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雨(五月十三日)原文 诗词名句

雨(五月十三日)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雨(五月十三日)原文

午热不可当,蒸云西南来。

时聚时复散,踟蹰难置怀。

已而渐霃□,隐隐闻轻雷。

轻而徐以重,砰磕风继催。

暵气倏驱尽,优膏霈无涯。

细霔随雄䨚,矗洒还横排。

如是至四更,高低四寸皆。

晓晴凉爽生,风日清和谐。

旱解万物苏,登楼名副哉。

岂弗慰方寸,继沾当益佳。

诗词问答

问:雨(五月十三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雨(五月十三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八

2. 五月十三日

参考注释

不可当

犹言不得了。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兄弟,你女儿的掐算,灵验得不可当。”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时复

犹时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 唐 杜甫 《溪上》诗:“ 西江 使船至,时復问京华。”

踟蹰

(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置怀

《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置予于怀。"郑玄笺:"寘,置也。置我于怀,言至亲己也。"后以"置怀"指放在心上。

已而

(1) 不久;后来

突然雷电大作,已而大雨倾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已而英、 霍山师大起。——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罢了;算了

(3) 时而(叠用)

旁观皆为之嘻笑,已而叹骇,已而怒骂。——宋· 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轻雷

响声不大的雷;隐隐的雷声。 唐 高适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春晓轻雷,采苹洲上清明雨。” 明 刘基 《五月十九日大雨》诗:“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清 尤怡 《杂感》诗:“春至阳气动,轻雷殷方鼓。”

砰磕

亦作“ 砰礚 ”。1.象声词。疾雷声。《文选·扬雄<羽猎赋>》:“鳧鷖振鷺,上下砰礚,声若雷霆。” 李善 注:“言鸟飞上下,翅翼之声若雷霆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而人君撞千石之鐘,伐雷霆之鼓,砰磕嘈巘,惊魂荡心。”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长啸》:“初则发声调畅,稍加散越。须臾,穹窿砰磕,雷鼓之旨,忽復震骇,声如辟歷。观者莫不倾悚。”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须臾,穹窿砰磕,写雷鼓之音。”

(2).象声词。水流激荡声。 元 贡师泰 《河决》诗:“今年 黄河 决,长堤没深渊……怒声恣砰磕,悍气仍洄漩。”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诗》之一:“悬流数千尺,九天陨砰礚。”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横排

(1).从左向右横向排列。特指出版书刊横行排印。《人民日报》1977.1.12:“党中央决定排印《毛 * 选集》一至四卷简化字横排普及本。”

(2).指横向排成的行列。如:横排三十人,竖排也是三十人。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四更

指晨一时至三时。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参见“ 五更 ”。

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凉爽

凉快

黄昏的凉爽

风日

(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清和

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出为冠军司马, 东莞 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膺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南史·梁纪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

(4).(声音)清越和谐。《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 李周翰 注:“聆,听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选·嵇康<琴赋>》:“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张铣 注:“言琴声清和有调。”《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傅玄 《蝉赋》:“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託乎兰林。”

(5).(诗文)清新和顺。 宋 苏轼 《<邵茂诚诗集>叙》:“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 晋 宋 间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海刚峯 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6).农历四月的俗称。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盖指二月也。 小谢 诗因之,故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删去‘犹’字,而竟以四月为‘清和’。”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清和月》:“二月为清和。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谢灵运 诗:‘首夏犹清和。’今以四月当之。”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朱同,朝代: 明代

    东风如颠怒清晓,百尺危樯插天表。

    张帆破浪追流星,万顷茫然一时了。

    半生惯见风涛险,登岸汗流愧沙鸟。

    回看烟际波连空,青山一点江南小。

  • 作者: 杨亿,朝代: 宋代
    高论弥天四海闻,久为龙象主空门。雪峰传法称开士,麟殿谈经奉至尊。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丈室寄梁园。梵书贝叶应携去,斋罢与谁相对翻。
  • 作者: 白居易,朝代: 唐代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 作者: 毕仲游,朝代: 宋代

    书囊药笈付妻孥,解语娇儿戏坐隅。

    几净饱看新印史,壁高亲挂旧山图。

    待凭风月招佳客,岂有功名属腐儒。

    小睡接䍦巾自落,未甘散发号狂夫。

  • 作者: 范成大,朝代: 宋代
    畏暑中夜起,出门月露清。晶荧卧银汉,错落低玉绳。网户闭妙香,石楼栖古灯。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生上征。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撑。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俗人岂解事,鼻息春雷鸣。大星送晓来,四窗炯微明。颢气澡肌骨,栩栩两腋轻。乘风欲归去,骖鸾羾青冥。郤恐方平知,浪得狡狯名。
  • 作者: 沈约,朝代: 南北朝
    灵山纪地德。地险资岳灵。终南表秦观。少室迩王城。翠凤翔淮海。衿带遶神垧。北阜何其峻。林薄杳葱青。
  • 作者: 张孝祥,朝代: 宋代
    卷旗直入蔡州城。只倚精忠不要兵。贼营半夜落妖星。万旅云屯看整暇,十眉环坐却娉婷。白麻早晚下天庭。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吴起初辞魏,张仪乍入秦。西河蒙惠久,南楚受欺频。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下河如釜底,十岁九遇涝。

    众壑之所归,蒿目愧疏导。

    昔亦坚闭坝,霖小颇收效。

    异涨乃偾事,上下胥灾告。

    后人更鉴兹,开坝计称妙。

    昏垫数州县,岁惟赖赈粜。

    长此将焉穷,展转为忧悼。

    江乡亲历览,熟筹略知要。

    与其临事忙,毋宁先事料。

    运河足浮送,其馀应预耗。

    更浚归江路,并驱尾闾造。

    今秋幸获收,大吏佳音报。

    南望为额庆,沟壑免颠倒。

    庆矣继生愁,徐沛仍泥淖。

  • 作者: 张之翰,朝代: 元代
    眼底交游,十载被、江湖相隔。尝记得、道庵人静,纵谈朝夕。纸上云烟随散落,毫端风雨何休息。甚这回相见便苍颜,都非昔。中年别,真堪惜。生辰会,谁曾必。看西风摇动,可人词笔。天上桂华香近也,此杯再要和君吸。恨抗尘走俗太忙生,无间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