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原文 诗词名句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

作者: 李石朝代: 宋代

原文

知是禅师琢玉工,玉声犹作水玲珑。
琢成大士笑无语,只在声闻一悟中。

诗词问答

问:《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的作者是谁?答:李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石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石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李石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书法作品欣赏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禅师

敬辞称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法海禅师

玉工

雕琢玉石的工人。《尹文子·大道上》:“ 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隣人无何,盗之以献 魏王 。 魏王 召玉工相之。”《淮南子·氾论训》:“剑工惑剑之似莫邪者,唯 欧冶 能名其种;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 猗顿 不失其情。” 唐 陈子昂 《观荆玉篇》诗:“勿信玉工言,徒悲 荆国 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玉》:“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

玉声

(1).佩玉相击的声音。用以节步。《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 孔颖达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习仪容,又观容听己珮鸣,使玉声与行步相中适。”《宋书·乐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观玉声。”《文献通考·乐十》:“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

(2).引申为美妙的声音。 唐 杜牧 《闺情代作》诗:“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簫管玉声微。”

(3).对他人言语的敬称。《战国策·楚策二》:“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 齐 ;而不与,负不义於天下。”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见之,又出玉声以教孤,孤赖先人之赐,敢不奉教乎?”

(4).敬称他人的诗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初瞻綺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

玲珑

(1) 精巧细微

小巧玲珑

(2) 灵活敏捷

娇小玲珑

(3) 形容玉相撞击的声音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只在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第八回:“那人问道:‘ 薛端公 在何处住?’ 董超 道:‘只在前边巷内。’”《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这酸子。’”

声闻

(1).亦作“ 声问 ”。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 ,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 孙叔敖 、 沉尹茎 相与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 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 ,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 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 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

(2).亦作“ 声问 ”。名声。《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南阳 宋仲子 於 荆州 与 蜀郡 太守 王商 书”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州耆旧传》:“ 商 字 文表 , 广汉 人,以才学称,声问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 宋 沉辽 《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参见“ 声闻过情 ”。

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证。”

诗文赏析


【原题】:
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界增明矣因拉王和叟刘曼卿相与碎建茗瀹之泉上石作观音像通悟禅师手琢亦甚灵异赋三绝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灵鹫本自天竺来,碧眼胡僧识非诳。

    诸峰罗坐海会佛,一一皆具好与相。

    玉泉北峰兹初登,亦见薄伽跏趺状。

    或是飞来分小支,得未曾有喜无量。

    慧云法雨既磅礴,忍草禅枝相背向。

    绿塍千顷胜西湖,此是人天真供养。

    何小何大何同殊,而我繁言益无当。

  • 作者: 王安石,朝代: 宋代
    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只空村。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珠珠露缀青云叶,幕幕烟藏碧玉枝。

    频有好风惊独寐,故留明月照相思。

  • 作者: 姜特立,朝代: 宋代
    问句石湖老,如将月指标。枯中说滋润,高处戒虚憍。颇许唐音近,宁论汉道遥。正声今在耳,万乐听箫韶。
  • 作者: 晏殊,朝代: 宋代
    三素云中晓望时,上真軿盖保参差。丹台自有长生籍,睿算方延亿万期。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立秋之雷损万斛,吴侬记此占年縠。汰哉丰隆无籍在,政用此时鸣孛轳。向来夏旱连三月,吁嗟上诉声满屋。讼风未敕复占雷,助魃为妖天更酷。我虽闲寂忝祠史,家请官供尚仓粟。尘甑贫交满目前,卒岁将何救枵腹?但愿吴侬言不验,共割黄云炊白玉。天人远近叵戏论,裨灶安能尸祸福。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峣峰无数入窗纱,写照窗前了不差。

    正虑遥天无点缀,林边恰噪晚归鸦。

  • 作者: 释宗杲,朝代: 宋代
    入门便喝,全无巴鼻。引得儿孙,弄粥饭气。
  • 作者: 蔡襄,朝代: 宋代
    钓龙台下舣行桡,猎猎船旗待晚潮。万里征人应怅望,一川秋色正萧条。雨云来去山明灭,风浪高低日动摇。有志四言男子事,莫怀乡国便魂销。
  • 作者: 晏殊,朝代: 宋代
    罨画溪边停彩舫。仙娥绣被呈新样。飒飒风声来一饷。愁四望。残红片片随波浪。琼脸丽人青步障。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秋水上。时时绿柄轻摇扬。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