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原文 诗词名句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

作者: 苏辙朝代: 宋代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原文

不悟身边一斗红,圣贤随世亦时中。
何人知有中书巧,缚送能书陈孟公。

诗词问答

问: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苏辙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书法欣赏

苏辙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次韵黄庭坚学士猩毛笔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身边

(1).身体的周边。 唐 元稹 《蜘蛛》诗序:“ 巴 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边数寸。”

(2).身体的近旁。《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便把椅儿掇近了婆子身边,向他诉出心腹,如此如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子存 要带他在身边教他,又没有这个閒功夫。”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3).指随身存放钱物的地方。《水浒传》第二八回:“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负曝闲谈》第十七回:“把所有钞票洋钱,尽行塞入身边。”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中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易·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孔颖达 疏:“谓居蒙之时,人皆愿亨,若以亨道行之,于时则得中也。”《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孔颖达 疏:“谓喜怒不过节也。”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性善时中之论,义利王伯之辨, 孟子 之自任以道,非僭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时中,用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

有时料中。《汉书·张良传》:“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中书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汉 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復以臣领中书。” 隋 唐 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宋史·叶清臣传》:“陛下欲息奔竞,此繫中书。若宰相裁抑奔竞之流,则风俗惇厚,人知止足。”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 隋 、 唐 时为中书省的属官。 明 清 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中书的班次,进士是一途,监生是一途。”《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他就凑了千把银子,捐了个内阁中书。”

(4).官署名。 唐 代的中书省、 宋 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唐 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潞公 在枢府,尝一日过中书,与 荆公 行至题下。”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早拜中书事 祖龙 , 江淹 亲向梦中逢。”参见“ 中书君 ”。

缚送

捆住押送。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虎统军刘公墓志铭》:“ 少诚 吏有来犯者,捕得缚送。”《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二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东城 人正共缚送 萧令 耳。”

能书

善于抄写;擅长书法。《后汉书·卢植传》:“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 东观 ,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韦仲将 能书, 魏明帝 起殿,欲安榜,使 仲将 登梯题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米芾 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於海内。” 明 王肯堂 《郁冈斋笔麈》卷四:“能书不择笔,此浪语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共君相别三四年,岩岩瘦骨还依然。唯髭比旧多且黑,学术久已不可肩。嗟余老大无所用,白发冉冉将侵颠。文章自是与时背,妻饿儿啼无一钱。幸得诗书销白日,岂顾富贵摩青天。而今饮酒亦复少,未及再酌肠如煎。前夕与君欢且饮,饮才数盏我已眠。鸡鸣犬吠似聒耳,举头屋室皆左旋。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便欲骑鲸去万里,列缺不借霹雳鞭。气沮心衰计欲睡,梦想先到苹渚前。与君无复更留醉,醉死谁能如谪僊。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本拟乾隆六十年,设诚如愿禅应然。敢期增益比皇祖,定卜京垓迈老篯。有志竟成豫则立,无疆惟庆万斯千。日强洵识由庄敬,行健原知本静专。露布恰逢驰捷速,雪铺矧际告丰骈。来朝述职龙光接,前席书思凫藻宣。诏许蓬山瞻最上,情希芝圃值常川。见闻窃幸言亲切,典守殷蕲卫洁捐。经始况同文囿乐,鸠工都给水衡钱。美轮美奂大夫颂,如茂如苞小雅篇。宁寿因教菟裘辑,唐虞未逯禹家传。落成圣母邀洪贶,蕃衍云孙盛往编。衮袖辇扶双凤翙,䌽蕤灯灿九枝鲜。膳调馔玉香迎箑,乐奏锵金漏永莲。爱景恰开韶景俶,示慈为普懿慈绵。七言赓踵左箱什,五日恩分内殿笺。豫顺攸宜题举朔,鼎新合纪韵从先。青阳正映东华旭,黄道恒临南极躔。岁兆文明占丙炳,禧承保佑
  • 作者: 王建,朝代: 唐代
    盆里盛野泉,晚鲜幽更好。初活草根浮,重生荷叶小。多时水马出,尽日蜻蜓绕。朝早独来看,冷星沈碧晓。
  • 作者: 张孝祥,朝代: 宋代

    稳泛仙舟上锦帆。桃花春浪舞清湾。寿星相伴到人间。
    黄石公传三百字,西王母授九霞丹。银潢有路接三山。

  • 作者: 姚勉,朝代: 宋代
    清甚冰葩淡不妆,能从盛暑到秋凉。琼楼合着移春槛,却向山斋供净香。
  • 作者: 曹邺,朝代: 唐代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 作者: 卫宗武,朝代: 宋代
    杜门世事不须闻,一任如棋局自新。多病不妨为寿考,余生更喜作閒人。居今野处黄冠日,记昔郊行红旆春。须褒世荣俱土苴,岂如有道善其身。
  • 作者: 王维,朝代: 唐代
    标签: 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送别诗,赠别诗

    送别•一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二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 作者: 杨公远,朝代: 宋代
    竹杖芒鞋作兴来,来时准拟有花开。谁知老树荒烟里,地冷孤根暖未回。
  • 作者: 释如本,朝代: 宋代
    才出胞胎便逸群,周行七步独称尊。当时若见云门老,不到如今累子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