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原文 诗词名句

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原文

匡庐游遍僧家园,南望柴桑墟里烟。
但寻疃畦供指画,不知市井今几迁。
五柳既无只衰草,三径莫识皆平田。
欲归四顾但遐想,归来高致犹凛然。

诗词问答

问: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匡庐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家园

(1) 家里的庭院

(2) 故乡

(3) 泛指家庭

柴桑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墟里

村落

依依墟里烟。——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指画

(1) 用手指指;指点

孩子们指画着,“看,飞机!三架!又三架!”

(2) 以手代笔,蘸墨作画

(3) 用指画出的国画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市井

(1) 买卖商品的场所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匡》

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水浒传》

(2) 街市

市井无赖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3) 指商贾

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为吏。——《史记·平准书》

五柳

见“ 五柳先生 ”。

衰草

干枯的草

衰草满地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四顾

向四面环视

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阿Q正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遐想

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高致

崇高的人品或情趣

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三国演义》

凛然

(1) 恐惧、畏惧

众官凛然

(2)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凛然正气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释明本,朝代: 元代

    风月何缘事苦吟,拟将英誉压鸡林。

    几回立尽三更月,一字搜空万劫心。

    梦里忽惊霜入鬓,梅边不觉泪沾襟。

    可怜半世聪明种,甘为浮词又陆沈。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闻说 * 仙去后,千年一吠济阳高。

    牵如海上公孙见,养必云中弘景遭。

    绝客底须誇善噬,化民还拟仕生氂。

    本来原是和阗玉,辑瑞聊因注旅獒。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厌闻饥雀噪空囷,犹喜茅斋未遽倾。悄玉岂劳青女送,飞花聊混白云霙。预占岁稔矜祥旧,不择贫家荷施平。早晚林梢挂寒日,为回和气慰饥惸。
  • 作者: 王之道,朝代: 宋代
    菊团封绿,莲萼凋红,萧然独见芳姿。短墙高榭,疏筠怪石偏宜。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履追随。曷似江头竹外,凌霜犯雪,岁晚争奇。夕赏朝吟,劝秋莫放离披。细看石楠玉茗,叶纵似、风韵输伊。最好处,拥新妆、临鉴碧溪。
  • 作者: 楼钥,朝代: 宋代
    东都竞风节,清裁称巨贤。焱驰不自定,相与扶其颠。独立黄徵君,道周性具全。辟举既不就,言论亦无传。当时论笃士,比之孔与颜。陈蕃为三公,自媿不敢先。丈人岂苗裔,德高静而专。不清复不濁,量陂渺无边。学问粹然正,师友承渊源。词章玉无瑕,作者当摩肩。向来登王畿,悟主在一言。校雠天禄阁,朱黄手自研。郎潜不啻足,肯羡岁九迁。清朝奖廉退,擢居西府员。膴仕皆坐致,高怀越拘挛。出乘使者车,径归卧林泉。出处无戚欣,鼻间栩栩然。谢公恐未免,召馹行著鞭。松山介闽浙,淑气常蜿蜒。隆冬正凝水沍,爱日回春妍。县弧庆生申,飘若区中仙。仙风自难老,何须记椿年。贱子托枌榆,扫门如宿缘。叨在玉润选,得窥乐广天。川涂阻拜寿,舂容陈大篇
  • 作者: 喻良能,朝代: 宋代
    夕郎分阃镇东秋,幕下挥毫秦少游。一代风流今不泯,百年文物尚堪求。交情莫逆人谁似,吟事方殷岁又遒。他日约君为伯仲,三间瓦屋住东头。
  • 作者: 曹彦约,朝代: 宋代
    此天然处不亦妙,费尽思量却不到。有时父召急趋前,不觉不知造渊奥。此时合勒承认状,从古痴顽可不晓。
  • 作者: 马钰,朝代: 元代
    天上初流火,人间乍变秋。鹊桥银汉瑞云浮。织女今宵,何处唤牵牛。闺女离闺阁,无愁自起愁。焚香乞巧拜无休。恁肯灰心,守拙列仙俦。
  • 作者: 卓田,朝代: 宋代
    柳暗千株,蓂翻三荚,当年神岳生申。画堂庆会,今日贺生辰。宝鸭檀烟薰馥,颂椒觞、醽醁频斟。殷勤劝,歌喉宛转,恣乐醉红裙。荣华兼富贵,如君素享,胜似簪缨。虽田彭倚顿,未足多称。好是钱流地上,仓箱积、赈济饥贫。多阴德,子孙昌盛,指日绿袍新。
  • 作者: 何逊,朝代: 南北朝
    机中刺绣所。窗下朝妆处。未忆神已伤。欲忘悲不去。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