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原文 诗词名句

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

作者: 吴泳朝代: 宋代

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原文

玄云柂榆塞,白露涂枫林。
靡靡秋未夕,边马已南侵。
子方从军去,川陆迥且深。
虎兕嗥旷野,猩猱啸高岑。
独见金城外,迎人柳阴阴。
主人敬爱客,秉义如断金。
好将少年行,转作节妇吟。

诗词问答

问: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的作者是谁?答:吴泳
问:送长儿盘赴金陵典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泳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玄云

(1).黑云,浓云。《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瞻玄云之晻晻兮,听长空之淋淋。”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 鲁迅 《无题》诗之一:“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

(2).古指冬官。 北周 庾信 《同州刺史尒绵永神道碑》:“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冬官考工,记玄云而授职。” 倪璠 注:“ 服虔 曰:‘ 黄帝 以云名官,春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縉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黑云氏,中官为黄云氏。’冬官黑云,故云玄云矣。”

(3).指墨。 宋 苏轼 《和范子功月石砚屏》诗:“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 王十朋 集注引 赵次公 曰:“紫潭言砚,玄云言墨也。” 金 元好问 《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研》诗:“玄云肤寸天下徧,壁水直上文星高。”

(4).比喻黑发。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我帛束玄云,知难再结。”

(5). 汉 铙歌名。列为吹鼓曲,用于战阵之事。《晋书·乐志下》:“ 汉 时有《短簫鐃歌》之乐,其曲有……《玄云》《黄爵行》《钓竿》等曲,列於鼓吹,多序战阵之事。”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诗:“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榆塞

(1).《汉书·韩安国传》:“后 蒙恬 为 秦 侵胡,辟数千里,以 河 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匈奴 不敢饮马於 河 。”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唐 骆宾王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边烽警榆塞,侠客度 桑乾 。” 清 赵翼 《树海歌》:“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 邓林 詎足亚。” 宁调元 《秋兴用草堂韵》:“丛祠明灭篝灯火,落日凄凉榆塞笳。”

(2).指 山海关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出 榆塞 而草黄,坠犂天而云黑。” 清 顾炎武 《永平》诗:“ 榆塞 晚花重发后, 滦河 秋雁独飞初。”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村》词:“无情野火,趁西风烧徧天涯芳草。 榆塞 重来冰雪里,冷入鬢丝吹老。”参见“ 榆关 ”。

白露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枫林

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 元 周文质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 郁达夫 《杭江小历纪程·金华北山》:“到 华溪桥 ,就已经入了山口,右手一峰,于竹叶枫林之内,时露着白墙黑瓦。”

靡靡

(1).犹迟迟。迟缓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心中摇摇。” 毛 传:“靡靡,犹迟迟也。”

(2).引申为逐渐,渐渐。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元 郑彝 《续兰亭会补山阴令虞国诗》:“靡靡时运近,期焉抚岏巑。”

(3).草随风倒伏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靡靡江离草,熠燿生河侧。”《云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一枝千花,千年一开,随风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循路登絶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

(4).引申为随顺貌。《书·毕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贤。” 孔颖达 疏:“靡靡者,相随顺之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嗇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世有能操养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则威望自尊,而士靡靡从之,何咎之有?”

(5).纷乱貌。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枝靡靡而叶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海中红旗》:“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启 《九日无酒步至西汀闲眺》诗:“悠悠寒川驶,靡靡晴峦矗。”

(6).柔弱,颓靡。 宋 苏轼 《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参见“ 靡靡之音 ”。

(7).华美;明丽。《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注:“靡靡,细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鸟行》:“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

(8).绵延不绝。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 宋 王安石 《留题三祖山谷寺石壁》诗:“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 大异 回顾,犹闻諠譁之声,靡靡不已。”

(9).娓娓动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茂先 论《史》《汉》,靡靡可听。”《旧唐书·马周传》:“ 马君 论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张铣 注:“靡靡,少貌。”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

边马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

从军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川陆

水陆。亦指水陆路途。 汉 张衡 《天象赋》:“迤奎娄之分野,辨 邓 鲁 之川陆。” 晋 潘岳 《西征赋》:“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污隆。” 宋 杨万里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默数川陆程,几日当返役。” 清 刘光第 《万寿山》诗:“维昔经营日,淫潦迷川陆。”

虎兕

虎与犀牛。比喻凶恶 * 的人。《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 汉 王逸 《九思·逢尤》:“虎兕争兮於廷中。”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 董宋臣 巨姦宄也,乃优纵之,以出虎兕之柙,人心怨怒,致此彗妖。”《明史·王德完传》:“今出虎兕以噬羣黎,纵盗贼而吞赤子,幽愤沉结,叩诉无从。”

