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得道阳原文 诗词名句

得道阳

作者: 王哲朝代: 元代

得道阳原文

九月苍天爽气高。
重楼复降雨潇潇。
搅海赤龙真自在,迎风木马肯无寥。
每向*中作系腰。
六铢衣挂胜红绡。
醉后恣眠青苏塌,醒来频采玉芝

诗词问答

问:得道阳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问:得道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得道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九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 第九个太阴月

(3) 九个月

苍天

(1) 古时指春天

(2) 上天;上苍

悠悠苍天

重楼

(1).层楼。《荀子·赋》:“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南朝 梁 何逊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中出。” 宋 苏轼 《永安宫》诗:“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 晋 府初经兵燹,虽重楼叠阁,而栋折垣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2).道教语。喉咙的别名。《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楼。”参见“ 重环 ”。

(3).黄精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

降雨

(1) 使雨落下

使云降雨

(2) 雨水的降落

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赤龙

(1).赤色的龙。传说以为神仙所乘。《墨子·贵义》:“﹝帝﹞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朱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到。” 唐 钱起 《药堂秋暮》诗:“勉事 壶公 术,仙期待赤龙。”

(2).赤色的龙。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如 炎帝 神农氏 、 帝尧 、 汉 刘邦 )的祥瑞。《淮南子·修务训》“ 尧 眉八彩” 汉 高诱 注:“ 尧 母 庆都 ,盖天帝之女,寄 伊长孺 家,年二十无夫,出观于 河 。有赤龙负图而至……赤龙与 庆都 合而生 尧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六·柏皇氏》:“ 神农 、 唐尧 ,俱感赤龙…… 刘季 断虵而还感赤龙。”

(3).借指 汉高祖 刘邦 。 唐 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文》:“ 战国 如麋,至於赤龙。赤龙之兴四百年,天纪復乱。” 唐 李白 《朱虚侯赞》:“赤龙登天,白日昇光。” 王琦 注:“赤龙登天,谓 高祖 升遐。”

(4).泛指皇帝。《邻女语》第五回:“更不见谁是赤龙种,只听説风潮处处汹。”

(5).比喻太阳。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赤龙黑乌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清 魏源 《道中杂言》诗之四:“ 羲和 鞭赤龙,夙驾 扶桑 巔。”

(6).古代马苑名。《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勒 ﹞復东如 赤龙 、 騄驥 诸苑中,乘苑马远掠繒寳,以赂 汲桑 。”

(7).古代船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上:“ 孙权 , 吴 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又 明 代有战舰名“赤龙舟”。参阅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战船》。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迎风

(1) 面对着风吹的方向

迎风飞翔

(2) 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风招展

木马

(1)

(2) 木头制成的马;也指形状像马的木制儿童玩具,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3) 木制的运动器械

(4) 一种带脊和钉的木制器械,以前作为一种军事惩罚工具

无寥

无聊,空闲而烦闷。 唐 子兰 《鹦鹉》诗:“翠毛丹觜乍教时,终日无寥似忆归。” 五代 齐己 《寄东林言之禅子》诗:“可惜东窗月,无寥过一年。”

中作

谓工程在进行中。《汉书·沟洫志》:“ 韩 闻 秦 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 郑国 间説 秦 ,令凿 涇水 ……中作而觉。” 颜师古 注:“中作,谓用功中道,事未竟也。”

系腰

腰带。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二折:“我一隻手将繫腰来採住向前掐。”《元史·顺帝纪六》:“ 答失八都鲁 克復 襄阳 樊城 有功,陞 四川 行省右丞,赐金繫腰一。”《花城》1981年第5期:“她和衣躺着,皮袄的系腰松开了。”

六铢衣

(1).佛经称 忉利天 衣重六铢,谓其轻而薄。见《长阿含经·世纪经·忉利天品》。后称佛、仙之衣为“六銖衣”。 唐 宋之问 《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刼远,初拂六銖衣。” 唐 顾况 《归阳萧寺》诗:“身披六銖衣,亿刧为大仙。” 前蜀 韦庄 《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八韵赋吟 梁苑 雪,六銖衣惹 杏园 风。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 闽山 画障中。”

(2).常借指妇女所着轻薄的纱衣。 宋 周邦彦 《鹊桥仙》词:“晚凉拜月,六銖衣动,应被 姮娥 认得。” 清 俞兆晟 《吴宫曲》:“自裁白紵六銖衣,回雪流风侍君侧。”

