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江苏巡抚福崧奏报秋禾收成八分有馀诗以志事原文 诗词名句

江苏巡抚福崧奏报秋禾收成八分有馀诗以志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江省秋收报后时,抚臣易待汇陈迟。

虽然合计中稔矣,实以偏灾独念之。

邻郡有无纵相济,一区贫乏莫教遗。

因丰者慰因歉戚,方寸恒惭鲜定期。

诗词问答

问:《江苏巡抚福崧奏报秋禾收成八分有馀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

2. 前以江苏省未奏秋收分数驰旨催讯实因新易抚臣必待各属报齐覆加确核是以不免稽迟耳

参考注释

秋收

秋季收获农作物。也指秋天所收获的农作物

秋收大忙季节

今年的秋收比去年强

后时

(1).失时;不及时。《楚辞·贾谊<惜誓>》:“黄鵠后时而寄处兮,鴟梟群而制之。” 王逸 注:“言贤者失时,后辈亦为谗佞所排逐。”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争献谋计,惟恐后时。”《金史·胡沙补传》:“今举大事不可后时,若俟河冻,则 辽 兵盛集来攻矣。”

(2).后来;以后。《晋书·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於后时哉!”《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截道 * ,断絶王路。”

抚臣

称巡抚。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天子议将用师,于是命庭臣推择诸臣中才望尤异者,使为 广东 西 、 云南 三省抚臣。”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合计

(1) 总计;共计

把这一栏数字合计一下

(2) 盘算

他心里老合计这件事

中稔

中等年成。 清 冯桂芬 《江阴损赈录序》:“余自 金坛 移宰 江阴 ,閲两年。癸巳,岁中稔。既毕登,淫雨猝至。”

偏灾

犹言大灾。指危害很大的灾害。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无岁不有。”

有无

亦作“ 有亡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相济

(1).互相帮助、促成。《易·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晋 韩康伯 注:“则各有所畜,以相济也。”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昬明迭用,否泰相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四教所先,符采相济。”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多方相济,委曲相通。”

(2).互相调济。《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文汇报》1985.3.10:“他的弹唱,沙而明亮,高而浑厚,刚柔相济,轻重有致。”

一区

(1).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

(2).表数量。指一块田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 元 刘因 《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试地先栽芋一区。”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买田一区、屋数楹于 杜曲 。”

(3).表数量。指一所宅院。《后汉书·刘盆子传》:“赐宅人一区,田二顷。” 宋 陈师道 《徐氏闲轩》诗:“君寧平世经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恰行过一区道院,几处斋堂。”

(4).一类;一团。 晋 张华 《鹪鹩赋》:“阴阳陶蒸,万品一区。” 宋 胡宏 《胡子知言·疑义》:“今以天理人欲,混为一区,恐未允当。”

贫乏

贫穷,穷困;枯竭

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齐策》

资源贫乏

生活经验贫乏

贫乏的想象力

莫教

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定期

已知、规定或预测时期

定期保单

定期保险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遂,朝代:宋代
    夹道香烟笑语欢,老翁扶立小儿观。书生未有丝毫毫力,定忆前回去长官。
  • 作者:吕陶,朝代:宋代

    并府最多士,朋游皆喜君。

    小官虽困俗,秀气自凌云。

    道远车方轧,风高酒未醺。

    亲闱极西望,薄霭似秋汾。

  • 作者:曹植,朝代:魏晋
    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
  • 作者:释善珍,朝代:宋代
    夜半岩间坐看星,千年老树有精灵。前山月上青枫顶,照见白鹇来听经。
  • 作者:吕大忠,朝代:宋代

    飞诏平明走玉珂,夕郎持节越山阿。

    西风旗鼓催行色,南国莼鲈助醉歌。

    邻寇未销谋可尔,部氓犹困政如何。

    番禺今得长城利,推此求功曲突多。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举俗从多事,惟君独闭关。废觞岂为戒,开卷不妨闲。小雨清湖面,飞花乱席间。应怜狂太守,心不到灵山。
  • 作者:舒邦佐,朝代:宋代
    穷冬万木脱,风叶无停计。老树露槎牙,四旁谁拥蔽。泛视林莽间,一一献憔悴。昨夜新阳复,根荄抱生意。天将九转丹,一粒回元气。三阳即为泰,原野争明媚。老树亦逢春,绿阴看垂地。
  • 作者:赵慎,朝代:宋代

    手抉云汉,斡造化机。

    气高天下,乃克为之。

    猗嗟若人,冠冕百代。

    忠言谠论,不顾身害。

    敬想高风,恨不同时。

    掩卷三叹,播以声诗。

  • 作者:释怀深,朝代:宋代
    标签:寒山寺

    人身如假借,其势岂能久。

    镜中儿时面,转眄成老丑。

    安得闲日月,与人斗棋酒。

    不能求放心,处处随物走。

  • 作者:司马光,朝代:宋代
    驿道苦车马,田庐悲斧斤。谁栽官舍前,老朽完天夫。所愿明府心,庇村如庇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