旷野

空旷辽阔的原野

高岑

(1).高山。《文选·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 荆山 之高岑。” 李善 注:“山小而高曰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前去之间,忽见石壁高岑万丈,又见一石盘,阔四五里地。”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2). 唐 诗人 高适 、 岑参 的并称。 唐 杜甫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诗:“ 高 岑 殊缓步, 沉 鲍 得同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高 岑 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清 赵翼 《再简稚存》诗:“其他 高 岑 徒,但赏十数篇。”

独见

(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吕氏春秋·制乐》:“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则明者又其一端耳。”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

(2).指一己之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予撰五言诗,於 魏 独取 阮籍 为一卷,而别於 鄴中 诸子。 晋 取 左思 、 郭璞 、 刘琨 为一卷……盖予之独见如此。”

(3).独自看见。 唐 杜甫 《石砚》诗:“巨璞 禹 凿餘,异状君独见。”

(4).单独接见。 唐 白居易 《与承宗诏》:“开独见之路,降非常之恩。”

金城

如金属铸成的坚固城墙

金城千里。——汉· 贾谊《过秦论》

迎人

(1).迎接来人。 宋 梅尧臣 《对雪忆林逋》诗:“樵童野犬迎人后,山葛棠梨案酒时。” 沉从文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

(2).善待人;令人喜爱。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少奇慧,善解书义;性孝,处父母侧,婉婉迎人。”《歧路灯》第六七回:“不知此乃 张类村 一生善气迎人,所以生下这个好后代来。”

阴阴

(1).幽暗貌。 唐 李端 《送马尊师》诗:“南入 商山 松路深,石牀溪水昼阴阴。” 宋 苏轼 《李氏园》诗:“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洗过了脸,我方走出房门,看看天气阴阴的,像要落雨的神气,一切皆很黯淡。”

(2).深邃貌。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

(3).犹隐隐。微痛貌。《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王冰 注:“脾气主右,故右胠下阴阴然深慢痛也。”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一会家阴阴的腹痛似锥挑。”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他心里阴阴作痛。”

荫蔽覆盖。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敬爱

尊敬热爱

敬爱的老师

断金

同心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

少年行

乐府杂曲歌辞名。本为《结客少年场行》, 南朝 宋 鲍照 、 北周 庾信 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后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

节妇

旧指坚守节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妇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渐逵,朝代: 明代

    如公自合归清庙,久滞闽天又越涯。

    两地为官犹见海,八年忧国已无家。

    文园癖病春仍昨,淮海才名晚更嘉。

    一别相怜不相对,莫将杯酒问江花。

  • 作者: 魏了翁,朝代: 宋代
    素王本自离缁涅,墨者胡为乱等差。玄里只知杨子白,皜中谩见圣人污。分付商岩谱此花。
  • 作者: 方干,朝代: 唐代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手种名花梦亦随,一年年望好花枝。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闻卜昆嵛宅,栖迟岁几更。

    人烟分蜃影,海峤出秋晴。

    岛屋闲垂钓,山田晚罢耕。

    多君离乱日,白社独逃名。

  • 作者: 蔡襄,朝代: 宋代
    试看初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树色一番连雨净,溪光几曲抱山来,云归洞天形瘦,风落前村笛弄哀。擬结青楼遍题咏,思王何吝斗量才。
  • 作者: 宋太宗,朝代: 宋代
    人心乐乐聚神州,秀丽烟霞胜十洲。细柳高来齐拂岸,飞岛时下傍轻舟。风摇碧浪藏鱼窟,园时朱樱满树头。歌唱新声双揭调,花前别是一般流。揎衫整羽揩金镞,圆月开弓射白鸥。云与山连恒为白,春生夏长莫知秋。三天得路迷仙府,百辟盈衢从冕旒。务本含灵皆自化,和平盛世纵遨游。
  • 作者: 孔武仲,朝代: 宋代
    经时无甘泽,帝为元元忧。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狂风东北来,浩浩举山丘。飞霰为先驱,繁英已绸缪。堆深地欲蛰,舞急川争流。沉沉西崦暮,落势漫不收。尽移白玉京,来为帝王州。疠鬼窘相泣,凄凉苦罢休。旱魃亦失气,耿耿空自囚。从兹民其康,终岁饱麦麰。端门盛佳气,策府多英游。谅多赞时瑞,岂独吟空愁。金樽发清扬,思涌如云浮。请歌丰年占,以代击壤讴。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欲仿叔明读易图,不期笔法石田俱。

    帧中下半忽齐截,易理无穷寓此乎。

  • 作者: 邵雍,朝代: 宋代
    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太平自庆何多也,唯愿君王寿万香。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