正万寿山清漪园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八

参考注释

御园

即御苑。 唐 李绅 《忆春日曲江后许至芙蓉园》诗:“春风上苑开桃李,詔许看花入御园。”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富景园》:“ 武林 城东曰 东园 者, 宋 御园也。”参见“ 御苑 ”。

才度

才能和气度。《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曹肇 ﹞有当世才度。”

上元节

元宵节

清漪

《诗·魏风·伐檀》:“ 河 水清且涟猗。”后以“清漪”谓水清澈而有波纹。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日晚厌遵渚,採菱赠清漪。” 宋 苏轼 《渚宫》诗:“臺中絳帷谁復见,臺下野水浮清漪。” 清 孙枝蔚 《吊迷楼故址和彭骏孙》:“琪树经年开锦绣,珠帘入夏映清漪。”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小池一角清漪如画。”

向阳

面对太阳;朝着太阳;比喻蒙受恩遇

春和

春日和暖。《汉书·文帝纪》:“方春和时,草木羣生之物皆有以自乐。” 晋 傅玄 《众星》诗:“冬寒地为裂,春和草木荣。”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就禄》:“天寒地冷,未可离乡背井,且待春和款款行。”

放勋

见“ 放勋 ”。

亦作“ 放勛 ”。帝 尧 名。《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云:“ 放勋 , 尧 名。” 蔡沉 集传:“放,至也……勋,功也。言 尧 之功大而无所不至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唐 皮日休 《河桥赋》:“迨乎 放勛 之世, 重华 之年,其水怀山,其波浸天。” 明 张居正 《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开泰运,恢帝紘,视 放勋 有光焉。” 章炳麟 《哀韩赋》:“惟 放勋 之焦嶢兮,四凶终其天禄。”

平秩

谓辨次耕作的先后。《书·尧典》:“寅宾日出,平秩东作。” 孔 传:“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史记·五帝本纪》作“便程东作”,《尚书大传》卷一作“辩秩东作”。平、便、辩、古字通。《晋书·束晳传》:“虽使 羲和 平秩, 后稷 亲农……犹不足以致仓庾盈亿之积也。”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当东郊之迎春,是东作之平秩。”

子贡

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琢磨

思考;研究

这事我琢磨了很久

为学

做学问;治学。《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为学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业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许地山 《东野先生》:“他从不苟且,为学做事都很认真。”

践履

(1).踩;踏。《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宋 王十朋 《再用前韵》:“眼净见幽韵,心清闻远香。当门不及种,践履恐成伤。” 清 唐甄 《潜书·利才》:“人之常情,揃脱爪髮,必相不践履之地乃委置之。”

(2).行走。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之乾》:“践履寒冰,十步九寻。”《旧唐书·李纲传》:“ 贞观 四年,拜太子少师,时 纲 有脚疾,不堪践履。” 明 方孝孺 《游清泉山记》:“邑之名山……纵偶登之,手疲於扳援,而趾病於践履。”

(3).履践;前往。《后汉书·隗嚣传》:“ 遵 与 隗王 歃盟为 汉 ,自经歷虎口,践履死地,已十数矣。”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既耳目之靡端,岂足迹之所践”自注:“谓此既非人跡所求,更待三明五通,然后可践履耳。”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工休之日,得以践履。”

(4).实行;实践。 宋 司马光 《再乞资荫人试经义札子》:“《孝经》、《论语》,其文虽不多,而立身治国之道,尽在其中。就使学者不能践履,亦知天下有 周公 孔子 仁义礼乐。” 金 王若虚 《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学者自童稚读书,必始於此,而考其行,身能践履者鲜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柴云章至孝》:“ 柴云章 先生至孝,所著有《养亲説》,皆其晨昏践履之实。”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十七:“他们无限惭愧的躺在棺材里,不曾践履人们当他们结婚的时候所给的吉祥话。”

(5).遵循;依照。《孙子·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唐 杜牧 注:“墨,规矩也。言我常须践履规矩,深守法制,随敌之形,若有可乘之势,则出而决战。” 宋 张预 注:“循守法度,践履规矩,随敌变化,形势无常,乃可以决战取胜。”

(6).踪迹,行迹。 唐 柳宗元 《石涧记》:“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7).喻指行为;行动。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朔宫 李氏 亦世家子,得祀 江夏王 庙,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部。”《明史·华允诚传》:“ 允诚 践履篤实,不慕荣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王端毅公遗事》:“盖识见既浅,践履必薄,规为必粗。”

(8).任职。 唐 元稹 《李拭授宗正卿等诰》:“以尔 拭 践履中外,论伦古今,主宗之盟,绰有餘誉。”《旧唐书·杜审权传》:“今明公捨筑入梦,投竿为师,践履中台,制临外閫,不究兴亡之理,罕闻沉断之机。”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是以出入台阁,践履中外,朝廷百执事,天下之人,孰不惮执事之威名,服执事之德望。” 清 侯方域 《书周仲驭集后》:“ 仲驭 与余交最善。余尝见其负盛名时,执贄问业者满天下。倘其自此践履公卿,天下必且益附之,以为景星庆云,岂復有议其刚傲者。”

迩来

最近以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韦应物,朝代: 唐代
    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物变知景暄,心伤觉时寂。池荒野筠合,庭绿幽草积。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宿昔方同赏,讵知今念昔。缄室在东厢,遗器不忍觌。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泽。残工委筐箧,馀素经刀尺。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永绝携手欢,空存旧行迹。冥冥独无语,杳杳将何适。唯思今古同,时缓伤与戚。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遐不作人,天下喜乐。何以况之,鳶飞鱼躍。既勤之驾,献酬交错。利用实王,縻以好爵。
  • 作者: 释智愚,朝代: 宋代
    觉体如如不变时,能驱万象人毫釐。毗耶城里无人识,一默雷轰只自知。
  • 作者: 陈诜,朝代: 宋代
    东有徵君真逸居,有台可钓傍渔矶。志高不在鱼吞饵,回笑荥阳血染衣。
  • 作者: 丁高林,朝代: 宋代
    东皇太一司花命,花落花开老岁华。天地精英无着处,今朝开到牡丹花。千山桃李尽与台,独有梅花是相材。定是傅岩传得种,年年商正又花开。红尘世界梦都迷,我正闲吟得意诗。夜气清时天地别,梅花头上看参旗。
  • 作者: 冯去非,朝代: 宋代
    秋满孤篷,翠蒲红蓼留人住。一帘香缕。边影惊鸿度。小据胡床,旧事新情绪。凭谁诉。蜡灯犀尘。拟共西风语。
  • 作者: 周邦彦,朝代: 宋代
    标签: 柳树时光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 作者: 王渐逵,朝代: 明代

    真境于人岂在多,南薰一曲放微酡。

    未应凿破浑沌窍,自合稳眠安乐窝。

    剩水残山馀料理, * 起氛魔。

    峰头莫谓成空寂,时有行云取次过。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冬涉春无雨,侵晨忽沛然。燕曾知社后,雷未发声前。细湿林花暗,轻沾土脉全。看看一百五,风势莫狂颠。
  • 作者: 王式丹,朝代: 清代

    土膏春应候,山陇豆抽苗。

    此日尝新好,相思饷客遥。

    饭香良可佐,酒渴亦凭消。

    微物成追忆,庐山似隔宵。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