红绡

红色薄绸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青苏

(1).一种草本植物。似紫苏、白苏而青。嫩叶可食,子,茎可入药。 唐 李贺 《秦宫诗》:“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荠苧》。

(2).泛指现砍现烧的生柴新草。 明 徐渭 《将游五泄》诗:“青苏炊白稻,碧笋束红藤。”

玉芝

(1).芝草的一种,又称白芝。《文选·张衡<思玄赋>》:“聘 王母 於 银臺 兮,羞玉芝以疗饥。” 李善 注:“《本草经》曰:白芝,一名玉芝。”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 明 潘恩 《七星岩》诗:“八桂玉芝空翳翳,青泥丹灶故辉辉。”

(2).草药名。即鬼臼。 宋 陆游 《过邻家戏作》诗:“醅瓮香浮花露熟,药栏土润玉芝新。”自注:“玉芝谓鬼臼,山家多有之。”

(3).草药名。黄精别名。 明 王象晋 《 * ·药一·黄精》:“黄精,一名黄芝,一名玉芝草。”

(4).虾蟆别名。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虾蟆》引 晋 葛洪 《神仙传》:“ 益州 北平山 有虾蟆,谓之玉芝, 王乔 食之成仙。”

(5).比喻贤才。 唐 刘禹锡 《哭吕衡州》诗:“一夜霜风彫王芝,苍生望絶士林悲。”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吾舅每谈方外友,吃吃醉吟长在口。李侯佳句往往有,示我不轻诗数首。江湖愿见非一日,岂有闻名不相识。路头且向郁孤台,却傍钓台深处回。
  • 作者: 王仲修,朝代: 宋代
    时和岁稔似熙丰,腊月仙京大雪中。殿阁园林都莹彻,云河不是水晶宫。
  • 作者: 江源,朝代: 明代

    千年宇宙皆吾事,万里乾坤到处家。

    坐看满城弦管沸,松州犹未是天涯。

  • 作者: 杜牧,朝代: 唐代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 作者:郦炎,朝代: 两汉
    标签: 感慨志向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值泰山阿。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 作者: 李曾伯,朝代: 宋代
    莲之为瑞固有之,水神岂肯轻种奇。双花仅见子辱表,并蒂尝著原父诗。未如今年荆州幕,拔萃出类罗方池。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根荄太华玉井藕,彷佛函德铜池芝。晓来朝日千叶开,宛若群玉齐顷葵。花工示人厥有象,岂止绿沉而红依。花中独此号君子,爱莲有说闻濂溪。方今众贤聚本朝,左右周召而皋夔。朝和物和天地和,荐之千载之一时。主人生平不好异,一见错愕开双眉。此天产也岂人力,赋此直欲同僚知。
  • 作者: 张祜,朝代: 唐代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滴幂侵檐露,虚疏入槛风。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 作者: 释道潜,朝代: 宋代

    西湖发挥有素,最盛唯誇乐天。

    遗爱到今不朽,长堤一道如弦。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我马顾影嘶,忽涉白马津。虽非黄河上,抚事犹悲辛。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 作者: 黎廷瑞,朝代: 宋代
    少年意气凌嵩华,尚记京城逢午夜。璧月琼枝彩凤飞,银花铁销金鳌跨。楼台上下沸笙韶,巷陌东西暗兰麝。樗蒲百万不供掷,美酒十千宁论价。狂游但恐星河曙,醉臣不知风露下。悠悠人世半悲欢,忽忽天时更代谢。蚁国惊心城郭非,蜃楼转眼烟云化。微生幸尔脱干戈,暮年聊此依桑柘。每当佳节强逢迎,忽思往事还惊咤。新年半月雨不止,此夕一晴天所借。草市冬冬杆鼓闹,竹檐烂烂华灯挂。颠狂社舞喧戏剧,落魄儒冠奇嘲骂。亦知陋俗多浮薄,尚喜疲甿少閒暇。先生清坐懒出门,诸少并游惟守舍。虽无画烛千炬围,犹有残梅一枝亚。孤灯隐隐耿相照,疏影离离淡如画。划尔喧风扑短檠,炯然霁月明虚榭。百念无营冷似灰,一閒有味甘如蔗。已拚暮境渔樵侣,独忆平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