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挽别大参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挽别大参二首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挽别大参二首原文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诗词问答

问:挽别大参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问:挽别大参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曾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曾伯名句大全

李曾伯挽别大参二首书法欣赏

李曾伯挽别大参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挽别大参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早年

多年以前,指人年轻的时候

早年丧偶

阿戎

(1).称堂弟。《南齐书·王思远传》:“﹝ 王晏 ﹞及拜驃骑,集会子弟,谓 思远 兄 思微 曰:‘ 隆昌 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用其语,岂有今日。’ 思远 遽应曰:‘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晋 宋 间人,多谓从弟为阿戎,至 唐 犹然。”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清 朱彝尊 《己巳二月自古藤书屋移寓槐树斜街赋诗》之三:“阿戎秋去又春残,远信封题万里难。”

(2).指 晋 王戎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 遂为早慧的典型。后因以“阿戎”称美他人之子。 唐 王维 《送李员外贤郎》诗:“借问 阿戎 父,知为童子郎。” 唐 李端 《送单少府赴扶风》诗:“叨陪丈人行,常恐 阿戎 欺。”

履屐

(1).鞋。 明 方孝孺 《见山堂记》:“敝履屐、劳躯体而不知厌,则其所得者狭矣。”

(2).借指脚。 元 黄溍 《石台分韵得下字》诗:“白云与翠雾,夐在履屐下。”

(3).见“ 履屐间 ”。

百六

(1).古代以为厄运。《汉书·谷永传》:“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阸。”《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百六道丧,干戈迭用。” 吕延济 注:“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百六岁曰阳九之厄。”《云笈七籤》卷十六:“百六应机,阳九激扬。”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乾坤当百六,梁木忽然摧。”参见“ 百一 ”。

(2).寒食日的别称。 元 赵善庆 《庆东原·晚春杂兴》曲:“百六 楚 风酸,三月 吴 姬瘦。”参见“ 一百六 ”、“ 百五 ”。

无足

(1).指人或动物没有脚。《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晋书·鲁褒传》:“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无足妇人》:“时灯火尚存,自隙窥覘,乃无足妇人,负两肉翼。”

(2).指物体没有下部腿状的支撑物。《诗·召南·采苹》“维錡及釜” 毛 传:“有足曰錡,无足曰釜。” 唐 刘师服 侯喜 《石鼎联句》:“或讶短尾銚,又似无足鐺。”

(3).不值得。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目验尚且如此胡涂,则 S城 人之将眼睛理想化为小鲫鱼,实也‘无足深怪’了。”参见“ 无足道 ”。

(4).不知足,不满足。《东观汉记·杜林传》:“玉食狃猱之意,徼幸之望,曼延无足。”《晋书·宣帝纪》:“人苦无足,既得 陇 右,復欲得 蜀 !”

(5).不够,配不上。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聂从政》:“我几入鬼録,赖君復生,顾世间物无足以报德。”

二三子

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苕溪

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哲人

才智卓越的人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岂但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仅”

岂但喜爱足球,他样样都喜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司空图,朝代: 唐代
    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 作者: 张辑,朝代: 宋代

    落叶自语,大书此句于碧崖丹壑间,以坚归盟。
    醉发吹凉,但拂剑、狂歌而已。倩谁问、九霄黄鹤,更曾来未。玉女窗深松昼静,研朱重点参同契。记前回、赤水得玄珠,骊龙睡。
    空扰扰,人间世。除学道,无真是。把洪崖肩拍,挹浮丘袂。朝驾长风沧岛上,夜骑明月青天际。更几时、回首旧山川,三千岁。

  • 作者: 张先,朝代: 宋代
    丞相高斋半草莱,旧时风月满亭台。地众日月生时见,眼到江山尽处回。三国是非春梦断,六朝城阙野花开。心随潮水漫漫去,流遍烟邨半日来。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乌府何缘著佞臣,紫皇亲擢得斯人。金册半粒回元气,玉宇祟朝作好春。不惜孤身轻一叶,坐令九鼎重千钧。万生回首求梁栋,未要沱江理钓缗。
  • 作者: 李时勉,朝代: 明代

    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

    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

    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

    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

    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

    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

    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

    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

    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

  • 作者: 张耒,朝代: 宋代
    门外青流系野船,白杨红槿短篱边。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
  • 作者: 皮日休,朝代: 唐代
    明真台上下仙官,玄藻初吟万籁寒。飙御有声时杳杳,宝衣无影自珊珊。蕊书乞见斋心易,玉籍求添拜首难。端简不知清景暮,灵芜香烬落金坛。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无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个是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苗肥。
  • 作者: 王畦,朝代: 元代

    芍药初开第一枝,翻阶国色玉参差。

    当年记得平山下,花里时将凤管吹。

  • 作者: 张为,朝代: 唐代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